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新世紀小學 竇新東
教師首先應明確“核心素養”的概念所指,即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探索的能力,適應當前社會的發展趨勢。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已成為教育的大勢所趨,尤其在數學課程方面,核心素養包含了數學學習中所需要的邏輯思維能力,數學課程教學的方式方法等。既要考慮培養學生對數學的領悟與感知能力,又不能忽略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知識應用能力。作為學生的引路人,教師應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時刻關注學生的發展動態,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與數學知識學習能力。
數學作為一門實際應用性很高的學科,在學習時應是一個從問題出發,最終再回歸到問題的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合理設計問題,從數學問題本身引發學生的思考與探究,讓學生能夠帶著問題投入到學習中。基于核心素養的培養基礎,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必須被摒棄,教師應充分發揮“引導者”的作用,帶領學生逐步深究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需要教師牢牢把握課堂教學的方向,注重課堂知識在問題中的體現,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與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引導學生探究問題時要引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展開思維,使學生解決問題的效率能夠提升,并且能及時更新知識。例如,在進行“平行線”的知識講解時,可以先向學生提問:是否有合理的方法可以證明兩條直線確屬平行?使學生圍繞這一問題進行思維延伸,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這一過程中,要注意從橫向和縱向兩個方面引導學生進行思維拓展。
小學數學的教學目的,并不只是教給學生數學基礎知識,更應該基于小學階段學生的特點來對學生的學習方式和能力進行培養與提升,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能力,并將核心素養的提升融會貫通至這一過程中。教師應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建模思維,通過適當的假設與邏輯思考解決問題,使學生從學習的起步階段就能有這樣的思維意識,并在以后的學習中不斷提升這種思維能力,對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這樣的教學意識即是對學生核心素養進行培養的一種方法,使學生在面對實際問題時能選擇更加有效快速的方法。例如:“某小區一住戶7月份用水量為6.8噸,水費為1.68/噸,求該住戶本月需繳納水費多少元?”在解決諸如此類的實際問題時,學生首先應明了題目中每個數字所代表的含義以及題目中所要求的結果是何種含義。指引學生解決問題的同時,要使學生在腦中建立“數目×單價=總價格”的數學模型,在日后遇到此類問題時,即可快速確定各單位量解決問題。在成功建立數學模型后,必須通過適當練習,將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工作目標融入日常教學中,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思維方式。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最佳標準,只有通過動手實踐,才能知曉對知識真正的掌握程度。小學學生尚且年幼,對事物往往充滿強烈的好奇心,因此實踐操作的學習方式更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通過深入掌握學習課題,合理設計實操內容,為學生建立鞏固知識的平臺,從實踐中掌握知識與解決問題的要領,從而使核心素養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在講一些較為復雜的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如梯形、平行四邊形等時,在進行課堂教學前,要求學生設計相應的圖形,使其能夠通過拼接組合成為相應圖形,通過這樣的方法啟示學生求解圖形面積時所要使用的方法。這樣使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獲得理想結果的過程,能夠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得更加深刻,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通過實踐操作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核心素養,提高其自主學習探究能力,為更進一步的數學學習奠定基礎。
數學作為一門邏輯性強、思維較為抽象的學科,在解決一些復雜問題時,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較高。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小組合作解決問題的方式,根據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與學習能力進行合理分組,使同學們能夠在小組中集眾人智慧解決問題。同時,根據數學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還能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好奇,增加學生的求知欲,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探討。此外,小組合作的方式還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使學生能夠在彼此之間取長補短,互相學習,這同樣也是核心素養的體現。如在學習“統計”時,教師指定課題,使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完成相關數據的收集與統計圖制作,針對相關問題再提出自己的看法與見解。通過合作,能夠讓學生認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為學生實際問題解決能力的提升做了良好的鋪墊。
在核心素養的提升過程中,教師是最為關鍵的一個角色。真正使學生核心素養得到提升并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工作,它應該貫穿于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中。因此,教師發揮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這也同樣要求教師要緊跟教學改革的腳步,適時對教學工作進行反思與提升。只有真正使學生掌握了學習,才能最終實現核心素養教育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