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振興路小學 苗 麗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意在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對課堂時間進行重新規劃。小學語文作為一門理解性學科,其更加依賴學生的自主思考。針對此教學特性,“翻轉課堂”中教師以一個引導者身份,提供不同形式的教學資料促進學生思考,如此一來,可較好地培養學生自主思維能力,有效提升教學水平。
在實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時,應當與家長提前進行溝通。傳統教學觀念仍根植于部分家長的學習理念之中,他們對多媒體技術、課外活動等教學活動持排斥心理,如果在未取得家長的同意下貿然實行新措施,將不利于教學環境的和諧發展。例如,在進行《找春天》的教學中,教師可能需要播放一些有關季節的視頻,或者需要利用課堂時間組織學生去校外體驗四季。又比如說,在進行《畫楊桃》的教學時,老師可能會讓學生花大半節課去學習畫楊桃,隨后讓學生用文字記錄畫楊桃的過程,在此過程中,老師講述部分可能只會占據課堂小部分時間。而學生語文理解能力的培養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如家長無法及時看到孩子的成長,則極有可能與學校發生沖突。因此,在實行新的教學模式之前,應當盡力取得家長認可,安撫家長情緒,從而營造出良好的教學環境。在取得家長支持后,教師也可邀請家長介入課堂教學,以父母視角引導孩子成長。
在取得家長同意后,教師也應當接受新時代的教學理念,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部分教師受長期傳統教學思維的禁錮,難以在短時間內運用新型教學模式,致使學生對語文產生一種厭倦心理,長此以往,語文教學將難以取得突破性進展。例如,在教學《驚弓之鳥》時,老師通常會幫學生梳理文章結構,并探討文章意義。然而這樣的教學方式,容易讓學生先入為主,思維被結構所束縛,致使在后續通讀文章后所產生的感想千篇一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轉變教學模式,先讓學生自行通讀文章,再引導學生進行交流。《驚弓之鳥》這篇故事可以用多重解讀視角,有些學生可能會代入小鳥的角色,可能會想如果自己是那只鳥兒,當第三次只聽見弓弦聲響時,卻未見箭矢是否還會被嚇到;有些學生可能會代入更羸的角色,覺得更羸很聰明。因此,教師也應及時轉變教學觀念,從而可更好地挖掘“翻轉課堂”教學新模式的潛力,提升課堂趣味性的同時,激發學生學習欲望。
在探究“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時,教師應當明確教學思路,以教學主題為主,避免語文教學脫離軌道,使得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產生懶散心理。對此,老師應當合理分配課堂時間,運用多種形式的教學資源豐富教學課堂。例如,在進行《喜愛音樂的白鯨》一課教學時,老師可在課堂前幾分鐘播放白鯨遨游大海的視頻,并選用符合視頻節奏的背景音樂,讓學生更好地融入視頻氛圍當中。在觀看視頻后,老師可讓學生自由交流5~10分鐘,再花費5分鐘選取2~3個學生進行課堂發言。在此基礎上,老師可進行教學思維的拓展,結合時代環境熱點,課前收集大海生態環境與人類活動相關的圖片,以社會情感渲染課堂氛圍,取得學生情感共鳴的同時,也能行之有效地實現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即讓學生在學習中健全自身人格。學生在課堂時間注意力可更為集中,從而會更積極地對課文進行思考。因此,教師應當積極開拓信息渠道,多維度地展現教學主題,并合理分配課堂時間,避免學生在課堂上走神,影響教學效果。
“翻轉課堂”教學意義的體現,需要相關實踐活動作為支撐,在原有的教學認知上,教師應當秉承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原則,科學規劃課外活動,用實踐活動檢驗教學效果的同時,也可用實踐活動來奠定學生認知基礎。如在講述《郵票齒孔的故事》時,老師可組織學生參觀當地郵局以及各大提供信件郵件的書店,讓學生初步建立對郵票的認知。隨后在回到課堂時,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有所提升。但課外活動并不是越多越好,如果課外活動的頻率過高,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學生無法靜心思考,那么教學措施的實行也失去了實際意義。如有關識字課程的講學則以多練為主,老師可引導學生屏氣凝神,規范學生寫字姿勢,并在課堂上運用詞語造句。在教學階段,課外活動的規劃應當以理論需要為主,釋放學生天性的同時,老師也需發揮自身引導作用,以教學促進思考,以思考創新教學,從而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學質量,發揮“翻轉課堂”的教學意義。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推行應當取得家長的支持,在此基礎上進行對教學模式的思考。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以學生為思考的主體,運用豐富的教學資源打開學生視角,并運用課外活動穩固課堂教學效果,從而全面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