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沭陽縣十字中心小學 石小磊
2019年9月國家針對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教學進行全面改革,全國范圍內的中小學校將應用統一版本教材對學生進行語文能力培養。通過對教材改版內容進行分析,能夠體現出語文教育對于閱讀教學活動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與此同時,全國各地區學校應用統一版本開展語文教學,學生以教材內容為載體發展語文能力的差距將會逐漸縮小,而課外閱讀將會成為學生自主發展語文能力的有效途徑。教師在進行教材教學的基礎上,還需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外閱讀指導,以提升學生課外閱讀學習活動的有效性。針對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的相關問題進行探討,對于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語文能力具有現實意義。
由于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和限制,導致很多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活動對教師存在較強的依附性,加之學生的自主思維意識還未完全發展成熟,很多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學習也會表現出無所適從。教師重視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指導,能夠最大程度幫助學生提升課外閱讀學習活動的科學性,從而提升課外閱讀學習價值。其一,教師能夠對學生進行合適的閱讀書目推薦。由于學生不同年齡段的思維認知程度存在較大差異,而當前文化市場異常繁榮,兒童文化市場的閱讀書目可謂琳瑯滿目,很多學生都不會自主選擇合適的書目。教師則可以對學生進行適宜的閱讀產品推薦,為學生的高質量課外閱讀學習奠定基礎。其二,教師能夠對學生進行必要的課外閱讀方法指導,學生進行各學科的課內知識學習和鞏固,便需要學生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教師對學生的課外閱讀學習進行指導,可以根據不同學科教學內容學習的難易程度,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時間提出建議,以保證學生能夠進行勞逸結合的課外閱讀學習。
閱讀不僅是語文學科的學習行為,而且是能夠讓學生受益終身的生活方式,因而閱讀并不等同于學習,很多小學生并不能夠準確認識到閱讀對于自身發展的重要意義,將閱讀視作一種學習任務,部分學生可能還會對閱讀活動產生抵觸情緒。教師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外閱讀指導,有助于幫助學生培育閱讀情感,幫助學生制訂契合自身學習需求的閱讀學習計劃,推動學生能夠認真進行課外閱讀,以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由于學生在成長環境、個人認知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導致學生不同的性格特征和興趣愛好,在閱讀內容方面也會體現出不同的興趣點,期望能夠通過課外閱讀學習活動,了解不同行業或者領域的相應知識。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學習,也需要重視關注學生的個人興趣愛好,尊重學生在選擇閱讀內容方面的主體意識,有效發揮自身的教育引導作用,避免干預性過強的指導行為,對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造成影響。有些學生喜歡故事,有些學生喜歡漫畫,而有些學生又會喜歡天文、地理等科學內容,學生的興趣點不同導致其進行課外閱讀學習的內容也會存在較大不同。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興趣愛好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書目推薦,在保證學生課外閱讀學習科學性的同時,也可以保證學生的個體興趣愛好得到尊重。如教師可以推薦中年級喜歡故事的學生選擇《愛麗絲夢游仙境》《灰姑娘》《小王子》等書目進行課外閱讀,推薦對人文社科感興趣的高年級學生閱讀《山海經》《超新星紀元》等書目進行閱讀,而針對低年級小學生則主要進行童謠類作品、故事類作品的課外閱讀,給予學生諸多的選擇空間和自主權利,從而循序漸進培養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
課外閱讀內容與教材教學內容具有較大差異,課堂教學內容由于受到教學時間的限制,往往閱讀內容短小精悍,而課外閱讀則不需要受到時間的局限,因而很多書目的篇幅和內容都相對較長,學生應用課堂教學內容的學習方法進行課外閱讀,便會體現出較大的不適應性,很多學生耗費大量的時間進行課外閱讀,但是在閱讀完成之后依然不知其所以然,不僅影響課外閱讀學習質量,同時也會影響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良好閱讀學習習慣的養成。教師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指導,需要重視指導學生掌握有效的閱讀學習方法,善于應用思維導圖等形式對閱讀內容進行梳理,在閱讀內容中捕捉有效元素,對人物、時間、事件等主要內容進行提煉,進而應用圖示的方式,體現不同人物以及不同事件之間的相互連接關系,此種方法在閱讀完成之后,學生便能夠按照思維導圖的圖示,對整體閱讀內容進行回顧和復述,充分體現課外閱讀活動的學習價值。
課外閱讀學習能夠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需要學生能夠形成課外閱讀學習活動的常態化,單純進行一本、幾本的課外閱讀,難以實現課外閱讀學習活動的價值。學生常態化的課外閱讀學習,可以使學生在閱讀學習內容“量變”的過程中,促進學生的語文素養及能力發生“質變”,因而教師需要重視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制訂明確的課外閱讀學習計劃,與學生進行交流和商議,讓學生制訂每一周、每一個月、每一季度、每一年的閱讀書目計劃表,學生將詳盡的閱讀計劃作為自身的課外閱讀學習目標,日積月累完成課外閱讀計劃、循序漸進提升學生閱讀及語文學習能力。如教師指導五年級學生建立學年的閱讀計劃,包括《西游記》《草房子》《我的媽媽是精靈》《狼王夢》《魯濱遜漂流記》等內容,進而幫助學生根據整體目標將每本書的閱讀內容進行分解,劃分到每個月、每一周,學生按照精細化的任務要求,調動自身的自律意識,嚴格按照相應計劃進行課外閱讀學習,從而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為避免學生出現“死讀書、讀死書”的不良情況,教師還需要重視組織學生開展多樣的課外閱讀主題活動,讓學生能夠將課外閱讀學習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增加課外閱讀學習的趣味性。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課外閱讀讀書會”活動,讓學生在讀書會中針對自身的課外閱讀學習內容進行分享和交流,學生的閱讀學習內容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分享和交流活動有助于拓展學生的書目選擇視野;教師也可以基于課外閱讀內容組織學生進行參觀、綜合實踐等形式的集體活動,讓學生在博物館中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社會發展進程等知識,給予學生親身體驗閱讀內容的機會,促進學生對于閱讀內容進行深化理解。
小學生的課外閱讀學習活動,需要教師進行必要的指導,以保證學生課外閱讀學習活動的科學性。教師可以通過關注學生的課外閱讀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掌握有效的課外閱讀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課外閱讀學習習慣、組織學生開展課外閱讀的主題活動等策略,提升學生課外閱讀學習的有效性,為學生的語文素養與綜合素質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