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遼源市實驗中學 王基合 冷慧穎
初中數學教師想要提高學生思維能力,首當其沖地應考慮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為學生制訂出適合學生發展的思維培養方案,有步驟、有計劃地進行一系列實施。但憑借教師一個人或幾個人的力量往往難以較好地設計出合適的具體初中數學教學課程,而校本課程就是學校結合自身的教學狀況和學生的學習狀況所設計的完整、較為高階的初中數學教學方案,因此教師必須在教學的過程中重視校本課程的教學,補齊學生的數學學習劣勢,重點查缺補漏,重視數學校本課程的教學,將校本課程進行有效利用,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實現高效教學的目標。
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各項學習能力,讓學生由知識接收型人才轉變為領域研究型人才,因此在初中數學校本課程的開展過程中,教師必須將數學教學知識進行拓展和延伸,將學生的數學學習轉變為數學研究,讓學生能夠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究新的知識,做到學生能夠將學過的知識進行靈活運用,同時具有對新知識的探索精神。除此之外,教師需注意結合課本進行拓展和延伸,做到“萬變不離其宗”,結合實際且科學的教學規律,有效增添學生數學學習的趣味性,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興趣,只有這樣,才能算是將校本課程進行了有效的利用,沒有浪費優秀的教學資源,對于教學大綱起到了輔助性作用。例如,教師在課堂中教學有關《三視圖》的內容時,常引導學生畫球體、立方體、圓柱體等形狀規則物體的三視圖。在校本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尋找一些不規則、較為復雜的物體,讓學生進行深層次研究,真正理解三視圖的內涵,最后再畫出其三視圖。
校本課程的另一個教學重點即是要重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實踐與應用,提高學生所學數學知識的實用性,讓課堂教學能夠有效地與實際生活相聯系。由于各個地方教學的條件和習慣不同,國家統一課程對于實踐與應用性教學方面沒有過多的要求,就導致現階段有部分教師輕視實踐性教學,讓部分學生產生了“知識無用”的觀念,嚴重地打擊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使得學生并不能夠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進行有效的連接。而校本課程是學校結合自身實際的教學條件和環境所設計的,就進一步方便了教師開展實踐性教學,能夠有效地促進教師最大化地利用現有的教學設備,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增強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探索能力。例如,教師在教學《數軸》有關的內容后可以再結合實際教學安排,帶領學生去學校設置的實驗室,帶領學生參觀物理、化學、地理等實驗室中涉及“數軸”的儀器,讓學生近距離接觸溫度計、秤桿、游標卡尺等實驗物品,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服務多門學科,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學科,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科的重視程度。在參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溫度計表示溫度高低”這個生活實際案例引出數軸的概念,讓學生自己歸納出數軸的三要素,鼓勵學生自己畫出數軸,并總結出數軸上點表示數的方法,讓學生進一步理解用數軸上點的位置比較有理數的大小,初步地引導學生建立數形結合思想,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校本課程還有一大優勢,即是能夠因地制宜,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和多樣性。學校設計初中數學校本課程時,應結合實際的教學安排,為學生安排盡可能多且合適的數學學習活動。例如,學??梢栽谛1菊n程教學活動中安排教師開展有關于某一種類型的數學知識競賽,競賽內容可以只涉及某一個小方面的數學知識,也可以是較為綜合性的數學知識,關鍵在于教師要能讓盡可能多的學生能夠參與到數學競賽的活動中來,盡可能地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讓學生敢于挑戰自我、突破自我。由于是校本課程,教師就可以自己設計競賽題目,并引領學生進行備賽,讓學生懂得“提前打算,提前準備”的重要性,以此來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除此之外,教師在設計競賽題目時要充分地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競賽題目不宜過于簡單,也不宜過難,而應設計一些稍有思維含量的題目,重點在于讓學生體會到思考的過程和得出答案,獲得成果的喜悅,增強學生對于數學的好感度,以此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初中數學是學生數學學習生涯中重要的一個環節,教師必須及時地實施一套能夠有效增強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教學方案。教師要讓學生能夠用數學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幫助學生全面而細致地認知事物和世界,實現由數學教學到數學教育的轉變,將數學教學轉變為一門精妙的藝術,為學生打開數學學習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