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凌 (甘肅張掖市民樂縣洪水鎮單莊小學)
新時代賦予教師新使命。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教師,使命光榮,任重道遠。作為一名新時代的人民教師,必須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過硬的專業本領。那么,提升教師專業素養的途徑有哪些呢?
一是為了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教師必須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為了完成自己教書育人的使命,勇于奉獻自己終生的職業情懷。立德樹人,是國家和人民對教育的總體要求,是教育培養人才的方向和目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保證。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人才是關鍵。而一個合格人才的“標配”,是“德”與“才”的完美兼備。在2019年1月23日由中央深改委通過的《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中,“立德樹人”被提到了國家核心戰略的高度來認識和落實。會議指出:“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遵循教育規律,強化教師隊伍基礎作用……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義務教育全過程,著力在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培養奮斗精神、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币虼?,為著力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教師需要在師德修養上率先垂范,做好學生的引路人。用教師的“德”潛移默化地去影響學生“德”的形成。只有具備高尚的師德,教師的教書育人和“立德樹人”才能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二是努力學習教育專業理論知識,用現代理論武裝自己。教育理論來自教學實踐,是被廣大教育研究者和一線教師所證明和實踐了的,是正確指導教育教學的理論。一位合格的教師,不僅要有一顆獻身教育事業的忠誠之心,更要有豐富的教育教學知識,同時,還要有豐富的教育理論知識。教書育人是一項復雜、艱巨而長期的工作,它不僅需要教師能根據國家頒布的《課程標準》和教科書開展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還要根據不同的學生、不同的環境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所以,教師的工作理念、方法不是一勞永逸的,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要通過多種方式的學習和進修,更新教育觀念,吸納新鮮知識,才能不斷把新知識和新信息傳遞給學生,才能讓自己和學生保持與社會發展同步的激情。這些年,許多學校采取制定目標計劃,倡導教師每年閱讀一定數量的教育專著,寫教育隨筆等方式,幫助教師豐富教育理論知識,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這些方式無疑是正確的。
三是利用現代媒體優勢,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虛心學習名師教學課例,從中擷取適合于自己的教學方法,并能在實踐中充分應用和不斷開拓創新?,F代媒體在我們的面前展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我們可以通過現代媒體盡情領略現代教育的無限精彩。新的教育理念層出不窮,新的教育方法紛至沓來,足不出戶,鼠標輕輕一點,名師教學案例立即呈現在眼前,盡可欣賞和汲取名師教學的真諦。一名優秀的教師,一定是一個善于博采眾長的人,一定是能在學習中不斷創新和開拓的人。創新是時代的呼喚,也是教育發展的必然。只有不斷學習不斷超越的教師,才能適應社會的要求,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
四是重視教學研究,善于反省,善于總結,在自我教研中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F代教育要求教師既是知識的傳播者,同時,要成為教育教學的研究者,探索者。教師要研究學生,研究教材,研究教學,研究社會環境與教育教學的關系,研究社會核心價值取向與教書育人的關系,研究教育的方方面面。這樣,才能有助于教師自身教學素養的提高。在教學中,注重對課堂教學的研究和探索,并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模式和風格,善于提煉和總結,推廣和應用。這樣,既能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又為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了自己一分力量。
五是尊重教育規律,遵守教育法規,回歸教育常識,做一個愛教育、懂教育、身體力行助推教育向前發展的純粹的“教育人”。在工作中,以“教書”為工作的著眼點,以“育人”為工作的終極目標,在“立德樹人”旗幟的指引下,不斷推陳出新,為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教育雖然需要適應時代的要求,需要不斷開拓向前,推陳出新,但是,教育的向前發展是建立在尊重教育規律基礎上的。任何的虛妄和浮躁,都會給教育發展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所以,我們要尊重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規律,尊重教育發展規律,回歸教育常識,以一顆虔誠的心,靜待教育之花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