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百丈中心小學 印麗華
學生進行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將學習的知識應用到將來的工作當中,現今社會的高速發展需要的人才也要求能夠學以致用,所以小學綜合與實踐課程的教學有非常高的實際意義,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提高學生應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水平。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廣,綜合與實踐已作為小學數學的重要教學領域,但是小學數學教師對綜合與實踐課程的教學認知不足,在方式方法上也比較單一,制約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靈活運用,沒有滿足社會對人才的要求,這就需要小學數學教師給予綜合與實踐課程教學重視,改變傳統理念,改革創新教學方法,使綜合與實踐課程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有效的開展。
小學數學教師對綜合與實踐課程的教學理解程度對于有效地開展綜合與實踐課程的教學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綜合與實踐課程的教學分為三個方面,是數學與外部世界的聯系、數學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系以及數學在分析和解決問題過程中的綜合應用。小學數學中與外部世界的聯系是指學生與周圍環境的聯系,是小學數學知識的外在體現,比如生活中購買東西,計算成本等,為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能有一個生活實際的參照,便于學生的理解,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加深記憶,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數學內容之間的聯系是指不同數學概念、不同領域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教師通過有效的聯系,可以提升數學的整體性,學生在學習時就能夠從多角度去考慮問題、解決問題,例如用方程式解決圖形問題,用圖形解決空間問題等,這樣有效地提升了學生學習的效率,有利于學生進一步的學習數學知識,提升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養成學生學習數學的綜合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過程中的綜合應用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解決實際問題或探索數學之間聯系的方式,這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綜合的概念是全面的綜合,是要學生結合自身的特點、知識結構、生活經驗、合作交流等各種方面的綜合,可以幫助學生找到最好的數學問題解決方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解題思路,培養學生思維的發散性,提高學生的想象力,有效地提升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在實際教學中,綜合與實踐課程教學的三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的,在小學數學中的開展實施,能夠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提升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使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有效地提高。
綜合與實踐課程的教學受到傳統教育的影響,在實際應用到小學數學中出現了許多的問題,致使綜合與實踐課程的教學沒有起到應該有的作用,反而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在小學課堂教學當中,教師在課前就對課堂中的教學做了限定,沒有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雖然進行綜合與實踐課程的教學方法,但是在課堂當中還是采用硬性灌輸性的教學,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綜合與實踐課程的教學變成了一種形式,學生的學習能力沒有養成,而且教師過多地闡述浪費了課堂時間。綜合與實踐課程的教學需要教師深度挖掘教材內容,以教學內容為中心進行各方面的拓展,讓學生準備理解內容,產生學習興趣,而現在許多教師只是針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教學中也沒有根絕學生的理解情況進行改變,致使課堂氣氛沉悶,學生感覺乏味,無法積極地參與到學習當中,從而降低了課堂中的教學效率,影響了學生的理解。綜合與實踐課程是一種教學方法,更是一種教學模式,它是為教師教學指導一個方向,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途徑上存在缺陷,教學方法單一,引導學生生硬,采用多媒體教學、情境教學等方法時,不得要領,令綜合與實踐課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開展效果不高。綜合與實踐課程是新課改推進下的產物,有些教師沒有明確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開展中,評價標準統一化,打消了一部分學生的積極性,這就讓教育失去了公平性,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個人情況與教學內容之間聯系,科學合理地制訂教學評價標準。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主要是因為教師對于綜合與實踐課程的理解上有偏差,教學理念落后,在課堂教學中沒有給予學生自主的學習時間,教學方法使用經驗不足,評價單一造成的。
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課程教學的有效開展,首先小學教師要對綜合與實踐課程有一個深刻的理解認知,挖掘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的聯系,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然后將自身的認知靈活地融入教學當中。新時期的小學教育,無論是哪個學科教師都需要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的學習能力,小學數學教師更要提升自身觀念,要引導學生學習數學,體會到數學知識的廣泛運用,感受學會數學帶來的快樂,從而養成數學學習的興趣。在課堂教學當中,教師應當給予學生一定的空間,讓學生自行地進行理解、實踐、拓展數學知識,讓學生自行發掘數學與各方面的聯系。小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理解能力,使課堂中的教學豐滿起來,為學生提供想象的思路,例如學習《千克和克》,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走入生活當中,讓學生自行地想象千克與克的區別,應該在什么時候使用,使課堂中學生可以主動地聯想思考,深度獲取數學知識,并可以運用到生活中。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的宗旨是要激發學生進行學習的興趣,所以教學教師應該根據各年級學生的特點合理地采用教學方法,比如低年級應用多媒體教學使數學知識更形象,學生更有興趣,中年級運用情境教學更能讓學生參與到教學當中,高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認識就需要采用合作學習、比賽的方式提升學生進行學習的興趣。小學數學教學的最后是總結,教師對學生學習做出評價,這時小學數學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人情況做出正確的評價,對于認識不足,理解錯誤的給予學生努力的肯定,然后進行指正,對于理解好的學生給予鼓勵表揚,提升學生的滿足感,全面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使學生能夠保持一個好的學習觀念。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課程的教學開展很大程度地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提升了數學知識的外在體現,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養成數學學習的能力。綜合與實踐課程的教學開展需要小學數學教師給予重視,保證課堂中學生有足夠的實踐、思考、交流時間,通過教學方法的轉變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實踐和引用,從而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靈活應用,養成學生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