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新軍
請以“一不留意”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體自選(詩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③不少于600字。
“一不留意”,語出生活,親切自然,考生很容易將其與自己的生活經歷進行有效勾連,產生共鳴。“留意”是“注意、小心”的意思。生活之中,考生因不乏老師和家長時時、事事提醒“留意”,所以“留意”的人和事可能很多。而“一不留意”是指沒在意、無意識或意料之外。從“一”“不”這兩個副詞出發,仔細揣摩,不難咀嚼出這道題中暗含的兩層含義:一是動作行為的短暫性和非主觀性,當然,短是相對的,非主觀性也取決于知識、情感、素養、時間等多方面因素;二是由“不留意”所產生的感慨、領悟等內心情感活動。因此,寫作時需要從多角度考慮,這兩方面在文章中都要有所觀照。
這道題需要考生能夠逆向思維,越過所謂的“不留意”而著眼于“留意”,用心搜羅日常生活中或稍縱即逝,或擦肩而過,或視而未見的人、事、場景,并深刻反思因不及“留意”它們而對自己生活乃至生命的影響,引導考生感受生活,搜尋生活,表達生活,珍愛生活。考生若能從獨特的角度思考,獲得與眾不同的人生感悟,文章的思想內涵便會更為豐盈,容易脫穎而出。
總體而言,絕大多數考生都能認真審題,從日常生活中選取有意義的素材,通過較為具體的描寫抒發真情,偏題、走題的文章較少。此外,考生的文體意識較之往年也有所增強。盡管如此,閱卷過程中,我們仍然發現以下幾個方面較為突出的問題。
一是審題不透,立意膚淺。
這道作文題語義淺顯,但有些考生疏于靜心解讀,不能仔細推敲,貿然動筆,導致文章立意膚淺,主題不明甚至偏離中心。文題中的兩個副詞“一”“不”起到了修飾限制及引申思考的作用。有些考生沒有注意到這一點,不能深入挖掘生活,只是簡單敘述生活中的一人一事,就事寫事,沒有用心揣摩人、物、事、景的深層內涵。例如,有的考生全篇泛泛而談自己如何學釣魚(或騎車等),只在結尾處來一句“一不留意,我學會了釣魚(或騎車等)”,這樣的文章暴露出他們審題馬虎、思維空洞的問題。
二是視野不寬,選材“撞車”。
本次考場作文中,雖然很少有考生偏題、走題,所寫內容也比較具體,但不少文章素材雷同且老舊者多,難有新意,很多二、三類文甚至部分一類文都寫的是“一不留意,親人就衰老了或離世了”,或者“一不留意,三年的青春(初中時光)就悄然流逝了”等。盡管這樣的題材也契合題意,表現了對生活的思考和感悟,但在激烈的考場競爭中,類似的素材反復出現,容易讓閱卷教師產生審美疲勞,影響最終得分。
三是謀篇不足,章法雜亂。
閱卷中我們發現,考生文章內容詳略不當、主次不分、虎頭蛇尾、頭重腳輕的現象比較普遍;結構平鋪直敘、不起波瀾、沒有曲折、層次單一等問題比較突出。還有部分考生試圖在形式上求新,卻不遵循形式服務于內容的原則。例如,有些文章的小標題生硬、呆板無趣;有些文章的題記與主體、主題關系邈遠;有些文章頻頻獨句成段,卻讓人覺得零零碎碎,不成體系……形式不能為內容服務,自然也就沒有意義了。
四是語言無味,“硬傷”明顯。
相當一部分考生的文章語言形式單一、平淡無味,完全沒有一點書卷氣;有些文章語言華而不實、空洞無物;還有的文章胡言亂語、不知所云,甚至充斥著低俗語言。此外,標點錯亂、卷面不潔、書寫潦草甚至無法辨識的現象也不在少數。
第一,準確解題,把握方向。
作為無導語、全命題作文,審題尤為關鍵。審題的本質就是準確審讀文題,解讀題意,從而正確把握行文方向。“一不留意”是一個動詞短語,同學們首先要理解“留意”的意思是“注意、小心”。“留意”與“留心”“留神”還是存在意思上的細微差別的。“留神”表示的是“注意、小心(多指防備危險或錯誤)”。所以“留意”較之“留心”多了“小心”之意;較之“留神”,則是注意的對象不只限于危險或錯誤,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正面、美好、積極的事物,或者是“無心的忽視”“無意的錯過”。在此基礎上,同學們再緊扣否定詞“一不”仔細玩味,就不難形成對比甚至是碰撞。其次要生疑、發問、擴展:誰“一不留意”?“不留意”什么?“不留意”會怎么樣?考慮清楚這幾個問題,就可以很輕松地抓住文章所要突出的重點——“一不留意”前后的情況,以及感悟得失,這樣方向就明晰了。
