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中原鄉武亭小學 王建瑞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要想進步就得讀書。讀書有很多好處,讀書可以豐富人的知識和學問,讀書可以改變人生命運,讀書最大的好處是讓人終身受益。首先得讀好書,樹立正確生人觀;其次讀有用的書,汲取書中“營養成分”;最后良好的閱讀習慣成就一生,可見良好的閱讀習慣養成非常重要。我們教育的對象是天真幼稚缺乏知識的小學生,教師怎樣才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下面我們共同探討“讀寫互動”在小學生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在小學生閱讀—寫作中我們應該要求學生做到以下幾點。1.通讀文章,了解主要內容,揣摩中心思想。閱讀上吸收,寫作上釋放。2.認真通讀所有題目,審題理解題意,明確題目的要求。3.逐條解答,要帶著問題,仔細地閱讀有關內容,認真地思考、組織答案。4.檢查,看回答是否切題,內容是否完整,語句是否通順,標點是否正確。
所謂互動式語文閱讀教學,就是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帶領學生對閱讀教材進行學習,更要注重在課堂上與學生、教材之間的溝通,通過以學生為課堂主體,創設情境,學生主動地提出問題、探討問題、得出結論,或者通過多項式的互動,教師始終以主導者的身份,培養學生在閱讀中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并且把習得的知識運用于寫作之中。
互動式課堂中,教師指導學生不僅是對學習內容的學習和理解,更是對學生思維、情感互動能力的培養,是符合當下新課改標準的,能夠達到培養綜合型高素質人才目的的課堂教育模式。
小學語文閱讀的互動式教學,要求學生在掌握語文課本教學內容的同時,較好地對閱讀內容產生共情,不僅能夠從字面理解課本,還要懂得課文內容中包含的情感,并由此激發共鳴。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生發情感,再進行獨立創作,達到以閱讀促寫作的目的。
部分教師過于重視自己的教學地位,想把知識一股腦教授給學生,而沒有考慮學生是否能接受。他們在授課時全程自己解說,沒有在意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也不清楚學生對知識是否接受。這樣會極大地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利于學生注意力的集中。因此教師要注意和學生的讀寫互動,把課堂的主體地位讓給學生,利用情感去引導、感染學生,教師情感的滲入能激發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師情感投入不同,學生的體驗和反應就不同。你投入的是熱情,學生的反應是熱烈的;你投入的是感動,學生得到的是觸動。如果教師在課堂上毫無表情,學生也會變得麻木,就會成為一臺毫無感情的機器,在課堂上表現出來的是僵硬和滯板。
教學的目的是授予學生知識,因此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中心,根據課標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展開教學。以往課堂只注重教師的傳授,忽視教師的授課技巧。隨著課堂教學的改革關注點發生了變化,學習也不斷注重學生對知識內化的過程。探尋如何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新課程改革提出的新挑戰,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說過:“教師要做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當教師成為學生學習促進者的時候,關注的不是如何精心設計教案,而是課堂的組織和學生知識的內化方法”。因此教師如何組織課堂,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學習,達成知識的自主轉化是課堂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重難點。在小學語文閱讀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事關教學的成敗。所以,根據不同教材創設不同教學方法,是互動式課堂教學的突破口。
老師在進行教學時不但要重視學生知識的培養,還要重視學生的個性培養。對學生的教學應尊重客觀規律,從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出發,合理安排教學任務。同時教師也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進行授課,一切教學活動都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制定。教師還應采用合適的方法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教師應重視自身的儀容儀表和精神狀態。人的情緒會相互傳染,當教師用飽滿、熱情的精神狀態授課時,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會被點燃。其次,教師應積極與學生互動交流。通過提問、討論等方式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會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產生課堂的主人翁意識,從而提高學生認真學習的熱情。最后,教師應注意自己的言行,教師的言行會直接影響學生的行動和感受。因此教師在管理學生時應該客觀公正地對待學生,多對學生進行鼓勵,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同時還應鼓勵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健康的興趣愛好,讓學生高效地學習,快樂地成長。
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提升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基礎和關鍵。語文閱讀教學有既定的教材,學生在學習語文閱讀課教材內容時,未必能夠體會既定教材的教學目標。尤其是小學生的詞匯量貧乏,思維能力也不成熟,大多受興趣影響。因此,教師要以引導者的身份,為學生創造良好閱讀教學的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閱讀《山中雜記》一課時,可以展開一些閱讀活動。教師在開始講課之前,可以搜集相關圖片,如文中提及的馬、小狗、小貓等圖片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由此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從課文中尋找圖片里的相關內容,通過圖文結合的教學,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領略文中的美好風光,并由此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俗話說的好,“強扭的瓜不甜”。當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才會去自主學習,主動去學習,效率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每個人的自身情況不同,提升學習興趣的方法也不同,只有根據自身情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才能有效地提升學習興趣。
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分角色朗讀、將課文改編成舞臺劇、小組讀、自由讀,合作讀、重點讀等多種閱讀方式,讓學生體會互動沉浸式教學,在模擬的情境中讓學生放松心情,能更好地教育學生。
由此可知,要加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互動式課堂建設,使“互動”自然而然地引入到語文閱讀課堂中,就必須重視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主動參與閱讀課堂的興趣,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氛圍,從而使學生在閱讀中養成獨立自主的思維習慣,最終達到培養綜合型高素質人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