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蕪湖市鳩江區沈巷鎮五顯中學 李 偉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過于關注學生知識的講解,而忽視了學生的情感體驗,這種教學模式是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的,同時也無法滿足有效課堂的要求。而課改之后的全新理念為初中數學課堂帶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手段和學生的學習策略都發生了積極的變化,每個數學教師在實現有效課堂的道路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隨著實踐活動的深入發展,一些較深層次的問題也隨之出現。要想推動有效課堂的發展和進步,就必須要發現并解決這些問題。本文結合筆者的實踐經驗,對于初中數學有效課堂進行了以下幾點思考: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數學課程常常會給人一種枯燥、單調和無趣的印象。很多教師為了讓學生能夠動起來,讓數學課堂能夠活起來,想出了很多的解決辦法。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通常會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溝通,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讓學生能夠產生主動學習的念頭。教師只有真心愛學生,才能夠贏得學生的信任,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所以,教師在與學生溝通與交流的過程中,就要堅持理解和尊重學生,以公平、公正的態度對待所有學生,發現學生的長處和閃光點,讓學生能夠找準自己的位置,培養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狀況。此外,教師要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注意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情感狀況,從而加強對學生的了解。但是,在教師與學生互動的過程中,由于過于在乎全體學生的感受,也出現了很多問題。有些教師常常會有過多的廉價表揚,在教學中,只要學生回答出了問題,教師就給予“很好、不錯”等評價,其實有時候,學生只是重復別人的答案,或者答案根本不完整,而對于表現特別突出的學生,也會在教師一視同仁的表揚中失去了應有的肯定,這樣的形式是不利于學生的發展的。還有些教師為了保護學生的積極性,對于學生出現的錯誤不會去批評,這就導致在數學課堂上缺少了有效的評價,甚至有些學生會失去自控能力,出現干擾課堂教學的現象。這些因素都阻礙了有效課堂的發展,降低了數學教學的效率和效果。
“不打無準備之仗”,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教學活動的準備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想推動有效課堂的發展,就要重視教學目標、教學環節和課后作業的設置。教師要從學生的興趣和學習情況出發,設置有針對性的數學活動。同時,教師要注重備學生這一環節,充分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及時修改導學案中不符合學生學習狀況的部分,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此外,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靈活運用教學手段,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激發學生的潛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能夠體會到數學活動的魅力,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活起來、動起來,從而促進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的發展,進而完成有效課堂的構建。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初中數學教學方式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而且多媒體等輔助教學手段被廣泛應用到了課堂教學中來。但是相應地,也出現了無效使用多媒體、過于依賴多媒體等問題。很多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都會過于注重多媒體的使用,而且多媒體的有效使用成為評價課堂效果的基本標準之一,傳統教學模式被完全忽視和拋棄。很多學生在多媒體模式下的數學課堂中,都不會主動去看教材,教師則是忽視了板書的設計,多媒體呈現一幅又一幅精美的畫面,一堂數學課結束,黑板上仍然是空無一字。傳統教學方法中的看書、板書等環節,在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等方面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這些活動是不應該被拋棄的,它們也是創建有效課堂的重要因素。對于初中生來說,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和實踐經驗,課前預習課本,課后復習課文,都是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重要環節。所以,教師要想構建有效課堂,就要注重選取傳統教學方法中的精華,不要一概而論,整體拋棄傳統教學模式。
總之,有效課堂的創建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從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狀況出發,構建多樣化的合理的數學活動,從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數學的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