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晶晶 (云南師范大學 江蘇啟東市東南初級中學)
在初中教學中,有效規避現有教學方式的弊端,真正將學生置于教學活動的主體位置,讓不同性格和智力水平的學生在教學中既得到全面發展,又得到個性化的進步,是當前初中教學改革發展的基本目標取向。多元智能理論的應用倡導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進行高效的學習,進一步促進教學活動中學生各項智能的發展,為學生更好地開展學習和日后的發展奠定基礎。
1.指導思想。在初中教學中應用多元智能理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生的智力水平高低和智能類型的側重存在個體差異,這種差異在利用多元智能理論指導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就是體現為要以尊重個體差異、培養多元智能為指導思想。
例如,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結合教學內容多方面培養學生的能力,如反思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數理——邏輯能力、語言組織能力、空間觀察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如教師在講授我國著名民族工業家,化學家侯德榜發明侯氏制堿法的歷史故事時,就可以利用其事跡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愛國情感。
尊重學生個性、培養學生多元智能作為基本的教學指導思想,讓學生的各項智能都得到全面發展,同時個性化的智能也得到提升。
2.實施原則。要讓教學效果最大化,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興趣,提高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有效接收,堅持科學的原則。
一方面,教學內容盡量不要太難。舊版本教材內容進行了刪除,降低了難度,如實驗室三大氣體的制備方法中,氫氣的制備方法就降低了難度,只是作為拓展性的課題出現,化繁為簡,不要太多深入。另一方面,教學形式要具有靈活性。如根據教學的具體內容,將課型劃分為新授課、復習課、習題課、試卷講評課等類型,在此基礎上采取針對性的,有側重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各項智能。
堅持科學的教學實施原則,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是在初中教學中應用多元智能理論的重要教學原則,其有利于充分發展學生的各項智能。
1.在生活化教學中培養學生自然觀察智能。初中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是多元智能理論實際應用的教學目標之一,教師要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新授課培養學生自然觀察智能。
例如,教師在講授有關酸堿性的PH 值的內容時,讓學生將月季花的花瓣放在自來水、廁所洗滌劑溶液、廚房洗滌劑溶液中,月季花瓣在不同溶液中呈現不同顏色;用“水”洗去鐵塊上的銹等。
在教師講授新課時,讓學生在與生活密切聯系的實踐中,對生活進行觀察,感受生活與學科知識的緊密聯系,體驗學科的魅力所在,進而激發學生觀察生活的自然觀察智能。
2.在習題課中發展學生數理能力——邏輯智能。習題課教學最重要的就是教授學生掌握快速、有效的解題方法,讓學生在面臨相關問題時能夠根據數字和知識的內在邏輯關系分析和解決問題。
例如,用關鍵字的方法快速解題。如“石墨炸彈能破壞輸電系統,這一做法是利用石墨的什么性質?”把握解題的關鍵字就是“破壞輸電系統”,學生就能判斷出石墨的導電性。
利用習題教學給學生傳授高效、快速的解題方法是習題課教學的重要教學目標,同時也可以有效培養學生利用數理關系、知識規律內在關系解決問題的能力。
3.利用實驗課培養學生多重智能。實驗是培養學生多重智能的重要教學環節,利用實驗本身的因果關系,讓學生在探究問題最終答案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多重智能,是學生多元智能發展的客觀要求。
例如,關于實驗“燃燒條件的探究”“鐵釘銹蝕條件探究”的實驗教學中,教師改變事先設計好的實驗:讓學生按照要求開展實驗,最后教師進行總結,得出實驗結論的灌輸式教學模式,轉為采取讓學生自己設計相關實驗來探究實驗結論。
在學生自主設計、實施實驗的過程中,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和發展,同時對于學生的語言智能、自我——反省智能、自然——觀察智能也起到很好的鍛煉作用,有效促進了學生各項智能的發展。
初中教學多元智能理論的應用,應講究其原則,正確分析和采取有效的多元智能理論實踐方法,能提高教學實效性,促進學生心智的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