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文勝
摘要:目前我國森林面積已經改變了原來逐年遞減的狀態,隨著國家相關政策管理力度不斷加大,森林的覆蓋率整體不斷提高,森林面積進入凈增長時期。植物造林工作的開展,不僅能夠改善我國生態環境狀況,促進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還對林業加工和制造業、林業旅游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做好植樹造林技術與管理措施的研究,對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植樹造林;技術;管理措施
一、植樹造林方法
在全國范圍來說,我國植樹造林工作還存在區域發展不平衡,資源浪費嚴重、營林、護林意識不足等情況,在進行植樹造林工作中,必須依照各地區林業生產和發展的不同特點,選擇合適的植樹造林技術。
(一)播種造林
采用人工或機械的方式直接將林木種子播種到林地中的方法被稱為是播種造林法。播種育林減少了育苗過程,施工環節簡單,在大規模的植樹造林中得到廣泛應用。采用這種方法需要滿足幾個方面的要求,其一是選種過程中要選用顆粒大、后備種源量大、對環境適應能力強,容易發芽的種子。如果種源要求無法達到種植要求,需要保證林地自然環境條件較好,以滿足種子發芽和生長的需要。其二是能夠滿足種子發芽過程中的水分需要,減少各種自然災害和人為因素的影響,在植樹造林工作中,偏遠地區和山區地帶采用這種方式,能夠在造林效果和經濟效益之間達到相對平衡狀態。
(二)植苗造林
植苗造林又被稱為栽植造林法,它是利用帶有完整根系的基礎苗木作為植樹造林的原材料進行造林作業。這種方式優點明確,幼苗本身已經具有生命力,其在栽植過程中有很強的抵抗力,能夠達到穩定生產的要求,成活率相對其他方式要高,應用范圍最廣泛。植苗造林方法在應用過程中,增加了前期育苗過程,因此,在移栽過程中,要做好相應的起苗、包裝和運輸等各個環節工作,減少各個環節的銜接時間,保持移植過程中苗木的水分平衡狀態,減少因移植質量低而帶來的損失。
(三)分殖造林
分殖造林是直接將樹木營養器官作為植樹造林材料,減少了育苗環節,具有操作簡單,技術要求低、成熟率高等優點。所栽植的幼苗在生長初期生長速度快。但由于其材料來源受到母樹限制,生長環境受到自然條件影響比較大,不適合進行大規模的植樹造林活動。
二、加強植樹造林的管理措施
(一)幼苗管理
幼苗管理是植樹造林活動的關鍵環節,從種子的播種到幼苗達到移植要求之間,需要經歷多個不同的過程,每一個環節都要達到科學的管理要求,對技術人員水平要求較高。在幼苗生長期間,要滿足水肥、光照、養分等各方面的要求,提高幼苗成活率。在幼苗管理過程中,要有專業技術人員指導,科學地開展土壤管理工作,根據土質條件和不同幼苗的生長要求,做好必要的鋤土和除草工作,為幼苗生長提供良好條件。目前在林業技術不斷深入研究的情況下,還要采用相應的植物生產調節劑,抑制和調節幼苗的生長速度,保持幼苗間距平衡,做好修剪等技術工作,加快幼苗生長速度,在幼苗數量和質量之間找到科學的均衡點,提高幼苗管理質量。
(二)封山育林
封山育林在植樹造林工作中是兩個相輔相成的工作,做好封山措施,為育林工作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在人工技術的干預下,加快林木生長速度,改善林木生長環境。采用封山育林措施,整體成本投入能夠保持在較低的水平。根據各地原生自然條件的不同,合理的采用封山育林措施,迅速改變林木生長環境,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革新當地生態環境,創造極大的生態價值。
(三)退耕還林
隨著國家管理力度的加大,退耕還林工作目前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得到高水平的開展。采用退耕還林方式,減少農作物耕種面積,將原本占有的林木基地恢復其原始狀態,能夠減少土地沙漠化面積,增強土壤肥力,減少由此帶來的水土破壞和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在退耕還林政策的落實過程中,相關管理部門需要做好前期調研和規劃工作,在確保農民切身利益的基礎上,有序地開展退耕工作。在土地退耕工作中,合理地布置還林步驟,選用合適的樹種,確保科學有序地進行還林工作。
(四)加強養護管理
植樹造林過程中,后期養護工作是保證造林效果的重要支撐。養護工作的科學開展和持續進行,政府部門需要加強在資金和政策等方面的支持,要提高相關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能水平。首先,政府部門要根據當地整體規劃目標,結合當地環境和氣候等方面的影響因素,科學地制定相應的政策和管理方案,大力引進先進的種植和養護技術,提高在造林過程中科技手段的應用,減少人力資源的開支,提升植物造林效果。其次,從技術人員自身出發,應該加大對技術手段的重視程度,在遵循科學養護的基礎上,嚴格按照養護管理制度要求開展工作,定期進行專業技術知識學習,在責任明確到人的情形下,加強對林木作業的管理工作。
(五)加強網絡信息手段的應用
森林資源管護經營的基本原則是強化管理工作。在確保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同時,通過各種技術手段不斷提升管護水平。但在目前的管理工作中,由于經濟因素的影響,加之管理部門的重視程度不夠,新型的網絡信息化手段應用程度不足,嚴重影響植樹造林管理工作整體水平的提高。
三、結語
隨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目標的不斷提高,對植樹造林技術和管理措施的完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只有不斷加強各方面工作人員的重視程度,在各個方面提升技術水平,加大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力度,才能全面做好植樹造林工作,改變我國目前存在的生態環境破壞嚴重、森林資源嚴重緊缺的現實狀況,為我國植樹造林工作的科學化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楊占乾.優化造林成活率的技術措施[J].吉林農業,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