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堅 郝凱亭 崔澂 葛貴斌 趙志寧



摘要:本文針對基于UML,運用例圖、類圖、序列圖,狀態圖進行模型設計,建立了戰術衛勤保障訓練模型,直觀地對戰術衛勤保障訓練業務進行表達描述。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UML, using case diagrams, class diagrams, sequence diagrams, and state diagrams to model design, establish a tactical medical support training model, and intuitively describe the tactical medical support training business.
關鍵詞:衛勤;保障;模型設計
Key words: medical service;support;model design
中圖分類號:R821?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19)36-0264-03
0? 引言
戰術衛勤是指以作戰部隊本身編制的衛勤力量為主,按建制系統組織實施衛勤保障,主要承擔對火線傷病員的救護、緊急救治、后送和早期治療等任務,是我軍戰術地域組織傷員救治的主要形式。隨著現代信息化局部戰爭、未來戰場的變化以及我軍新時期軍事斗爭準備,對戰術衛勤在實效性、精準性、高效性、實時性、快速性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以人工智能技術、無人化技術為代表的信息化程度較高的各種高新技術賦予了衛勤力量新的活力,依據現有戰術衛勤力量,組織科學高效的戰術衛勤訓練是提升戰術衛勤保障效能的重要保證。
1? 問題描述
進行戰術衛勤保障行動訓練模擬時,受訓者依據戰術衛勤保障想定計劃,依托訓練模型系統輸出的圖形數據信息參數,給出文電報告,評判戰場情況,計算戰術衛勤任務,調動所屬衛勤保障力量,指控各衛勤保障分隊按指令或各種突發情況處置指令執行操控,實時獲取各種戰術衛勤任務信息。基于單個視圖不能完全詳實地表述系統包含的全部信息,須對其功能、主體架構、動態行為、同步發生行為、實際物理分布等方面進行詳實表述,應構成系統的多個不同視圖,分別表述系統結構的各種特征差異。
2? 戰術衛勤保障活動模型描述
2.1 訓練模擬系統的功能模型
用例圖是立足于使用者角度表述系統具備所需功能的一種高效視圖。一是明確系統的目標點。從前文關于衛勤保障活動知,戰術衛勤保障模擬訓練系統提供模擬訓練的戰場環境和基本模型。一線參加作戰行動的一線作戰部隊是戰術衛勤保障模擬系統的首席用戶。另外,系統的參與者還有衛勤保障指揮平臺和各種戰術衛勤保障力量。當一線作戰部分隊在作戰中遇到衛勤保障需求時,向指揮中心進行文電報告;指揮中心收到報告申請后,經過分析研究,擬制戰術衛勤保障計劃,對下屬各衛勤保障力量進行協調調度;各衛勤保障力量接到命令通知后,分析情況,按計劃對一線作戰部分進行戰術衛勤保障。經過系統分析不同用戶與系統不間斷的相互交互,科學找出不同用戶各自使用的用例。系統中各用例之間、與角色間的相互聯系一般用用例圖體現。戰術衛勤保障訓練模擬用例圖用圖1所示。
通過分析,對戰術衛勤保障訓練模擬的主要功能包括:
系統模擬:一線作戰部分隊在作戰過程中,產生衛勤保障的需求,各作戰部分隊向衛勤保障指揮平臺提出衛勤保障申請報告,衛勤保障指揮平臺根據衛勤保障戰場環境,依托衛勤保障指揮作業平臺,對各衛勤保障力量下達衛勤保障命令,各衛勤保障力量接到衛勤保障指揮平臺的命令后,對作戰部分隊進行火線傷病員的救護、緊急救治、后送和早期治療等任務,從而提高作戰部分隊的戰斗力。
2.2 訓練模擬系統的靜態模型
在戰術衛勤保障訓練模擬系統里,整個戰術衛勤保障訓練模擬系統,火線救治傷病員、衛勤裝備或醫療器材,均可視為單一的對象。對象均體現自身行為和所處狀態,類則是體現對象的共同屬性,對象則屬于類的現實體現即實例。UML依托邏輯視圖來真實體現該類模型,它定義系統中的相關類和涉及對象,類與類的聯系,類的構成、屬性及表現狀態。基于用例圖和對系統需求的分析,立足問題出發、在初始用例中尋求實體類,最終得出類間聯系。