第二,精心選材,見所未見。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萬事萬物皆可以作為創作的素材。“一不留意”乍一看是全命題,其實是一個半命題:“一不留意 ,就 ”。前一個橫線上,“不留意”的對象既可以是人——爸爸、媽媽、賣炒貨的阿姨、荊軻等,也可以是物——荷花、迎春花、月亮、鄉村等,還可以是抽象的情感、概念——親情、友情、青春、三年初中時光等。在所有候選素材之中,同學們要盡量選擇常見而不見,或見所未見的素材,給人以新鮮感。后一個橫線上填的是“不留意”的結果。
第三,由表入里,思所未思。
“一不留意”語含變化,即“一不留意”之際的事物、情感、境遇發生了改變。同學們需要由眼前的現實追溯曾經的經歷,還要清楚現在的結果與曾經的“不留意”之間的因果關聯。在這樣的前后觀照中,思想得到升華,性情得到培養,人格得到完善。例如:時光匆匆,一不留意中,面對曾經疼愛自己的親人老去或離開,“我”知道了感恩,學會了陪伴,懂得了珍惜;時光易逝,一不留意三年初中生活悄然而去,深情的回憶中,“我”知道了友誼的珍貴、奮斗的無價、相遇的美好;一不留意,你會無視外賣小哥奔波的汗水,但平凡人對生活的那份熱愛值得我們由衷地尊重;鄉村的氣濁水臭,又怎不是我們一不留意間競逐利益的“杰作”?同學們,要想化平凡為神奇,你們就必須學會透過表象思考事物的本質。
一不留意
★一類文
橙色的燈光,襯得整個火鍋店暖意融融。沸騰的火鍋上方,氤氳著水汽,我看見了你眼里的濕潤。
我們就在火鍋店里坐著,印象中,這是你和父親離婚后第一次來看我。
“你來干嗎?”我語氣有些不客氣。你顯得有些慌張,手也不知道放在哪里好。“噢,就是,你快中考了,我來看看你。”我內心感到好笑。“看我?之前四年你在干嗎?”我冷笑著。
火鍋開始煮了,我一不留意注視到了那張貼著的橫幅——“火鍋,是最極致的團圓”,漸漸陷入了沉思。
母親,不。她,又小心翼翼地給我夾了些菜。我看著這些菜。母親,不。你,隨口說:“我隨意夾的,別介意。”
是啊,你一不留意夾的,都是我最愛吃的菜。
你的話漸漸多了起來,我只是不耐煩地聽著,但心底莫名的情愫又多了一分。
停住了話,我看到你在水湯另一側的手攥緊又放下,放下又舉起,眼睛里也閃著些許復雜的神色,然后好像是做出了什么決定似的,紅著臉抬頭看向我。“剛剛在商店里隨手挑了一個玩具,你看看。”在你期待的眼神中,我接過了玩具。
是啊,你一不留意挑的,就是我小時候一直想要的。
火鍋店的描寫,為“我”與母親相見營造了氛圍。“眼里的濕潤”,設置懸念,引起下文。
動作描寫,顯出母親特意來見“我”時的緊張、無措。
觀察細致,對橫幅的描寫可謂點睛之筆。
稱謂的不斷變化,寫出“我”內心對母親不自覺的深情。
“我”的不耐煩表現與母親的小心翼翼形成鮮明的對比。“我”的內心又在莫名地發生轉變。
一連串動詞,刻畫細膩,寫出了母親想送“我”禮物卻又害怕“我”不喜歡的復雜心理。
嘴上的一不留意,實則是精心準備。
我突然有些憤怒,朝她怒吼:“你走四年了!你把家拆散了!還回來干嗎?你到底還想干什么?”火鍋店里回蕩著我的聲音,說完,我就后悔了。
你竟驚慌得不知所措,手捏著衣服,眼淚在眼眶里打轉,像極了一個打碎了花瓶的小姑娘。我不耐煩地揮揮筷子,說“吃飯”,就看見你乖乖地點了點頭。
我破碎的心漸漸聚合。我想了很多事:你為我撐傘;為我擋住外來之物;在黑夜里抱緊我,幫我驅散黑暗和恐懼,又不可避免地給我帶來黑暗……多少個漆黑的夜晚,我都在回味那個溫暖的懷抱,你對我親切的昵稱,還有那溫柔的笑眼。可你遠得讓我感覺這一切模糊不清,這會兒,卻又一股腦兒涌來,哽在我的喉嚨里。
我就這樣看著你。怎么就這么巧呢,你的所有“一不留意”!
