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石湫中心小學 王 霆
課堂提問是一門學問,它是教師專業能力的集中表現。它可以檢測教學和學生的接受程度;組織課堂教學,保證教學順利進行的有效手段;也可以調節完善并指導后續的教學,從而把握教學效果;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啟發心智,培養數學思維;同時,它也是師生之間重要的情感溝通渠道。無論從哪一方面講,它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對同一個課題的兩節課在同一知識點處兩種不同提問方式的思考。
【案例背景】
第一次教學:
習題:足球每個45元,300元最多可以買幾個足球?
師:剛才老師搜集了幾份作業,一起來看大屏幕,你同意哪些做法呢?
(1)300÷45=6.666…。答:最多可以買6.666…個。
(2)300÷45≈7(個)。答:最多可以買7個。
(3)300÷45=6(個)……30(元)。答:最多可以買6個。
(4)300÷45≈6(個)。答:最多可以買6個。
生1:我不同意第一種,買足球應該是整個買的,不能用小數表示。
師:你能聯系生活實際思考問題,真不錯。
生2:我不同意第二種的答案。
生3:6.666…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不就是7嗎?你為什么不同意???
生2:買6個后只剩下30元了,不夠再買1個,所以不是7個。
師:有道理,看來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了。
生4:買足球不可能買到6.666…個,足球的個數應該是整數。
生5:我同意生2的觀點,300元買了6個足球后剩下30元,30元買不到1個。
師:其實這種寫法我們三年級的時候就學過了,現在學習了求商的近似值。我這里還有這樣的一位同學的答案,看看他寫得多么簡潔:300÷45≈6(個)。
生:300元錢,買6個足球用去270元,還余下30元不夠買一個足球,就不除了。
師:有道理,如果余數是44呢?是1呢?看來不管余數是幾,只要不夠買一個,我們就要把它舍去。
第二次教學:
教師搜集學生的4種做法,展示在大屏幕上。
(1)300÷45=6.666…。答:最多可以買6.666…個。
(2)300÷45≈7(個)。答:最多可以買7個。
(3)300÷45=6(個)……30(元)。答:最多可以買6個。
(4)300÷45≈6(個)。答:最多可以買6個。
師:大家都列出了300÷45這個算式,答案卻不一樣,有的是6.666…個,有的是7個,有的是6個,你同意哪一個答案呢?小組交流。
師:經過小組交流,看來現在你們意見一致,都同意6個,那其余的答案錯在哪呢?
生:買足球不能買到6.666個,足球的個數是整數。
師:你能聯系實際生活思考問題,真好!
生:還剩的30元買不到一個足球,所以不是7個。
師:有道理,看來這里不適合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了。
【案例分析】
第一次教學,將學生作業中不同做法拿出來一起討論,一句“你同意哪些做法呢”引發學生主動思考。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各抒己見,紛紛表達自己的觀點。課堂上看似熱鬧,但是這樣的交流是無序的,學生一會說第一種,一會說第二種,有的學生還沒有來得及聽明白別人的觀點。對于豎式計算的簡便書寫方法,也沒有引導學生好好交流。如果教師自己也感受到了學生的茫然無助,這也讓我們不禁思考:怎樣提問有效呢?才能讓學生有層次地思考,清楚地交流呢?
第二次教學,教師通過兩個問題引領學生交流,第一個問題是:“大家都列出了300÷45這個算式,答案卻不一樣,有的是6.666…個,有的是7個,有的是6個,你同意哪一個答案呢?”這個問題一拋出,學生的關鍵點立即集中在答案上,他們通過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都確定了正確答案是6。教師接著又問:“這三種方法你們都看得懂嗎?真懂了嗎?哪一種寫法最簡潔?”利用這樣的問題,教師重點引導學生掌握豎式的簡便書寫方法。由于問題的指向更加明確,學生很快能圍繞問題進行思考、交流,從而得出最簡單的書寫方法,相對于第一次的教學,教學層次更加清晰,環節更加流暢,學生參與積極性也更高,課堂上呈現了別樣的精彩。
課堂上一個問題的提出,再到問題的結束是一個完整的結構,是通過挑選回答方式和理答方式進行分析的。只有教師準確的提問和學生順暢的理答相互結合,才能使課堂飽滿有生機,所以課堂提問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提問要有啟發性
啟發式提問,關鍵是提出的問題能引導,引發學生自覺主動地動腦筋,展開這個問題的思維活動。無論何種類型的課,都是學習的過程,是不斷內化新知的過程,所以不能采取滿堂灌的方式,但更不能接著啟發式的幌子而頻繁提問。過多問題反而淹沒了教學重點,使得主次分不清楚,這就要求課堂提問必須掌握好度。
二、提問要有層次性
提問要按一定的順序分層遞進,啟發學生思考,使學生在已有的基礎上不斷前進。那么數學的學科基本結構就是指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則等。這些都是關鍵的核心知識,也基本上是教學的重難點,教師需要在這些地方濃墨重彩,精心設計。
三、提問要有激勵性
小學生往往對教師有畏懼心理,所以教師提問時態度應該是溫和友好的,輕松的,帶有激勵性或幽默感,這樣可以消除學生的自卑和恐懼心理,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鼓勵性評價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調動學習的積極性,拉近師生之間情感的距離,但是高效的課堂提問僅僅用鼓勵的手段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形成相互尊重和諧的課堂氛圍,既要重視情感的方面,也要讓學生對教師反饋持有開放的態度。只有如此,才能相得益彰。
文章中通過兩次課堂相同的內容提問方式的改變,得到了使提問更加有效的策略,啟發性、層次性和激勵性。同時,我認為提問的藝術也是與教學實踐經驗息息相關的,所以激勵著我不斷去探索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