胡勇
摘要:通過對益陽市公共圖書館的走訪調查,發現普遍存在投入不足、館舍陳舊、館藏量小、建筑面積小、人員配備不齊等問題,嚴重制約了基層公共圖書館的發展。本文針對以上問題,結合益陽市實際情況,從加大投入、加強隊伍建設、增強造血功能等方面入手,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設性意見。
關鍵詞:基層圖書館;存在的困難;建設性建議
中圖分類號:G258.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27-0284-02
一、基層博物館的發展存在的困難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頒布實施兩周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實施的第二年,為了全面掌握益陽市轄區內公共圖書館發展情況,掌握一手資料,以促進“兩法,在益陽市更好更快地落地開花結果,為推動全市公共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為建設富饒、綠色、幸福新益陽作出應有的貢獻,今年益陽市圖書館抽出專門力量,對全市范圍內6個縣市區(不含大通湖區)公共圖書館的建設發展情況進行了實地走訪調研,發現基層公共圖書館的發展,存在以下困難:
(一)投入不足,難以滿足發展需要
公共圖書館是我國一類事業單位,在益陽市均屬于財政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雖說人員經費得到了基本保障,但其他開展工作的經費,基本上是捉襟見肘。如購書經費,省級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二類地區)標準是年人平購置新書0.05冊,以省級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建示范區桃江為例,桃江縣90萬人口,按人均年新增文獻入藏量0.05(冊件)要求,按30元/本計算,需年安排購書經費135萬元,現僅有年購書經費20萬元,尚差115萬元,缺口之大,令人咋舌;市圖書館購書經費雖按最低要求得到滿足(第六次全國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二級館標準),但住房公積金和醫保金沒有進入財政預算,為保民生,不得不“人吃書”。因為資金缺口大,所以,嚴重制約了全市公共圖書館的發展壯大。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現有的資金,無法滿足人們日益豐富的物質生活后對精神文化生活的更高需要。
(二)館舍陳舊,設施設備落后
在全市7個公共圖書館中,只有赫山區圖書館和準備搬遷之中的資陽區圖書館建于本世紀,其余5館平均館齡已達27.8年以上。由于當時的經濟條件有限,除桃江縣圖書館有點前瞻性外,其余4個圖書館的建設水平均不太高,由于缺少投入,館舍年久失修,館容館貌與當地學校、黨政辦公大樓相比十分遜色。內部的圖書設施設備,除桃江縣圖書館有較大力度的更新外,其余6個圖書館大都是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產物。人要衣裳馬要鞍,寒酸的形象直接影響了圖書館在市民心目中的社會地位和份量。我們這次調研,走訪圖書館附近的社區居民,競有不少人不知道圖書館在哪里,甚至有的人都不知道有圖書館。這一方面說明當地讀書風氣不濃厚,另一方面說明圖書館在當地的知名度不高,更談不上美譽度。
(三)館藏量普遍偏少,現有圖書十分陳舊
以益陽市為例,全市館藏量僅120萬冊,按省級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人平0.8冊的創建要求,尚差256萬冊,按30元/本計算,需投入購書經費7680萬元。在已有的館藏中,其中80%以上圖書館陳舊,基本失去流通價值,無異于一種擺設。如安化縣圖書館13萬藏量中,只采編了近幾年采購的新書和小部分比較新的舊書,其余的關在舊書庫。市圖書館40萬冊藏量中,有20萬冊是電子圖書,而電子圖書的借閱需求并不旺盛,各圖書館的文獻資源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無法滿足讀者日益增長的閱讀需求。
(四)筑面積偏小,環境不優
在第6次全國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中,除益陽市圖3平方米,安化縣圖書館差1970平方米,沅江市圖書館差1250平方米,南縣圖書館差2900平方米,最靠近要求的赫山區圖書館尚少200平方米。保住了二級館牌子的市館,還需增加建筑面積6683平方米,擬搬遷的資陽區圖書館建筑面積仍不達標,相差2008平方米,而且新館不是按圖書館標準建設,承重設計不達標,與居民混雜辦公,存在消防安全隱患。安化縣圖書館、沅江市圖書館、南縣圖書館均建在居民區的鬧市包圍中,周圍環境混雜,車輛出入非常不便,消防存在安全隱患,閱讀環境十分嘈雜,閱讀質量受到嚴重影響。