細節描寫,把母親內疚、緊張的心理描寫得淋漓盡致。
由于24 V到5 V變換壓差較大,采用開關電源可以提高電源的轉換效率。本文采用NS公司的LM2576S-5.0降壓開關型集成穩壓芯片,它的輸入電壓范圍為8~40 V,穩壓輸出精度高(±2%),能夠提供高達3 A的電流,有優異的線性和負載調整能力,足以滿足系統需求。在輸入電壓為12 V,負載電流為3 A時,LM2576S-5.0轉換效率可達77%[10]。
連續的心理描寫,形象地刻畫出母親離開后,“我”對母親的深深眷念。這樣的情感此刻噴涌而出,感人至深,為下文“我”與母親的和好做了鋪墊。
我的喉嚨滾動著,竟也一不留意,喊出了那個四年前就已絕口,四年來卻日日夜夜復習的字:“媽。”
這個我一不留意說出口的字,像黎明的響箭,射穿了你我之間濃重的黑暗。氤氳著的白色水汽里,我看見了你濕潤的雙眼。
我的眼前也變得模糊起來,于是低下頭。這就是你選擇火鍋店的原因吧,最極致的團圓。
橙色的燈光溫柔地灑下來,將我和母親罩在一處。
一不留意間,一切都剛剛好。
既首尾照應,也呼應了“火鍋,是最極致的團圓”這句話,點明了文章的主旨。
恰到好處地點評了“一不留意”,升華了主題。
所有的一不留意,都微妙。
綜合點評
小作者描寫了與母親的一次見面。母親做了很多一不留意的事情,實則是精心準備。文章語言質樸、情真意切,看似怨恨母親,實則是真正感受到了母親一不留意的愛。小作者文筆細膩,善用描寫。全文于無聲處見真情,著實為一篇佳作!
一不留意
★二類文
花開花謝,一不留意,他們就老了,離開了。急景流年,愿給我一盞茶的時間,采一朵藤蘿,悼念離開的人,珍惜身邊的人。
我曾以為時光很長,足夠我去浪費,而當那窗前的藤蘿隨著爺爺遠去的時候,我才真的意識到年華不再。一不留意,他們都老了。
爺爺喜歡擺弄花茶,尤其是藤蘿。院里的石榴樹長得很好,藤蘿纖細地纏繞上去,也纏繞在我的窗前。奶奶也愛藤蘿,還為我在石榴樹下系了秋千。春季,石榴花與藤蘿花次第開放,我便嚷著讓爺爺在身后推我。一下,兩下,再高一點……藤蘿的紫花與石榴花的紅瓣,簌簌落下。那時的我,還不會為那些逝去的生命而悲傷。
開頭以花喻人,點題,但與第二段內容重復。全段刪去后,文章開頭會更簡潔。
花與人均遠去,暗含感傷之情。用“曾以為”“才真的”進行對比,表達了“不留意”的懊悔之情。
“藤蘿花”可食用,但很少用作茶飲,因此,“擺弄花茶”可改成“擺弄花”。石榴雖然比藤蘿高大,但是不適宜藤蘿攀附,且石榴無粗壯枝丫,不可吊秋千。此外,下文中的“石榴花與藤蘿花次第開放”與事實不符,因為石榴的花期為7~9月。建議將“石榴樹”改為“桃樹”,將“石榴花”改為“桃花”。同時刪去“藤蘿纖細地纏繞上去”。
再一年,我的個頭飛快地躥著,卻仍改不了童心,仍是撒嬌著讓爺爺在秋千后推我。原本身板挺直的他略微弓著腰,咳嗽了兩聲,沒有拒絕,笑著繞到我身后,輕輕地說:“好!”可是,我卻怎么也蕩不高了。他借口是我長胖了,其實我知道,一不留意,爺爺老了……那些紅紫相映的花瓣落滿一地,踩上去,竟有說不出的感傷。
小作者善于運用細節描寫表現 人 物 ,“弓 著腰 ”“ 咳 嗽 ”“輕 輕地說”均暗示爺爺的身體越來越差,但“笑”“好”卻突顯了爺爺對“我”的愛。
將景物描寫和人物心情融為一體。
兩個“又”重復,刪去“又一年”。
