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諸暨市嶺北鎮中 蔣秀萍
數學思維對于學生而言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數學素養,數學思維能力是學生形成真正屬于自己的數學素養的重要途徑,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立足于學生的思維能力基礎,以更具實效性和功能性的教學策略來對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進行培養,從而使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能夠有效提升。而筆者認為,對初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可分為三個方面,分別是邏輯思維能力、批判思維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筆者在教學中會通過對學生這三個方面思維能力的培養來整體推動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下面筆者便對此來進行一番探究。
思維導圖是一種具備高效性和簡易性的教學方式,其一般以圖片或視頻的形式展開,相較于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而言,應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更能使學生在學習時把握重點,進而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在思維導圖中,數學知識脈絡能夠清晰明了地呈現在學生眼前,而學生也能夠在其中把握所學知識的邏輯性,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
例如,筆者在講《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一課時,便播放一張相關的思維導圖,在思維導圖中,相似三角形的定義、性質和判定方法在其中清晰地展示出來,并且在判定方法中,邊和角的判定關系非常有順序地展現在學生面前。隨后,筆者便依據這張思維導圖來向學生依次講解兩個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便能夠鍛煉學生思維的邏輯性,使學生能夠對數學知識進行邏輯性的關聯和記憶,繼而推動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
批判思維能力指的是學生能夠對數學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自身的能力素養進行反思批判的思維能力,批判思維能力能夠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不斷發現自身問題,進而不斷改進提升的必備素養。教師在對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進行培養時,可以通過開展小組糾錯學習,使學生在進行習題作業時,在同一小組內相互糾錯、相互批判,從而共同提升,而這樣便能夠使學生了解同學的數學思維,進而找出自身思維邏輯的錯誤性,深度剖析自身存在的問題和思維漏洞,并努力地學習同學思維的優點,不斷成長,不斷進步。
例如,筆者在講《弧長及扇形的面積》這一課時,便為學生布置了一系列相關的習題來讓學生進行學習,筆者便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去解決這些習題。而在學生展開小組學習的過程中,筆者會讓學生通過交流,篩選出各自的優勢,如審題能力強的學生,其審題速度便快,那么其在這方面的思維能力便強,筆者便讓其說出其審題的思路,然后學生進行交流探討,學習其優點,彌補其不足,從而使小組同學的審題能力能夠共同得以提升,或者運算能力強的學生,其運算的思路是怎樣的,這些都可以拿出來在小組中交流探討,而學生便可以通過思想的交流碰撞來找出自身的錯誤并加以改進,從而能夠鍛煉自身的批判性思維。
創新是進步的源泉,中學生正是思維靈性最活躍的年齡階段,在這個階段對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進行培養是教師所必須要重視的。而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千篇一律的教學模式很容易便會扼殺學生的創新思維,因此,教師需給予學生自主空間,使學生的思維能夠在自主空間內放飛,從而能夠推動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有效形成。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思考建模,使學生通過自己思考來對傳統的數學模型進行創新,以此來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并培養學生思維的自主性。
例如,筆者在教學《簡單事件的概率》這一課時,便讓學生思考“從0到99中隨機取兩個數大于30的概率”,然后讓學生自己創設模型,讓學生思考要怎樣才能建立一個符合這個概率問題的模型,筆者還要求學生創新,需要以更具趣味性和代表性的模型來完成建模。這樣,學生便會在筆者的要求下,積極探究和創新建模的策略,之后,學生便創設出圖表模型、數字模型、游戲模型和實物模型等多種數學模型,這便充分地鍛煉了學生的創造力,體現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綜上所述,教師在初中數學教材中開展教學工作時,應正視并重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從而為學生奠定良好的思維能力基礎,使學生能夠在今后的數學學習生涯中高效地學習進步。總而言之,教師應積極探究能夠有效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策略,從多角度展開教學來對學生進行培養,從而使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能夠全面發展,促進學生真實數學素養的提升,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看待數學問題,提升學生對數學問題的解決能力,推動學生數學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