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鳳英 (四川儀隴宏德中學)
高中英語學習對學生來說存在一定的難度,在閱讀過程中,學生難以理解其主要內容和核心思想,教師需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英語水平。
按照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應當在義務教育初中英語教學的基礎上,鞏固、擴大學生基礎知識,發展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力,培養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側重培養閱讀能力,并使學生獲得一定的自學能力,增加對所學語言國家的了解;發展學生的智力,提高思維、觀察、記憶、想象、聯想等能力,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進一步加大課堂教學容量,增強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加強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既要充分利用好教材,還要適當增加課外閱讀內容,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等,這對增強閱讀能力、提升學習成績有著很大幫助。因此,提升學生英語閱讀水平,必須根據英語教學的整體目標,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水平。
在高中考試中,英語科目分配給閱讀理解的時間并不充足,所以需要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幫助學生針對問題找到正確的答案。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以所學英語知識為基礎,以自己的英語認知為載體,在閱讀過程中對教材中的知識進行驗證,并利用教材中的知識去研讀課外讀物,加強英語課內、外的交流,讓學生在思考和行動中培養創新意識和能力。這里所說的“思考”,通常指的是學生在閱讀英語材料過程中產生的各種疑問,這些疑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領學生繼續探究,這體現了高中生對未知問題和新鮮事物的好奇心理,有助于促進學生思維的轉變,拓展他們的思維領域,豐富他們的思考內容。通過這些方法,讓學生帶著疑問進行閱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果,也能有效避免教師枯燥講解、學生死記硬背的情況。
在進行英語閱讀訓練時,還可以引導學生了解文章后面的問題,帶著問題進行閱讀,從而獲得最佳效果。在日常訓練中,教師可以針對文章內容提前為學生設計和準備一些問題,突出針對性,保證實效性。學生帶著疑問開展閱讀學習,不僅能有效適應考試要求,也能幫助他們提高閱讀速度,增強閱讀能力。在閱讀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學會把大段的文字映入自己的腦中,避免出現逐字逐句翻譯的現象,如果發現有關內容需要稍做停留進行觀察,可先做標記,以保證閱讀速度,這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有更好的效果。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既要使學生具有扎實的基本功,也要引導學生掌握閱讀學習技巧,快速找到閱讀內容的重點知識,正確回答提出的問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最重要的是需要理解,只有準確理解相關內容,掌握文章的重點或難點,才能有效分析文章的知識點,從而完成相應的題目。
在閱讀學習時,有的學生喜歡慢慢地讀,有的學生喜歡依賴字典,這都耽誤了閱讀的時間。在日常教學中,應注意糾正這些問題,引導學生根據上下文推測不理解詞匯的大概意思,提升閱讀的速度和實效。例如,教師在完成課文教學后,可選擇一些難度適中、與教材相符的課外內容,引導學生分析和理解整篇文章的含義,采用略讀、快讀、細讀、查讀、猜測詞義、抓關鍵字詞、識別主題句、推斷句子結構等方法進行閱讀,這樣長期堅持訓練,就能提高閱讀速度,增強閱讀語感和理解能力。
縱觀我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情況,可以看出,由于教師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課堂上大多采取應試教育的方法,這就導致學生難以進行自主學習,長此以往,許多學生不愿動腦思考,必然影響學生的后續學習和能力發展。本文針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理性分析和實踐探究,提出變革教學方式,嘗試改進教學方法,希望能夠克服傳統課堂教學的弊端,提升英語閱讀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