語言又和前面重復。可將“一不留意”調至“他真的離開了”前,刪掉“爺爺離開了”。
又一年,藤蘿又開,秋千仍在,爺爺卻一病不起,可他嘴里仍念叨著:“乖乖喲,推不動你了喲。我要是離開了,讓你奶奶推你好不好?”他真的離開了,帶來藤蘿,又裹挾著藤蘿離開了。一不留意,爺爺離開了。
我坐在秋千上輕輕搖晃,奶奶從后面正欲推我,我抹了抹眼淚,起身,將奶奶扶坐到秋千上,輕輕推著她。奶奶眼中含淚。我輕聲說:“奶奶,我來推你吧。紫藤要開了,爺爺會開心的。”奶奶點頭,滿鬢白發潔白如雪。一不留意,他們都老了。這次換我來保護你吧,珍惜眼前還在的人。
一年又一年,藤蘿開了又謝,謝了又開。人一天天老去,卻再也不能返老還童。我最愛的兩個人,一不留意,一個離去,一個只剩滿頭銀白色的發了。而我要傾盡我的所有,在花開花落之季,去愛她,保護她。
敘事中融入情感,引出文章中心。
語義重復,刪去“一年又一年”。
將“一不留意”調至“我最愛的兩個人”前面。
用“滿頭銀白色的發”代指奶奶,畫面感強。
由于前文修改后“愿給我一盞茶的時間”無交代,故刪去。“鮮衣怒馬”指美服壯馬,謂服飾豪奢,用在此處與意境不契合。“我定鮮衣怒馬”可改為“花謝無心,我當留意”。結尾再點人、藤蘿、流年,照應開頭,結構圓潤。
一不留意,時間的沙漏已流逝大半。愿給我一盞茶的時間,我定鮮衣怒馬,不負愛的親人,不負重生的藤蘿,不負流年!
綜合點評
小作者選擇最尋常的親情來寫,卻寫得如此感人至深,主要是因為善用象征,以花寫人,人花相映,情景交融,意境優美。文章中的細節描寫也很能打動人心:小院中秋千搖蕩,爺爺奶奶愛的陪伴如此溫馨美好。可是一個離別,一個一天天老去,就如小院中的石榴花(改后為桃花)、藤蘿漸漸凋落。文章結尾處留意生活、珍惜親情、決心為所愛的人付出的意義表達,既照應了開頭,也深化了主旨。
文章不足之處在于,所寫景物多處與事實不符,讓人感覺內容不夠真實。此外,語句多處重復啰唆,不夠簡練。
一不留意
江蘇省沭陽縣懷文中學 戚春艷
一不留意,我已走進歲月的巷口深處,而路口處,始終有母親,望眼欲穿,在等待我的歸來。
不記得母親是在哪一年買了一臺修鞋機。母親把它放到獨輪兩腿平板車上,顛簸著走幾里土路到集市上給人修鞋,一推就是好幾年……從此,母親有了一個稱號:小皮匠。而我也是在那幾年和母親有了距離。我開始自卑,甚至在心里埋怨過她——我總覺得母親做的是臟活累活,不體面。
然而母親似乎并沒有覺察青春期女兒的心理。我討厭母親的粗陋、簡樸、呆板、沒情趣、不大方,更討厭她是個臭皮匠。這樣的心情在我幽暗潮濕的心房肆虐蔓延。于是,只要是逢集,我就繞道而行,以避開母親的攤位。我怕母親看到我,怕她會突然喊住我,用又黑又臟滿是機油味的手從圍裙口袋里拽出皺皺巴巴的紙票給我。我更擔心這個時候被同學看見了,他們會知道我有一個修鞋的母親。
歲月并沒有因為我的自卑自私而跳過一日,一不留意,母親的“作業車”已經換了三輛:平板車換成了腳踏三輪車,腳踏三輪車又換成了電動三輪車。母親還是那樣風里來雨里去,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任勞任怨地在歲月的路上顛簸前行。有時,她還會騎著車去鄰村“遛鄉”,一去就是大半天。通常,她都是帶點干糧和水。到了莊上,準有很多人拿出要補的鞋給她,她都認真地幫人家修補,卻只收很少的錢。那些人待母親特別友善,逢人就夸母親鞋補做得好,還會給母親一個西紅柿或者黃瓜之類的解渴。可我還是不想多跟母親接觸,不太愛跟她說話。我嫌棄她的手藝活。有同學來我家,我都迅速地找來大口袋把修鞋機蓋住,生怕讓他們瞧見。
