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傳會 (山東莘縣櫻桃園鎮聯校)
在鄉鎮聯校工作近三十余年,筆者認為,聯校對于鄉村小學的“規劃、引領、統籌、協調、督導、評價”等,對促進鄉村教育的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
山東莘縣櫻桃園鎮聯校現有15 所小學,116 個教學班,在校學生4583 人。公辦教師226 人,教育志愿者78 人。近幾年來,聯校堅持“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秉承“敬業、務實、團結、創新”的櫻桃文化精神,充分發揮聯校管理職能,逐步探索出適合櫻桃園鎮小學實際的管理方法,使鎮小學教育有了較大發展,教育質量有了較大提升。
一所學校擁有溫馨舒適、平安和諧的校園環境,才能夠使教師和學生心情舒暢,安心學習和工作。聯校加強了對小學育人環境的管理工作。
安全無小事,時時掛心中。未雨而綢繆,防患于未然。為給師生營造平安和諧的教育環境,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群防群治的原則,扎實做好安全工作。聯校層層簽訂了安全責任書;建立健全了安全管理制度;形成了安全管理網絡;進行了各種形式的安全教育,制定了安全預案,開展了各種安全演練活動,增強了安全自救能力。有力保障了師生生命安全和學校財產安全,維護了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聯校對各小學加強了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定期召開黨員和校長班子會議,學習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文件精神,每年與小學校長簽訂了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日常財務支出嚴格按照有關制度列支。學校的大額支出,嚴格執行“三議兩公開”制度。聯校通過與教職工座談、群眾走訪、賬目審查等形式,加強了對小學的監督管理力度。
為了改善辦學條件,加快學校改造進度,聯校加強了與社區村委的協調工作,促進了村委對學校工程建設的重視,調動了村委對工程建設的積極性。近幾年來,新征學校建設用地和操場用地160 多畝,擴建了7 所小學和3 所幼兒園。目前,櫻桃園鎮的小學及幼兒園已完成八幢教學樓的建設。
幾年來,聯校給300 多位教師更新了辦公寫字臺,配備了120 臺辦公用微機,配備了教學一體機28 臺,為8 所有教學樓的學校配備空調104 臺,增添圖書4 萬余冊,音體美器材20 余萬元。使全鎮小學教師的辦公條件得到了顯著改善。
聯校非常重視學校綠化環境的建設,在小學建設了苗木培植基地,種植了白蠟、海棠、櫻桃等8 種樹苗共1.4 萬株。各小學的校園綠化工作已經初見成效,新增了樹木花草,種植了蔬菜,能夠綠化的地帶全部進行了綠化,無空閑荒蕪角落,各小學校園一片生機盎然。
為了激發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能動性,聯校充分發揮了引領和督導的功能,改革了用人機制,創新了用人方法。
校長是學校的靈魂,一個好校長帶出一個好學校,校長隊伍建設至關重要,聯校在提高校長管理能力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如校長培訓活動、例會下沉活動、讀書交流活動、學校觀摩活動、校長論壇活動等。
學校觀摩活動,聯校每學期組織一次。全鎮的所有小學校長參加,逐個對每處小學進行專題觀摩學習。觀摩中讓被觀摩的學校校長、副校長或者主任分別介紹工作開展情況,聯校成員進行點評,以此來學習他校管理的點滴經驗,改正自己在學校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每學期觀摩突出一個主題。每學期舉行的校長論壇,是各小學校長根據論壇要求,就自己學校的管理各抒己見,“取他人所長補自己所短”,敢于剖析自己和分享成功管理經驗。
聯校選拔事業心強、專業素質高的年輕教師任小學副校長或教科研主任等,現在有20 余位年輕教師,成為校長的得力助手,學校管理的主力軍。不論資排輩的任用原則,極大地提高了年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也提高了學校整體的管理水平。
聯校對師資老化這一問題,深入思考,潛心研究,妥善安排年齡大、能力強的教師一律擔任語文、數學教學,年齡大、有特長的教師,指導他們開設符合學校實情的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如愛好書法教師兼任學生的書法課、有體育特長的老師任體育課;讓熟懂種菜技術的老教師管理學校菜地,并開設了“蔬菜的種植和欣賞”校本課程。有的學校開設了“櫻桃的種植與賞析”校本課程,使學生掌握了種植的技術,分享了勞動的快樂,傾聽了花開的聲音,寫下了觀察日記。
精神鼓勵,增強教師的責任感。每學年聯校評選櫻桃名師、師德標兵、最美教師、幸福教師、優秀教師等。評選時特別關注了45 歲以上教師要占一定的比例。“最美教師”等激勵活動的開展,使很多教師被鼓舞著,他們善待自己的單位,充滿了對教師職業的敬畏,同時在職業生涯中也找到了更大的尊嚴。
教師有了敬業精神,形成了合力,聯校要引領他們干好工作,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從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做起,提高教學質量。以活動促發展,以活動提高能力是聯校的工作思路。
