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長城學院基礎課教學部 展正然 竇林立
“應用型本科院校”是一個比較新型的提法。當前,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思想是除了在專業技術方面將職業教育納入其中,做到學術、技術、職業三者的有機結合,還應該在個性發展和創造性方面提出要求,兼顧學生的差異性。相對于學術型本科院校的學生,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應著重于專業技術應用的培養。首先,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在大多數學生認為枯燥的情況下,課堂教學無疑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環節,教師的講授是課堂教學的主導方面。其次,針對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學生,如何使大學數學課的講授獲得成功呢?科學的講授方法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多年的教學實踐使我們體會到,采取以下三種講授方法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轉移注意法的基本做法是:教師要通過觀察和分析,迅速地捕捉學生所注意的目標,準確地找出學生注意的目標與講授的內容之間的聯系,然后從學生注意的目標講起,由此及彼,急轉直下,巧妙地講到教學內容上來,從而結束學生原來的注意,把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教學內容上來。例如,我們打算講線性代數里矩陣的概念,有的學生還在玩手機、玩自拍,教師可以利用照片像素與矩陣的關系來引入,介紹灰度圖像的像素數據就是一個矩陣,矩陣的行對應圖像的高(單位為像素),矩陣的列對應圖像的寬(單位為像素),矩陣的元素對應圖像的像素。這樣,一個簡短的轉移注意法的運用,使課堂秩序很快穩定下來,進入了正常的教學過程。
學生注意力分散的情況是多種多樣的,因此,轉移注意的具體做法也是多種多樣的。在一堂課即將開始的時候,學生的注意力往往分散在各種目標上,教師不能走上講臺,平鋪直敘地講授教學內容,而應當用一鳴驚人、引人入勝的方法,使學生形成一個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共同注意,然后再轉移到教學內容的講授上來。
提問激欲法的主要做法是:在課堂講授過程中,針對教學內容提出疑難問題,激起學生尋求正確答案的強烈欲望,再進行有理有據的講解。例如,在講授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這門課程中隨機事件的時候,可以這樣問:“‘天有不測風云’對嗎?”“天氣可以預報嗎?”這樣,通過身邊的自然狀況,引導學生對身邊問題的思考,并深入思考隨機事件以及概率的問題,激起了學習的強烈欲望,不僅使學生認真聽講,而且理解也深刻。
運用提問激欲法必須注意以下幾點:其一,提出的問題要和教學內容緊密聯系,要有一定的理論深度和難度,使學生感到熟悉但又不甚理解;其二,提出的問題要緊密聯系實際問題,或是大學生在生活實踐中遇到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或是大學生思考過而沒有滿意答案的問題。只有這樣的問題,才能起到激發求知欲望的作用。
精練的語言,如詩、詞、格言、警句等具有生動簡練、內涵深刻的特點,深受大學生的喜愛。在大學數學課的講授中適當引用,對教學內容展開或者總結,這就是引言解意法。
對引言解意法可以靈活運用,使其發揮多種作用。在講授一個內容的開始時,引用一段精練的語言,可以激起學生聽課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對一個內容的講授過程之中,引用一段精練的語言進行深刻的分析,可以充分地說明問題,使學生受到深刻的教育。在一個內容講完之后,引用一段精練的語言,可以作為講授的結論,給學生作為行動的座右銘。
例如:線性方程組是整個線性代數部分的核心內容,在這章,老師不妨培養學生多角度觀察和思考問題,避免思維定式。例如,一般學生們熟悉的線性方程組為:

通過觀察其系數矩陣是m行n列的,所以寫出其另外兩種形式,一種是矩陣方程的形式:


另一種增廣矩陣或者矩陣本身也可以表示線性方程組:

還有一種是向量形式:

最后我們對線性方程組的多種表示方法進行總結:“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向量就這樣被引入了,可謂一舉多得,可能早期的數學家研究向量就是為了更好地研究解方程組的問題。
運用引言解意法,必須注意引用的語言要符合教學內容的要求。引用的前后要進行符合教學內容的充分解釋和論述。
大學數學課的這三種講授方法是相互區別、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的關系,在教學活動中,應結合教學內容,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既可單獨使用一種方法,也可以幾種方法綜合運用。當然,還有許多方法都可以應用于課堂中。總之,我們需要不斷吸引學生注意力,只要方法運用得巧妙,就會使大學課的講授獲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