(五)人員配備不齊,自動化程度低
1.人數不足。全市7個圖書館在崗人員90人,與國家標準對照差207人,人員配備不到國家標準的三分之一。由于人手不足,館內業務窗口無法開設,開設了的,也只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至于對農家書屋、鄉鎮、社區圖書室等的管理和業務輔導,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根本沒辦法開展。
2.年齡老化。全市圖書館在崗人員人平年齡結構趨于老化,人平44.8歲。本科35人、專科53人,知識結構上看,人員學歷尚可,
3.專業技術人才奇缺。特別是圖書館專業和計算機方面的人才太少,加上各館缺少對在職人員的系統業務培訓,使得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業務水平不高,文獻信息管理的自動化、網絡化、文獻資源的數字化和服務工作的現代化發展滯后。2020年,國家要求縣級公共圖書館建成總分館制,通借通還,現有的人員技術力量根本適應不了工作需求。
公共圖書館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她的繁榮和發展,是各級人民政府應有的責任擔當。“政府買書,群眾閱讀瑪寶是改革開放的紅利,也是保障人民群眾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均等化、便利化的要求。
二、發展建議
為此,筆者根據益陽市公共圖書館發展現狀,結合本地實際情況,提出如下發展建議:
(一)提高認識,加大投入
各級政府主要領導要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將兩法認真貫徹須按上級文件要求進入地方財政預算。要抓緊規劃新館建設,現只有益陽市圖書館新館建設將在2020年建成,而南縣圖書館新館建設雖已啟動,但目前因為資金短缺已停工;桃江縣圖書館已在縣級立項建少兒分館,其他縣區圖書館均無建設規劃。2020年,全國第七次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標準不可能降低,如果益陽市仍是原地踏步,將再次面臨掉級危險。
(二)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專業化程度
21世紀最大的競爭,關鍵是人才的競爭。事業成敗,關鍵在人。圖書館行業工作人員隊伍要朝著年輕化、專業化、現代化目標,建設一支年輕力壯、專業精良的,高素質高標準的公共圖書館隊伍。
一是要保證人員編制,使業務窗口和對外服務活動,有足夠的人力資源作保障;二是對老齡人員要及時退出,不再占用編制;三是每年作好進新人計劃,在人員招聘上,趨向于年輕化、專業化,各級黨委政府和組織人事部門,要廣泛征求圖書館方面意見,給用人單位一定的自由裁量權。同時,要考慮上級主管部門的用人需求,增加機關編制,以免圖書館工作人員留不住,發生在編不在崗的現象。
(三)自強自立,增強造血功能
公共圖書館的生存發展,主導權在當地人民政府,話語權都在自身,尋找生存發展的空間,找準事業繁榮發展的契合點至關重要。筆者以為:
首先,要有一名有韌勁敢擔當能吃苦的館長。館長有如一個團隊的領頭羊,他是整個團隊的精神力量,是前進方向的向導,是事業的開拓者,是成功彼岸的引導者。
其次,要有一個精誠團結和諧共事的館班子集體領導,館班子要自覺以館長為核心,分工協作,默契配合,同進退,共患難,共同維護集體的權威和領導,一切以國家的利益為重,以單位的利益為重,舍小家,為大家,甘于奉獻。
第三,要有一支優秀的團隊。人心齊,泰山移,打造一支風雨同舟,分工明確又充力合作的優秀團隊很重要,為此,需要館班子以身作則,誠以待人,關心館員工作、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館員要加強學習,換位思考,增強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充分發揮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第四,要特色立館。如赫山區圖書館的青少年活動中心,桃江縣圖書館的流動圖書館,24小時自助圖書館1沅江市圖書館的閱報走廊等,都做成了服務品牌,在社會上產生了良好反響。有為才有位,打鐵還需自身硬,做好了工作,讀者認可,社會滿意,領導肯定,同行佩服,天時地利人和,益陽市公共圖書館發展的春天就會到來!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高曉紅.關于構建可持續發展的公共圖書館模式的思考[J].西部大開發,中旬刊,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