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峰 (江蘇蘇州吳江區實驗初級中學)
2014年3月,教育部頒布了關于《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的通知,目的是要加強傳統文化教育,增強中小學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文明史,積累了豐富、燦爛的傳統文化。從現代教育視角來看,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厚重的教育性,各中小學應以正確、積極的態度去看待這種文化,讓學生在這種文化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另外,學校教育要將現代教育與中華傳統文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這樣教育才會不斷煥發出勃勃的生機與活力,才會朝著教育的方向穩步前行。
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于推進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否則很容易出現形式主義的做法。當前,中國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的歷史時期,從教育的角度而言,教育正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沖擊與挑戰,我們需要正視問題,努力挖掘一切有利于學生成長的資源,特別是要發掘傳統文化中的優秀精神基因,并重新架構民族精神譜系,實現當代中國精神的重鑄和再生。習近平總書記說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其精神基因的不可抗力,蘊藏在國人的意識深處,其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不僅是我們中國人思想和精神的內核,對解決人類問題也有重要價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一種有著濃郁的民族特色、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文化,它對于塑造民族的品格和風貌,增強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當代的中小學生是社會主義未來的接班人,他們應當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思想道德資源,它為我們以“文化”育人提供了豐厚的滋養。在這個現代文化交織的時代,外來文化可能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與興趣。但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承載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學校要發揮主陣地作用,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進一步促使新形勢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在各中小學“落地生根”,在每位學生心中生根發芽,繼而開花結果。
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根”,是我們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動力。因此,加強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和發展是我們學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基礎和起點。
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維系民族認同感和歸屬感的前提。學校作為優秀傳統文化繼承、弘揚、創新的重要主體,要立足傳統優秀文化,挖掘傳統文化的寶貴“財富”,使之轉化為德育課程的資源,落實培養大寫的“人”。
校本課程不僅體現了學校的辦學特色,更重要的是,通過它不斷生發出“生長點”,讓學生在校本課程中實現個性化的成長。在校本課程中融入傳統文化的教育,可以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增強他們的民族文化自豪感。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我們學校編纂了《“志遠”國語讀本》、開展了“展卷聞書香靈啟鴻鵠志”誦讀等活動。為了避免落入俗套,給學生一種新鮮感,我們除了開展常規活動外,還開展了“今天我是朗誦者”活動,學生制作出音頻帶到學校進行評比,獲獎者的音頻在學校微信群或是學校公眾號里進行“展示”,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而拓展出文化熏陶的一個新時空。
初中生的模仿力極強,其行為受周圍的影響也較大,我們在開展教育活動的同時,更需要為學生提供切身體驗的平臺,從理論與實踐兩個層面上保證學校文化傳播。傳統節日在教育中能夠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學校要善于抓住傳統節日這一教育時機,在讓學生積極參與活動中獲得對優秀傳統文化精髓的認同,通過傳統節日這個“節點”,學習、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
為了使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踐行傳統文化,我們在一些傳統節日時開展主題系列活動。比如,植樹節開展“綠色植樹活動”,清明節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端午節開展“濃濃粽子情”活動,針對現在許多學生以自我為中心,在家不尊敬父母、長輩這一現象,在重陽節那天,學校每年都會開展“日行一孝”主題活動,讓學生學會感恩。這種寓傳統文化于豐富多彩活動之中的方式,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活動組織能力,給學生一個展示的平臺;更為重要的是這種看似渺小的活動,在學生幼小的心靈里開出了“孝”的花朵,彰顯了人性的光輝,看到了傳統文化的教育力量。
沒有實踐,就沒有教育。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可以拓展中小學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地域空間,不斷豐富學校精神的內涵,有益于增強學校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學校應充分利用社會實踐這一大平臺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深入了解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在實踐中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從而把他們引導到健康發展的軌道上。
為了把學生培養成優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每學期學校都會開展諸如“學雷鋒,我們在行動”“保護太湖”行動、“小手牽大手”活動、服務孤寡老人、做家務等活動,讓學生在身臨其境的體驗中把握文化的精髓,理解德育的根本,更好地從體驗的世界中尋求社會文化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此外,學校專門利用假期,組織學生去參觀蘇州現代刺繡藝術展,并采訪中國非遺創新傳承人、“繡娘絲綢”董事長戚秋蘭,就如何將手工傳統技藝和現代工藝相融合以及如何使傳統的非遺項目保持生命力等問題與她進行深入的交流。通過現場觀看和交流“傳統文化”,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了中華民族藝術的博大精深,激發了他們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情。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是中國人的生命底色,發掘中國傳統文化的優勢,并賦予其新的內涵,將優秀傳統文化精神、理念滲透到學校教育中是當前文化傳承和建設的重要任務。加強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必須深刻理解和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精華和時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