對象圖可看作系統的靜態設計視圖。圖2是戰術衛勤保障訓練模擬的類圖,它包括一線作戰部分隊、文電、衛勤裝備、衛勤保障分隊、衛勤保障想定方案、衛勤保障效果、戰場環境、醫療器材等。
類圖能表述系統的類,也體現出類間的各種聯系,通常都能體現關聯與依賴。如圖2所示,戰術衛勤想定方案和衛勤保障效果離不開戰場類,醫療器材則依賴于衛勤裝備,文電與衛勤保障指揮中心相關聯。而衛勤保障分隊與作戰部分隊,衛勤裝備與醫療器材,衛勤裝備指揮中心與其他類均有關聯,即存在通信指揮調度關系。
2.3 訓練模擬系統動態模型
在戰術衛勤保障訓練模擬系統里,主體功能和主體模型明確后,應構建系統的動態模型。系統的動態模型主要用于詳實表述系統相關功能的實現,運用活動、序列、狀態、協作等圖示來較為真實形象的建模,立足于多角度、多方位的表述對象之間的相互交互和行為。通常根據需要和實際情況科學選擇相應模型,序列圖和狀態圖是當前較為常用圖。
序列圖主要是突顯對象間的信息流,通常以時空的順序表述對象間的互動交流,表述單個用例結束某項功能后,在對象間輸出信息的順序。序列圖能夠快速得到多余或遺漏的類。以戰術衛勤保障活動訓練模擬系統序列圖為例,如圖3所示。該圖主要包括:一線作戰部分隊、衛勤保障分隊和醫療器材、戰術衛勤保障指揮平臺。即作戰部分隊向衛勤保障指揮平臺提出需求報告,衛勤保障指揮平臺收到申請后,制定計劃與方案,對衛勤保障分隊下達衛勤保障命令或指示,衛勤保障分隊接到衛勤保障的命令或指示后,按命令攜帶需要的衛勤保障器材及醫療工具,對作戰部分隊實施衛勤保障工作,在衛勤保障分隊完成衛勤保障工作后,通過文電傳輸,向衛勤保障指揮平臺匯報工作情況,便于衛勤保障指揮平臺對以后的協調指揮有更多借鑒的依據。
狀態圖作為類圖的補充,主要是針對單一類、單一對象動態行為特征的建模,表述該類或對象的各種存在狀態及對象響應事件的現象處置方式等。從戰術衛勤保障的任務完成過程看,系統對戰術衛勤保障分隊給出了四種主要狀態。①初始狀態。戰術衛勤保障分隊的基本狀態; ②機動狀態。戰術衛勤保障分隊到達指定地域或返回指定衛勤保障地域時的狀態;③工作狀態。戰術衛勤保障分隊組織實施戰術衛勤保障行動時的狀態;④空閑狀態。未能組織完成戰術衛勤保障任務且處于取消時的狀態。戰術衛勤保障分隊的狀態可根據衛勤保障任務的指令、人工干預等做出相應的變化,如圖4所示。
處于初始狀態的戰術衛勤保障分隊由于接到命令,產生派生動作(即1),進入到機動狀態;當處于機動狀態的戰術衛勤保障分隊到達目的地(即2)后立刻進入工作狀態;當完成任務或者實施任務保障完成時可能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進入機動狀態(即3)返回,二是原地待命(即4)進入空閑狀態;當處于空閑狀態的戰術衛勤保障分隊接到衛勤保障任務后(即5)便又進入工作狀態;當初始狀態產生歸建動作(即6)后,便進入空閑狀態;而空閑狀態產生派生動作后(即7)就又進入了初始狀態;如果處于空閑狀態的戰術衛勤保障分隊原地待命(即8)的話就立刻進入機動狀態,而處于機動狀態的時候,如果接到空閑命令或者進行任務調整時(即9),可以進入空閑狀態。
3? 結論
運用UML,對衛勤保障業務進行建模,能深刻地描述戰時衛勤保障活動,主要是描述需求,運用用例圖、類圖、序列圖,狀態圖進行模型設計,更直觀地對戰術衛勤保障訓練業務進行表達。
參考文獻:
[1]唐堅,吳帥,崔澂,等.信息化戰爭衛勤保障力量指揮訓練分析研究[J].價值工程,2018,37(2):67-69.
[2]胡建波.軍事裝備維修保障技術概論[M].解放軍出版社,2010.
[3]劉宏波,葛濤,梁四洋.基于UML的裝備維修保障模擬系統建模[J].軍械工程學院學報,2007,19(4):17-19.
[4]路廣安,曹小平,孫紅軍.裝備維修計劃與控制[M].國防工業出版社,2009.
[5]謝星星,沈懿卓.UML基礎與Rose建模實用教程[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6]唐堅,吳帥,崔澂,等.關于加強衛勤裝備保障訓練考評管理的措施研究[J].價值工程,2018,37(7):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