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林鵬
(廈門鷺路興綠化工程建設有限公司, 福建 廈門 361000)
該項目位于廈門市同安區,起點位于后燒與X421線銜接,路線向西前行經過大泉、莊上,路線順老路繼續向西延伸,終點位于奎母岫西北約200M處,與同南路平交。設計實施起點樁號 K0+000,設計終點樁號 K3+831.916,實施終點樁號 K3+791.038,路線實施約長3.79KM,路基寬為14M。項目是舊路提升改造項目,線位是擬合現狀既有道路,無改變現狀平面線位。
將舊瀝青材料進行破碎處理,就能夠使之充當冷再生施工所需要的填充料和骨料。當然,土層面和上基面等區域的材料,也能夠充當該施工材料。通常,骨料粒徑超過5毫米的材料,所占全部材料的比例約為40.0%至75.0%之間。如果該標準沒有滿足,就需要采用相關技術手段進行調整。該施工環節所使用的水泥材料,其強度為325,而且要對不同的施工環節進行全面的管控。
在正式施工之前,就需要做好機械設備的選擇工作。此外,還需要對遴選出來的設備,進行相應的調試,確保它們在施工環節,能夠正常使用。這不僅有助于提升施工質量,還能夠保障施工進度。具體的施工設備情況詳見表1。

表1 施工機械配備情況
在具體施工之前,需要將瀝青和相關的礦料進行黏結處理,這樣就能夠使之應用于相應的基層結構施工領域。當前,在路面施工領域,存在著多種技術。其中冷再生施工技術,可以很好的提升路面工程品質,但是如果所選的技術沒有按照既定的流程來施工,那么就很難保障相應的施工品質,具體的施工流程如下圖所示。

圖1 冷再生施工關鍵流程
(1)施工放樣
在應用冷再生施工工藝時,需要對基線進行科學的選擇,一般而言,都需要在公路的兩側,展開標樁設計。隨后,結合道路中心線來進行相應的施工。對于曲線標準的間距而言,需要將其控制在20米以內,直線標樁的間距,則需要控制在40米以內。
(2)路面提升前處理
在具體施工之前,需要將路面之上的垃圾物進行全面的清理,包括其邊線區域。尤其是冷再生工藝,確保路面的清潔度更為重要。當然,在具體施工之時,還需要將一些路面問題進行解決,如裂縫和沉陷等。確保路面結構平整之后,才能進行冷再生施工。
(3)水泥撒布
首先要明確“冷再生”施工結構區域的厚度,然后再對需要的水泥量進行明確,最后再進行撒布水泥施工。為了對該水泥用量進行科學的管控,在施工之前,畫好方格,然后再對撒布操作進行控制。在具體施工環節,需要結合工程所需,明確水泥用量,確保相關技術指標滿足需求,在施工之時,還需要水泥的撒布具有均勻性,防范工程質量不能達標。
(4)冷再生施工材料的拌和
針對再生機的選擇,可以選用銑刨拌和裝置,它的施工幅寬可達2.48米,分析以上案例可知,該路面壓實厚度達到200毫米,為此,該設備行進速度不可超過每分鐘5米,瀝青直徑,亦須控制在3厘米之下。以下給出了瀝青和水泥的相關指標。瀝青和水泥相關技術指標如表2所示。

表2 瀝青和水泥技術指標要求
冷再生技術的應用中對于物料的指標有嚴格的規定,通過上表檢驗結果可知,本次施工瀝青和水泥指標均滿足要求。當水泥初凝完成之前,需要進行碾壓施工,此時需要對碾壓長度和幅寬進行嚴格管控,同時還需要對施工的加水量,借助于電腦系統進行控制,為了確保水供應正常,還需要將再生機和軟管對接。
(5)路面的碾壓工藝
該項施工可細分成初壓、復壓和終壓這幾個環節,不同環節有著不同的標準,對于初壓而言,需要做好混合料的整平工作;對于復壓而言,則需要顯著提升材料密實度以及穩定度;對于終壓而言,則需要對輪跡進行去除,確保路表面質量滿足標準。從本次案例視角來分析,借助于冷再生技術,可以顯著提升路面品質。在施工之時,需要選擇合適的碾壓施工裝置,遵循逐漸增加壓力、由兩側到中間的規律來進行施工,其施工速度為每小時1.5至1.7千米。復壓施工需要重復2至3次,并運用三輪壓路設備。終壓設備可選用膠輪壓路設備,在完成碾壓之后,材料密實度需要滿足標準,通常不可低于標準的97.0%。在施工之時,想要確保碾壓質量,就需要盡可能的減少碾壓與加水拌和的時間,通常不能大于4小時。
(6)路面養護養生
在養生環節,需要專業灑水車,不可選用流式灑水車,必須確保路面的所有技術指標都能滿足標準要求。通常養護時間不可低于7天,路面在養護期間,不可提前讓車輛駛入,以免對路面造成損壞。直至全部達標之后,方可正常通行。
這項施工的質量管控要點主要包括:首先,在路面改造之前,確保所需的材料質量都能夠滿足質量需求,如果存在著不合格材料,那么就需要退回倉庫或者供應商,不可應用。另外還要對水泥品質進行明確,諸多的技術參數,都要滿足相應的標準要求,另外,還需要對水泥使用量進行嚴格管控,使得撒布變得更為均勻。還有,對再生施工機械的行進速度進行管控,不能超過每分鐘5米。
其次,碾壓的質量管控。該環節對整體工程質量帶來極大的影響。路面結構強度以及穩定性,都和該施工環節有關。為此要確保壓實度,這是提升施工質量的關鍵。在應用冷再生施工技術時,所選的材料含水率必須要處于合格區間,而且要確保相關混合料的強度,能夠滿足標準所需。當最大干密度合格之后,就需要對這些材料的離散性進行分析,如若相關參量不合標準,那么就需要采用相應的措施,使之滿足標準要求,此外,還需要對最大干密度參量進行嚴格控制,使之更好的滿足施工所需。
最后,在混合料中,增添適量的穩定劑,確保材料質量能夠滿足7天無側限抗壓強度標準要求。然而,這種混合料所含的瀝青量占比較高,為了提升該料的強度,就需要對該強度指標進行嚴格管控。因為結合料,所處區域為穩定基層之內,其厚度,則會受到整體強度的顯著影響。在具體冷再生工藝中,需要對銑刨拌和深度進行科學管控,進而防范基層施工對整個工程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冷再生施工技術在公路路面改造工程中的應用,可以有效的節省施工材料,節約投資成本。另外,該技術通過在廢料中加入新料來提高公路的強度,達到路面改造提升的目的,因此,對于在減少建筑垃圾保護環境方面具有實際意義。本文通過廈門213省道路面提升改造工程的冷再生施工技術的應用,探討其在實際工程是的工藝和質量控制要點。但是冷再生施工技術對于材料和環境一定的要求,因此該技術的全面推廣和使用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