“狠抓教學常規,提高教學質量”一直是聯校的工作重點。聯校教研室把“落實教學常規”同“開展專題教科研活動”結合起來,以多種形式來抓教學工作。聯校制定了上課、備課、作業、評價考試等各種檢查制度。各小學在教研室的安排和指導下,每月對學校的教學常規工作進行檢查督導,再將結果上交聯校,教研室再進行分析、評價和量化。為了促進教師上課水平的提高,教研室每學期統一組織各種比賽,如家常課比賽、一師一優課評選等。聯校每學期集中時間對教學常規進行兩次督導檢查,具體指導各校開展教學常規工作。
聯校整合教師資源,組織全鎮60 多名骨干教師,發揮他們的特長,設計教學方案。聯校教研室把他們備好的教案,通過郵箱發送給全鎮各小學統一使用。學校與學校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進行網上研討,交流所備電子教案的優缺點,實現再修改再使用,如此循環,不僅改善了櫻桃園鎮教師手抄教案的現狀,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師的專業水平。
聯校教研室把中心小學和實驗小學定為實驗學校,帶領40 余名骨干教師進行了教學模式的探索。聯校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從櫻桃園鎮實際出發,形成了適合櫻桃園鎮學情的“依標自學—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歸納提升”的“354 課堂教學模式”。“3”是指課堂實現的三個轉變;“5”是指課堂遵循的五讓原則;“4”是指模式的四個基本程序。該模式的推行,為全鎮小學的集體備課,集體研討、磨課活動、課堂觀察等教研活動打下了基礎,提高了不同層次老師的教學水平。
自2010年以來,聯校成立了小學“磨課”團隊,采取“同課異構”方式對每所小學進行磨課。同時,聯校組織教師進行“研課標說教材”活動,“一師一優課”活動。通過各類說課、優質課比賽,教師專業素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有了教案,會上課,聯校還要指導教師進行專業聽評課,這就是聯校的“課堂觀察”活動。這一活動是把一節課分為四個維度,從二十個視角,將整節課拆解為六十個觀察點,對一堂課進行細致的診斷,以此促進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
櫻桃園鎮聯校創新組織的集“備課、上課、聽評課”三位一體的教研活動,使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有興趣,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更是成了全縣小學課堂教學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聯校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相結合的學習方式,集中培訓和自我研修形式相結合,對教師進行逐一培訓。除了邀請名師來為教師進行專業培訓外,到目前為止,聯校已經組織了四輪課標培訓活動,看名師錄像也成了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教師學得興致盎然,收獲頗豐。
為了鼓勵教師多讀書,聯校為教師統一購買了一些書籍,如《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解讀》《課堂觀察》《學與教的心理學》《有效教學十講》《做最好的班主任》《中國校長最需要的理論》《校本課程的實踐與開發》等諸多相關教育教學新理論著作。
聯校在扎實抓好教師專業成長工作的基礎上,更新教育觀念,并結合學生的實際,采取多種措施,開展多種活動,促進了全鎮小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
聯校以校園為主陣地,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通過國旗下講話、宣傳欄、黑板報、征文等途徑,把常規教育與主題教育結合起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養成習慣,非一日之功,“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現在你無論什么時候,無論走進聯校鎮的哪所校園,都能看到干凈整潔的校園和師生們井井有條的常規活動。
古往今來,無數中外名人都在強調著讀書的重要意義。聯校聯校對振興學生閱讀工作絲毫不敢懈怠。聯校教研室在每學期開始都會指導各小學制定學生閱讀計劃,引導學生寫讀書筆記,指導語文教師上好閱讀課,并積極利用好班內圖書角,發動學生勤讀書、愛惜書……為了提高低年級小學生讀書的興趣,聯校還為各小學配備了繪本,還開展了“好書推薦會”“講故事比賽”“美文誦讀比賽”等比賽活動。
聯校聯校還在全鎮范圍內不斷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工作努力著:到目前為止,已經成功舉辦了四屆櫻桃文化藝術節在每年的櫻桃文化藝術節期間,聯校積極組織開展小學生隊列體操比賽、乒乓球比賽、文藝匯演等活動。
綜上所述,櫻桃園鎮聯校的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各小學的辦學質量,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人才做出了自己的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