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泰州市實驗小學 王 偉
【關鍵字】小學;數學;應用能力
應用能力的培養是教學活動的最重要的目標,但是小學生通常難以意識到對知識的使用,因此需要教師通過有效的方法進行培養。本文也在探討小學數學教學中應該如何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并且提出了以下四個方法:一、以生活案例引入數學知識,設定應用型學習方向;二、利用情景教學,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三、增加習題練習,夯實數學基礎;四、組織開放課堂,培養綜合應用能力。
要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在生活中應用數學的能力,因為人的一切社會實踐都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礎上的,而學校教學的最主要目的也是為了培養學生適應現實生活的能力,如果學生僅僅將知識的學習停留在課本中,停留在課堂上,卻不能將它們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那么數學學習就失去了意義。因此,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首先就要培養學生在生活中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要實現這樣的教學目標,毫無疑義,首先就要在小學數學的教學課堂上引入生活案例,用實際生活的案例開啟所要學習的數學知識,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始終置身于教師所提供的生活場景,正如在生活中學習一樣,因為受到這樣的暗示,學生在面對生活中的場景時,自然也就能夠將所學習的數學知識應用其中了。
以學習《認識人民幣》為例,由于人民幣在學生的生活中經常出現,因此,為了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我在開始上課之前向學生們說:“同學們,每當過年的時候,大家是不是都會收到壓歲錢呀?你們認識自己收到的這些壓歲錢嗎?”學生們都搖搖頭,我繼續說:“今天老師就帶你們看一看不同樣式的人民幣各代表多少錢吧。”在這個案例中,教師通過創設出一個壓歲錢的案例來引出認識人民幣的學習主題,對于學生來說更加自然,熟悉的場景也能夠讓學生將課堂上認識的人民幣和生活中使用的人民幣建立聯系。
小學生在初次接觸數學學習的時候,很容易將數學學習僅僅當成一種課堂任務,而不會把所學習到的數學知識與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場景聯系起來,對于這樣的情況,如果教師仍然采取單一的口頭說課方式,很難保證不會進一步加深學生的這種思想。因此,教師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應該通過觀察學生的應用能力來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不僅“會學習”,而且“會使用”。對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來說,情景教學是常常被提及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能夠通過構建具體的使用場景,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將這些內容和應用場景建立緊密的聯系,從而挖掘出能夠使用這些知識的場景。教師在構建教學情景的時候,一方面要注意所構建的應用情景要與課堂上學習的知識有緊密而自然的聯系,不能讓學生產生突兀、不適應或者不明就里的感覺;另一方面,對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來說,教師構建的應用場景應當盡量簡潔明了,讓學生能夠聽得明白。
例如,在學習《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相關內容的時候,我在課堂上構建出了一個簡單的百貨商店的應用場景:學生們每人可以在“百貨商店”里選擇兩件自己要購買的“商品”,然后由我來帶領學生學習如何計算自己所選擇的兩件“商品”的總價。通過這樣的應用場景的教學,不僅讓小學數學課堂變得更加有趣,同時也讓學生將數學知識與購物的應用場景聯系起來,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
應用能力的培養固然非常重要,但是,需要強調的是增強應用能力首先要學生擁有扎實的數學基礎,否則,就算學生在面對一些應用場景時能夠與數學知識聯系起來,但是真正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卻無從談起。因此,要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首先就要夯實學生的數學基礎。對于小學生來說,不需要深究任何的數學原理,所以在掌握了教材中的基本數學知識以后,就需要一定量的練習題幫助他們熟悉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從而達到能夠熟練應用的程度。盡管題海戰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不應該被提倡,但是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讓學生進行合理題量的數學習題練習。
例如,在每一節課的課堂教學中,對于每一個知識點,我都會結合相應的習題來幫助學生練習和理解。同時,在課后我也會根據當天所學習的內容以及學生們掌握和理解的情況,給學生布置一定數量的練習題,而練習題的具體數量我會仔細根據所學習的知識進行合理安排。一方面,要保證題目能夠涵蓋到學生當天所學習的每一個細小的知識點;另一方面,也要讓學生對之前所學習的內容進行復習,防止遺忘現象。從教學過程中可以發現,經過合理數量的習題練習,學生對于課堂知識的掌握程度會有很大的提高,但如果教師留給學生的練習任務過重,則有可能會讓學生失去對數學學習的興趣,結果適得其反。
小學數學不同于初中、高中乃至大學數學課堂,這一時期的數學課程中所涵蓋的內容體量較小,難度較低。可以看出在小學階段,不僅僅是注重對學生的數學知識的增量的提升,對于數學學習的深度的要求也較低,而是更加注重對學生的數學各項基本能力的啟蒙。這些基本能力包括學生對于數字的認識和敏感度、動手能力、積極思考的意識以及簡單的運算能力等。而這些能力的培養僅僅通過形式單一的封閉式課堂是無法滿足教學要求的。因而,為了培養學生的基礎數學素養,建立基本的學習數學的框架,做好學生的數學啟蒙教學,教師可以利用開放式的課堂來輔助傳統的教學方式。開放式的教學是一種通過教學活動,將學生的自主動手能力、計算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等方面的培養結合在一起,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來提高數學素養的教學方式。
例如,在學習《多邊形的面積》這節課的時候,我大膽地使用了開放式課堂的教學方法。首先,我讓學生自己動手剪出一個已經學習過的多邊形,然后開動腦筋,思考如何計算這個多邊形的面積。盡管學生們很少有人能夠想到合理的方法來計算多邊形的面積,但是在這個開放課堂的學習中,卻很好地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學以致用。盡管在古代教育體系不夠完整,教育的理念也不夠深刻的時代,人們就已經非常重視對于應用能力的培養了,由此可見,應用能力是學生在學習小學數學時,首先應該得到鍛煉的能力。應用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需要時間和精力的過程,盡管如此,作為教書育人的人民教師,仍然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來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讓學生“學有所成”的同時養成“學以致用”的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