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Deadline網站9日報道,根據爛番茄影評網站的統計數據,電影質量正在變得“越來越好”。
這個結論來自于好萊塢電影營銷顧問大衛·格羅斯的研究結果。他翻查了爛番茄網站上1997年之后的電影評分數據,統計放映規模超過1000塊銀幕的主流電影,發現前14年(1997年至2010年)的電影評分均值有起有伏,如1999年為47.1分,2004年只有40.8的平均分;得分超過60的“佳片”分布也不均衡,2001年只有33部,2007年多達60部。但是從2010年之后,爛番茄網站上每年的電影均分就呈現出逐步增長趨勢,從46.6分一路攀升到去年的57.2分,高于60分的“優等生”也達到74部之多。
出現這樣明顯的漲幅,有部分原因是爛番茄評分規則的調整,譬如去年網站為了凸顯口味多樣性,增加200多名評論者的聲音。但還有另一種推測——爛番茄網站的所有權在2010年發生變化,從Flixster到華納,2016年股權再次賣給票務公司Fandango及其母公司康卡斯特娛樂集團。是否是因為隸屬于好萊塢大公司而變得更加“友好”,悄悄打起高分?Fandango公司發言人給予否認,但這并不能平息格羅斯等業內專家的疑問,“過去20年里電影真的變得越來越好了嗎?我覺得好像也差不多。”
爛番茄的這個情況,在其他知名電影評分網站也會遇見,包括IMDb和Metacritic。如今影迷也不完全迷信網站評分,尤其是剛剛上映的新片,很有可能受到片方營銷和公關的影響,甚至會出現群體刷分的惡意行為?!? (董 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