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星河實驗小學 姚丹靜
財商是現代社會存在的一種人的能力,有了它的存在,人們才會正確認識和創造財富,才能有效地運用財富為社會作出貢獻。隨著社會的發展,對財商的要求越來越高,但是,與智商、情商同等重要的財商教育還沒有在我國教育中受到重視,所以,我們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財商教育,開設財商課程,在數學學習中提升學生的財商能力。
財商和智商、情商一樣共同并稱為新時期對學生的“三商”教育,其中,數學財商課程可以讓學生形成理財觀念、理財能力、創富欲望和事業潛能的能力。財商教育應從家庭開始,小學階段是發展財商的有利時機。現今,財商教育受到各國教育部門的重視,但是,由于我國受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只重視學生的智商,而忽略了財商的培養,導致大多數學生成才后在財商方面的能力欠缺,從而影響了社會的快速發展。所以,我們從小學開始就要重視對學生的財商教育,開設數學財商課程,讓學生在學習數學中掌握理財能力,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意識與能力,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金錢觀,適應當前經濟社會的發展需求。
筆者以《肯德基定價的秘密》一課對學生進行了財商教育。由于小學生經常吃,也喜歡吃肯德基的漢堡,以此事例導入課堂,讓學生想一想,為什么肯德基的漢堡會賣這個價?你覺得貴嗎?如何才能買到你心里能夠承受的價格的漢堡?你是直接去買還是想先取了優惠券再去買漢堡?在學生的一番討論后,大部分學生會選用先取得優惠券后再買漢堡的決定。教師從這個事例中得出:小學生對價格的敏感度是不同的,有的小學生喜歡能少花一點錢而吃到更好的漢堡,而有的學生則不計較這一點,認為只要吃到漢堡,無論它有多貴都可以。所以為了啟發學生,在課的導入中,通過這個事物,教師引導學生站在商家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想一想運用哪種方案可以賺到更多的錢,哪種方案可以收益最大。教師給學生顯示了幾種方案的數據,打折、運用優惠券、贈送等方式,學生通過計算得出利潤最大的方案,并說一說這種方案的優點,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非常感興趣,激發了學生的財商發展。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是指運用雙手,通過為社會創造有價值的勞動取得財富,這是做人的底線,也是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的標志。對學生的財商教育應該從小抓起,在入學之前認識人民幣,知道一張小的面值的錢能買到什么東西、多少東西。到了小學則能數不同數量的錢,能在超市看標簽上的價格,并知道自己的錢能不能買到這個商品。到了中高年級階段,學生要會看淘寶,能在淘寶上查找有關商品的信息,并能運用自己的零花錢買一些自己喜歡的商品。
我國對學生的財商形成教育與國外相比還存在著不足,主要是依托基礎課程來實現的。例如,在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的《元角分》單元教學中,還有接下來的《小小商店》綜合實踐活動來幫助小學生學習我們的人民幣面值,以及簡單的整換零,或者零換整,以及如何詢問價格到付錢、找零等。而到了中年級后,則可以通過對商品的打折、存款利息等來培養學生的財商,學生可以運用小數、分數等運算,這些都是對學生的財商啟蒙教育,以此提高學生對財富的認識。
學生在財富的運用上存在著三種情況,一部分受到家庭的影響,有計劃地使用自己的壓歲錢與零花錢,這與家長的教育是分不開的。但也有的小學生花錢大手大腳,看到什么要什么,不管它需要多少錢,家長都會滿足他,這類小學生通常會過度消費。還有的小學生則不會花錢,對錢沒有概念,不向家長要錢,即使有錢也放在那里從不去動。這類學生頭腦中沒有金錢意識,也就是所說的財商較低。基于上述幾種情況,我們對學生進行適當的財商教育是有必要的,通過數學學習發展他們的財富分配能力,形成一定的理財策略。
在運用肯德基漢堡的價格教學時,每人手中發一張優惠券,這張優惠券是學生自己的財富。教師賣漢堡,班里有50人,把一個漢堡定價為10元時,50個學生紛紛去買,因為他們知道,這個價格比肯德基便宜很多。而教師提高漢堡的價格為20元后,僅有20個學生想買,有30個學生不想買。在這樣的情況下,肯德基店賺的錢就少了。但這種情況是肯德基商家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教師又引導學生想辦法,如何讓這30個人買呢?同學們馬上就想到了再降價,于是,教師把每個漢堡的價格定為15元一個,此時,表示愿意買的人有30個,教師讓學生算一算,肯德基店是不是賺的錢比以前多了?學生一算,肯定了教師的問題。所以,教師引導學生要取得更多的財富,就要學會定價,讓更多的人去買自己的商品,從而學會營銷策略,對金融營銷有了一定的認識。
財商教育不僅需要理論知識,也需要大量的實踐,而且實踐更為重要。為了培養學生的財商,我們要進行綜合化、系統化的教育,使學生能在生活中運用理財能力,這也是我們對學生進行財商教育的最終目的,讓學生在擁有一定的理財能力下去為社會創造價值。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運用財商課程,把生活融入其中,以學生的實踐與生活相結合,在不斷探索中形成財商。“肯德基漢堡”這一課題正是建立在學生的生活之上的,以學生生活的經歷為核心,形成了對學生進行實踐意識養成的數學課堂,學生運用他們在生活中常用的“優惠券”對理財有了正確的認識,從而對數學學習產生了興趣,在數學的運算、比較、推理中學會了“差異定價”這一知識點,這是符合學生的年齡認識水平的,也是科學的。理財對學生來說不是簡單的花多少錢的問題,而是以此為出發點,培養學生的財商。隨著年齡的培養,他們的財商會不斷提升,在不同的階段運用不同的財商教育方式,從多個角度培養他們的理財能力。
總之,對小學生進行財商的教育,不是讓學生認識錢、賺錢、花錢那么簡單,而是讓他們認識到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通過自己的努力為社會的發展創造更多的價值,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也為自己的生活注入活力,豐盈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