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永興小學 尹 培
音樂游戲可以增加小學生對于音樂教育的興趣。在小學階段,學生無論是在思維能力還是學科知識能力方面都是處于一個生長發育逐漸形成的關鍵時期,因此對學生在小學時期的學習更需要進行及時引導。隨著我國社會不斷發展進步,人們的需求也不再是單純的語文、數學知識,越來越多的家長重視培育孩子們的音樂素質。
一般來說,各方面都處于發展階段的小學生對于未知的事物是充滿了好奇心的。這時候,教師如何讓這種好奇心發展成為興趣就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利用音樂游戲進行音樂教育不失為一種好的解決方案。顧名思義,音樂游戲指的就是把游戲融合在音樂教學中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堅持以學生為課堂主體的原則,使學生們的天賦和潛力在積極的狀態下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達到提高音樂學習效果的目的。但目前看來,許多小學音樂教師在教授過程中采取的還是傳統教學模式,老師們在上課時采取跟唱的方式,老師一句、學生一句,這樣的課程進度會很慢且枯燥無聊。老師們為了完成小學音樂教學目標而為學生灌輸大量的音樂理論知識,導致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嚴重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小學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使用音樂游戲的方法,將新的音樂教學內容融入教學中,引起小學生的學習音樂欲望,達到學習音樂的目的。例如在學習《丟手絹》這首兒歌的時候,可以把丟手絹的游戲也融入進去,在做游戲的時候,大家一起進行歌曲的演唱,從而更好地幫助孩子們學會這首歌曲,在做游戲的同時快樂地學習音樂。
音樂是生活中的調節器,在教育方面則是教育的有效工具。音樂教育分為“音樂”和“教育”兩部分,音樂教育是音樂的目的,但音樂并不是單純的幾首歌曲,更加重要的是教育,音樂不同于自然學科,它的本質是藝術,內在本質是審美。老師們要注重對學生們進行藝術知識的傳播,并在傳授藝術知識的同時讓學生掌握音樂的規則,培養學生們對于音樂的律動感。然而,很多小學音樂教師忽視了藝術教育的重要性。
把音樂教育和游戲融合在一起可以增強小學生們對于音樂的興趣。例如,老師在講述基礎的音符知識的時候,可以先對同學們進行基礎的認音訓練,隨后把學生分組,將每個學生分為相應的1do,2re,3mi,4fa,5so,6la,7xi,隨后老師教學生們唱出這些屬于自己的音符,之后老師唱出一些比較連貫的三個音或者四個音,聽到屬于自己音的同學們要抱團在一起。除此之外,還可以設置一些獎勵機制,對于表現良好、出色的同學加以表揚并給予獎品。如此一來,學生們在愉快的游戲中提高了自己認識音符的能力,課堂氣氛也變得活躍和開放,老師們可以得到更高的教學質量,離教學目標也會更進一步。
其實追溯其源,中國音樂學科的歷史非常久遠。音樂教育活動最早可追溯到商代,然而音樂教育是在近代以來才正式作為一門課程的,隨著新中國的發展,音樂教育體系才逐步建立、完善起來。
音樂教育和音樂游戲聯合在一起可以同時綜合游戲的優勢和孩子們音樂學習的天性,這不僅是對人為教育理念的最好解釋,也會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使音樂教育在高效、愉快的氛圍中展開,同時還可以保障音樂教育的效果。例如,《快樂小舞曲》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情緒,運用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根據這首歌曲調歡快活潑的特點,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舞蹈游戲。在聽過音樂之后引導學生練習,讓學生相互之間動起來,根據音樂節奏自由地調整步伐。利用這種音樂游戲,可以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提升音樂教學效果。
