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泰州市口岸實驗學校 曹 翠
伴隨新課程標準的逐步實施,加大了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視程度,同時要求教師在生本教育理念下開展閱讀教學工作。在這種背景之下,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第一時間對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進行更新,在此基礎上,探索更加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學習先進的教學經(jīng)驗與教學方法,并將其引進到自身教學工作當中,促進教學成效以及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都比較有限,并且做事情專注力較差,這些都是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不利因素。為了削弱這些不利因素的影響,促進閱讀教學效率的提升,需要小學語文教師構(gòu)建起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沉浸在閱讀的氛圍當中,體會到閱讀的樂趣,使閱讀逐漸變成一種個人習慣。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風箏》這篇課文時,為了讓學生盡快融入到課文情境當中,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與認知,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在網(wǎng)絡上收集一些風箏的圖片以及放風箏的視頻,并且將其制作成視頻課件,在課堂上給學生們播放。很多小學生都有放風箏的經(jīng)驗,而且非常喜歡放風箏,一看到這些圖片和視頻,立刻形成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當中,有效提高了聽課過程中的專注力。在這種教學情境之下,再開展閱讀教學活動,勢必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還可能讓小學生獲得一次愉快的學習體驗,有助于后續(xù)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合理布置閱讀任務,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從而促進閱讀水平的不斷提升。同時,在明確閱讀任務的前提下,學生可以根據(jù)閱讀任務進行自主學習和主動探究,一方面可以實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與課堂教學的有效結(jié)合;另一方面可以使閱讀教學更具個性化色彩,從而使整個教學風格更加符合小學生的興趣喜好和年齡特點,這也是踐行生本教育理念的一條重要途徑。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夜鶯的歌聲》這篇課文時,教師就可以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設置如下教學閱讀任務:第一,學生通過閱讀課文,大致敘述出小夜鶯將法西斯引入包圍圈的過程以及最后的結(jié)果;第二,分析作者采用哪些寫作技巧描寫小夜鶯的機智勇敢,以及小夜鶯傳遞消息的方式有何巧妙之處;第三,通過閱讀這篇課文,你學到了哪些知識和道理。學生要想完成上述閱讀任務,就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閱讀。通過完成第一項任務,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住文章結(jié)構(gòu),在形成一定閱讀能力和閱讀技巧的同時,建立起全局意識;在完成第二個閱讀任務的過程中,需要學生精讀課文,找出文章中描寫夜鶯機智勇敢的細節(jié)部分,了解小夜鶯都做了哪些事情,例如她利用鳥鳴消除法西斯的懷疑,最終把消息及時傳遞出去;第三個閱讀任務可以幫助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以及其中所蘊含的思想情感進行體會與分析,從而更好地把握文章主旨。通過上述教學作用可以看出,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進行優(yōu)化,就是把課堂交還給學生,充分凸顯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使生本教育理念得到有效落實。
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學生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主體,而教師則要充分發(fā)揮出引導性作用。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進行科學化設計,把握好教學方向和教學節(jié)奏,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其逐步形成自主閱讀和自主學習習慣。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月光曲》這一篇課文時,當學生完成課文閱讀之后,教師可以這樣引導學生,在這篇課文當中,有這樣一句話:“窗前有架舊鋼琴,前面坐著一個十六七歲的姑娘,臉很清秀,可是眼睛失明了。”大家想一想,在這篇文章中通過哪些描寫,可以看出這位姑娘的眼睛是失明的?帶著這個問題,學生再一次精讀整篇文章,力求尋找到相應的語句,回答老師所提出的問題。之后,教師再繼續(xù)追問:“當貝多芬彈奏一曲之后,姑娘問他是否是貝多芬先生,貝多芬并沒有回答她的問題,而是又彈奏了一曲。大家知識貝多芬為什么要這樣做嗎?”通過這樣的問題,引導學生體會貝多芬當時是出于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從而更加深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與深刻內(nèi)涵,以此來提高小學生的思考能力以及推理分析能力。所以說,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貫徹生本教育理念,就是將課堂交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過程中的主人。
現(xiàn)如今,要想實現(xiàn)最終的教學目標,有多種教學方式供老師選擇。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而言,更是如此。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針對那些情節(jié)性較強的課文,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以此來引導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反復閱讀,揣摩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和情感變化,促進閱讀水平的整體提升;針對那些借景抒情的文章,適合采用多媒體教學法,以一個非常直觀的方式將景觀圖片或者視頻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之后再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的寫作技巧以及所要表達的情感內(nèi)涵;在學習議論文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再給每一個小組分配一個討論任務。小組成員之間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并且圍繞這個任務進行合作研究。這種教學方法不但可以促進學生閱讀水平的提升,還可以培養(yǎng)小學生的團結(jié)協(xié)作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使生本教學理念得到有效落實;此外,還可以根據(jù)教學安排組織一些朗讀競賽、好書推薦會、校園讀書會等主題活動,在豐富教學形式的同時,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廣泛接觸優(yōu)秀的課外讀物,暢游在書海之中,對自身的知識儲備量以及閱讀量進行拓展與提升,形成更強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當前,正處于新課程改革的關鍵時期,將生本教育理念應用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當中,不僅可以推動教育改革的進程,還可以全面提高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思考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團結(jié)協(xié)作意識。對于全體小學語文教師來說,要發(fā)揮出自身的引導性作用,將生本教育理念貫穿到整個教學過程當中,深入挖掘教材內(nèi)容,尊重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成效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