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黨雙忍
自然
秦嶺,一部厚重的書。在這部書的扉頁,赫然鐫刻著:中國中央山脈,中華腹心山,中華父親山,中華龍脈的中龍、干龍,中華脊梁,中華綠芯,森林寶島,綠色寶庫,中央水塔,自然博物館,中國人的中央公園……我們,以及我們的子孫,要永遠銘記鐫刻在大秦嶺扉頁上的精美文字!銘記這些精美文字,我們以及我們的子孫,就會對大秦嶺肅然起敬!
秦嶺,一部厚重的書,也是一部驚艷世界的中華奇書。在這部書里,隱藏著無數生態密碼和人文密碼,登錄著無數生態故事和人文故事。目前,我們也只是閱讀了故事的梗概。“三千里大秦嶺,五千年中華史”。“一部大秦嶺,世代中華情”。我們需要精心品讀大秦嶺,深情品讀大秦嶺,用畢生精力去愛護大秦嶺,保護大秦嶺!


秦嶺,一部厚重的書,也是一部千古流芳的中華寶典。閱讀這部書,我們曾經年累月,夜以繼日。然而,仍時常覺得,智小謀大,綆短汲深,力不從心。我們是秦嶺的子孫,我們有責任有義務,走出“知識恐慌”和“本領恐慌”,升級知識和技能水準,讀懂讀精千古流芳的中華寶典,吸收蓄積秦嶺精氣,永葆秦嶺生機活力,惠及子孫萬代。
秦嶺,一部厚重的書,也是一首“愛在遠方”的史詩。秦嶺是一座山,但不是一般的山,而是中華父親山,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所系;秦嶺是綠水青山,但不是一般的綠水青山,而是中華中央的綠水青山,中華民族的生態根脈所系。水是生命之源。秦嶺是西安的水源,也是北京的水源,京津冀的水源,大華北的水源。秦嶺是西安的生態根脈,也是華夏腹心的生態根脈。保護秦嶺,就是“保護根脈行動”——保護中華生態根脈、文化根脈。保護秦嶺,就是保護西安的未來,就是保護北京的未來,京津冀的未來,華北的未來,中華的未來。對秦嶺的愛,永遠的愛,都以“保”字當頭!
秦嶺,精華薈萃在陜西。秦嶺精華在陜西,秦嶺最美在關中。秦嶺保護,陜西走在前列。《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首開先河,開啟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法律實踐,肩負保護中華父親山、保護中華生態根脈莊嚴而神圣的使命。今天的學習,只是一個開始,深學條例,精研條例,貫徹條例,落實條例,需要開啟新的征程!
秦嶺保護,“一馬當先”看林業。陜西秦嶺的72%是森林,85%是林業用地。保護秦嶺,林業部門分內之事,責無旁貸,義不容辭。秦嶺保護條例,建構起“專業+綜合”的大保護機制。保護秦嶺,林業部門是“專業隊”,也是“先鋒隊”。本次機構改革,林業部門職能擴充,保護秦嶺的任務,有增無減,更加繁重。我們每一個人,務必發揚專業精神,沖鋒在前,奮勇當先,與時俱進,日益精進,不辱使命!在秦嶺保護上,讓我們更加出彩,更有成效!
秦嶺,萬世流芳的中華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