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濱??h八灘鎮中心小學 周成蘭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堅持創新觀念,從學生的體育能力和興趣出發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在學習活動中關注他們的個性差異,給他們提出不同的訓練任務,讓他們在體育學習中體會到樂趣和成就感,產生主動學習的內動力。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加強互動,用專業的體育知識對學生進行引導,使他們能有效掌握體育技術動作,不斷提高體育運動能力,促進體育素養的發展,推動教學的高效進行。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性格活潑,他們在學習時,對趣味性強的內容比較感興趣,能讓他們進行主動探索。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設計趣味性的教學環節,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心理需求,使他們在有趣的學習和練習中對體育運動產生興趣,深入探究體育技術動作,提高他們的體育運動能力。
1.設計趣味熱身環節。傳統的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在讓學生進行熱身時采用單一的方式,熱身環節缺乏新意,不能有效提高他們的積極性,熱身運動起不到應有的作用。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進行,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改變了傳統的教學觀念,在設計熱身運動時把趣味元素融入其中,每節課的熱身運動都采用不同的方式,如開火車熱身法、老鷹抓小雞熱身法等,讓學生通過熱身運動對要學習的體育運動產生興趣,在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中獲得發展和收獲,推動體育教學的高效進行。
2.設計競賽活動。學生在學習體育技術動作時,通過觀看教師的示范掌握了動作步驟后,還需要進行反復的練習,才能熟練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和動作技巧。在練習過程中,教師如果只讓學生進行體育技術動作的練習,從掌握技術動作的步驟到熟練掌握技術動作需要一定的時間,反復地進行相同的動作,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倦感,甚至會讓他們放棄練習。在素質教育進程中,教師在教學目標的指導下優化練習方式,給學生設計競賽活動,讓他們在通過參與競賽來完成練習,增加了練習的趣味性和競爭性,能讓他們積極主動地探究體育技術動作,在競賽中取得優勝的成績,提高他們的練習效率。
在素質教學過程中,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參與到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學習體育理論知識,認真探究體育技術動作,從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出發,精心設計教學內容,使所學內容促進他們的身心發展,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主動投入到體育學習中。為了實現體育教學的高效性,教師需要由淺入深地設計教學內容,使教學活動環環相扣,讓學生從掌握簡單的體育技術動作過渡到掌握復雜的體育技術動作,使他們獲得學習樂趣,提高進行體育學習的自信心,主動投入到教師布置的學習和訓練任務中,增強身體素質,提高運動技能,推動體育教學的深入進行。
小學生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的身體素質不同、體育運動能力也不同。在開展小學體育教學時,為了使教學活動更有效,促進學生身心的共同發展,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他們的能力開展分層教學,給每個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的練習任務,讓他們在練習過程中發揮自身潛力,通過練習有效提高運動技能。例如,在教學“跳繩”時,學生掌握了并腳跳、單腳交換跳、雙腳并腿跳的跳繩方法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體育能力進行分層,并給他們布置不同強度的練習任務,讓體育能力強的學生練習15分鐘,體育能力中等的學生練習10分鐘,體育能力較差的學生練習5分鐘。練習完成之后,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進行跳繩比賽,規定跳繩時間為1分鐘,以此來檢驗他們的練習效果。通過練習和比賽,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上體會到了主動練習帶來的成就感,使他們能主動進行體育學習,通過積極探究掌握體育技術動作,在練習過程中熟練這些動作,提高他們的運動能力,促進他們體育素養的發展。
體育學科是室內和室外教學相結合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合理有效地運用室內學習,讓學生掌握體育技術動作的理論知識,加深他們對體育技術動作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掌握技術動作步驟,教師可以把多媒體與教學結合起來,用豐富的多媒體素材給學生設計教學課件,讓他們結合直觀內容進行思考,掌握體育技術動作的分解動作和動作技巧,并能把掌握的知識運用到練習中,提高他們的體育運動技能。例如,在教學“投籃”時,為了讓學生正確掌握原地單手肩上投籃的技術動作,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開展教學,把投籃動作進行分解,用動畫的形式給學生播放。通過觀看動態演示過程,學生掌握了原地單手肩上投籃的分步動作,并結合多媒體課件進行練習,使他們掌握了動作技巧,鞏固投籃的技術動作和對球的控制和支配能力,發展靈敏、速度、力量等身體素質。
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參與者,需要加強互動,通過互動增加彼此的了解,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能體會到教師對他們的關愛,主動投入到體育學習和鍛煉中。通過互動,教師能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有針對性地對他們提供幫助和指導,使他們能掌握體育技術動作,在練習中提高體育運動技能。在和諧的學習氛圍中,學生能體會到體育運動的魅力,主動參與到體育鍛煉中,高效完成教師布置的體育學習任務。通過師生互動,體育教學活動在教師的宏觀調控下有效進行,有助于發展學生的體育素養,實現高效的學習效率。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發展學生的體育水平,除了在課堂上進行教學的優化外,還要設計豐富的課外活動,對體育教學進行延伸。教師在設計體育課外活動時,要根據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學習效果進行設計,使他們通過課外活動進行體育運動的強化練習,讓他們熟練掌握體育技術動作,促進體育能力的提高。例如,學生在學習了籃球的投籃技術動作后,教師在課外活動時可以設計籃球比賽,讓他們在比賽中練習投籃,掌握投籃技巧。在學習了快速跑之后,教師可以在課外活動時設計障礙跑、往返跑、搶物跑等跑步形式,讓學生掌握起跑、加速跑的技術動作。通過課外體育活動,學生對體育運動有了更大的熱情,他們的學習興趣能從課堂學習延伸到課外活動中,通過參與活動提升體育素養。
綜上所述,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體育素養的培養,選擇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引導學生進行主動學習和積極練習,使他們在掌握體育技術動作的過程中提高體育運動能力,為發展體育素養打好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關注他們的學習過程,對他們的體育動作和技巧進行指導,不斷提高他們的體育運動能力,使體育教學在活躍的氛圍中進行,打造高效的小學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