音樂游戲可以改變傳統音樂教學的沉悶,使音樂教育的過程變得生動。在國辦71號文件中,對于音樂教育課程做出了“加強培養學生藝術興趣,教導相應的基礎知識與能力,推動藝術想象力和創新意識的形成,為學生形成藝術愛好打下基礎。”的要求。而在小學音樂教育中融入音樂游戲也恰恰充分體現了這一文件的要求。小學階段的學生仍然處于童年階段,他們更喜歡一些旋律生動活潑、朗朗上口的兒童歌曲,而對于一些傳統音樂缺乏欣賞能力。根據小學音樂教材我們會發現,教材中一般會融入一些比較經典的歌曲或者是一些比較有紀念意義的歌曲,但是處于成長階段的學生們會覺得古典音樂或者傳統音樂很沉悶,沒有兒歌的那種感覺。這時候,教師就需要培養孩子們欣賞傳統經典音樂的能力。因為音樂教育不僅僅是給學生們帶來歡樂的,不是單純地教唱兒歌這么簡單。那么在這個時候,教師可以為學生創造一個具體的情景去引入本節課的內容,隨著音樂讓學生們在情境中做游戲,在游戲中完成本節課的教學,在游戲中消除學生們的緊張心理,為他們營造一種輕快愉悅的氣氛,在這種恰到好處的氣氛中完成音樂教學,使學生們了解、掌握一些傳統音樂知識并熟悉他們的旋律。比如,在學習《船工號子》的時候,老師就可以先給同學們放一段船工號子的相關視頻,讓同學們進行角色扮演的游戲,把同學們引入到這個情境中去,這樣一來,再進行教學就會容易許多。
通過音樂游戲,學生能在玩的同時發現問題,再進一步對其進行探究解決問題。這樣能夠使學生在無意識的狀態下發揮出自己的音樂潛能,通過這樣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們就可能學會自己創編音樂。比如,在學習《牧童》這首歌曲時,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同學們可能會產生類似的疑惑:“為什么在牧童放羊的時候,只要一哼起歌來小羊就不叫了呢?那么到底是什么對小羊產生了影響呢?是單純的音樂聲還是說固定的音樂曲調或者風格呢?”這樣一來,學生就陷入了對問題的深思,這時候再通過模擬情景的方式分組表演角色,進行情景再現,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加深同學們的印象,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快解決問題,發展同學們的音樂思維。音樂的藝術性很強,然而在小學音樂體系中,有些基礎音樂知識的學習,如音樂符號和音樂節拍等,相對來說是較為抽象難懂的樂理知識。對于還處在養成和發展階段的小學生,這種基礎音樂知識很難進行具體的解釋。但是用音樂游戲為學生設置音樂教學的具體方案,可以讓學生們在教學的情況下,充分體驗音樂游戲的魅力。這樣一來,枯燥乏味的小學音樂基礎課程就變得生動了起來,與此同時音樂游戲可以提升同學們發展音樂的能力,如此再學習那些晦澀難懂的樂理知識也會更加簡單。
另外,小學生們在玩游戲的過程中,除了能夠發展自己的音樂思維之外,還可以培養自己的合作能力和探索能力。教師們需要注意的一點問題是,在運用音樂游戲進行音樂教學時不要離開自己的初心,不要分離音樂和游戲,要牢記有效地實現音樂教育才是根本目的。除此之外,在進行游戲活動的時候,教師也要注意兼顧學生參與感的問題,在進行具體的音樂設計的時候要關注到每一個學生。例如,在教學生們進行演唱的時候可以采用擊鼓傳花的游戲方式,在游戲的過程中讓學生們對于自己的音調有一個把握,在過程中老師們也可以明白學生們對哪一點的音準或者旋律把握不好。例如,在學習《童年》這首歌時,因為旋律比較輕快,比較不容易掌握。在擊鼓傳花游戲中,教師可以清楚地聽到學生們是哪一點出現了問題,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訓練,讓學生們快速掌握這首歌曲。
總之,音樂游戲在學生的音樂學習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小學音樂教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音樂游戲去完成教學,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去整體統籌規劃和充分發揮主導性作用,不斷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溝通。教師要盡自己所能從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去選擇一些素材和有趣的游戲方式,并把這些與自己的教學內容融合在一起,在教學的時候加以應用,讓這些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發揮獨特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