還記得一個冬日的夜晚,我起來上廁所,發現母親的屋子還有亮光,以為母親睡著忘記關燈了。于是,我輕輕地走過去。那個時候,風冷颼颼的,可母親還坐在機器旁。她右手搖動機器的把柄,左手扶著鞋邊,機器有節奏地引領針腳忽上忽下。母親低著頭,彎著腰,傾斜著身子,眼睛專注著機器上的鞋子,很平靜。柔和的燈光下,母親全身似乎泛著光芒,暖暖地照過來。我已經多久沒有仔細看看母親了?一不留意,我固執地與母親隔開了好大距離,而我任性地從不靠近。
借著光亮,我看著母親。歲月無情地染白了母親的鬢角,她的臉上爬滿了深一道、淺一道的皺褶。她干裂的嘴唇緊閉著,手指上纏滿膠布,指甲又黑又臟……我的心一陣緊,一不留意間,母親已不再年輕。母親看到我,抬起頭,放下手頭的事情,招呼我過去坐在她邊上,讓我幫她剪一下指甲。她說起又可以賺多少錢,到年底可以給家里添置什么……起初,母親是用大剪刀剪,我建議用指甲剪剪。脆脆的聲音劃過夜空,也劃疼我的心。母親的手多粗糙啊,手指有的變了形,已無法正常彎曲,指甲上還有被砸后留下的傷痕。我的眼睛模糊了,抬頭看母親:她的眼球多紅啊,里面布滿了血絲。冬夜燈下,母親給人家修棉鞋,一坐就是幾個小時,肩膀硬了,脖子歪了。為了給孩子攢生活費和學費,她選擇這樣的苦活,我有什么理由嫌棄她?
母親用孱弱的身子挑起了生活的重擔,用汗水和勤勞筑起了溫暖的愛的城堡。
曾經自以為是的我,一不留意間長大了。從那以后,我再也不害怕同學的眼光,也不屑同學的風言風語。每次放學,我都會特意去母親的攤位前面,遠遠地,我可以聽見母親與同行的談笑聲。母親是快樂的,雖然她處于社會底層,干著苦活;母親是不屈的,雖然她身材矮小。她用身教贏得了自尊,也指引我如何面對生活與學習中的艱難困苦。不管我在歲月的深巷如何迷失自己,總有一股力量讓我回頭。
一不留意,母親做鞋匠已有十來個年頭……
新題練筆
1.閱讀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生活中,我們以為無法做到的“難事”往往并不難。很多時候,真正讓我們感到為難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們那顆尚未開始就已經退縮的心。
要求:①緊扣材料主題,內容具體充實,題目自擬;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③文中不要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及人名;④不少于600字;⑤書寫工整,卷面整潔。
2.請以“我也想成為一束陽光”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②文中不要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及人名;③書寫工整,卷面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