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做政府工作報告時,回顧了過去一年的工作,也對2019年教育改革發展部署了具體任務。讓我們看一看總理都為教育劃出了哪些重點。
李克強總理在報告中提到,過去的一年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資助各類學校家庭困難學生近1億人次。大力推動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政策落實,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
在談到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時,李克強指出,我們要切實把寶貴的資金用好,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托起明天的希望。
今年財力雖然很緊張,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繼續保持在4%以上,中央財政教育支出安排超過1萬億元。
在部署2019年工作任務時,李克強表示,要多管齊下穩定和擴大就業,加快培養國家發展急需的各類技術技能人才,讓更多青年憑借一技之長實現人生價值。
扎實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加強對城鎮各類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幫扶。
改革完善高職院校考試招生辦法,鼓勵更多應屆高中畢業生和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等報考,今年大規模擴招100 萬人。
擴大高職院校獎助學金覆蓋面、提高補助標準,加快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互通銜接。
扶貧先扶智,為了進一步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李克強在報告中提出,2019年要明顯降低貧困地區輟學率。
開展貧困地區控輟保學專項行動、明顯降低輟學率,繼續增加重點高校專項招收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人數,用好教育這個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
嬰幼兒照護事關千家萬戶。李克強特別強調,要針對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后的新情況,發展嬰幼兒照護服務。
加快發展多種形式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支持社會力量興辦托育服務機構,加強兒童安全保障。
在營造良好的科研生態方面,報告指出,要在推動科技體制改革舉措落地見效上下功夫,決不能讓改革政策停留在口頭上、紙面上。
大力簡除煩苛,使科研人員潛心向學、創新突破。加強科研倫理和學風建設,懲戒學術不端,力戒浮躁之風。我國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科技人才隊伍,營造良好的科研生態,就一定能夠迎來各類英才競現、創新成果泉涌的生動局面。
同時,報告提出,要充分尊重和信任科研人員,賦予創新團隊和領軍人才更大的人財物支配權和技術路線決策權。
進一步提高基礎研究項目間接經費占比,開展項目經費使用“包干制”改革試點,不設科目比例限制,由科研團隊自主決定使用。
報告指出,2019年要發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推進各級各類教育有序發展,促進優質資源共享。
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加快改善鄉村學校辦學條件,抓緊解決城鎮學校“大班額”問題,保障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教育,發展“互聯網+教育”,促進優質資源共享。多渠道擴大學前教育供給,無論是公辦還是民辦幼兒園,只要符合安全標準、收費合理、家長放心,政府都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