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麗麗 周蘭蘭 李亞偉 陳玉函


[摘要] 目的 探討通過品管圈(QCC)活動,提高藥品不良反應上報數量,并滿足每年120例的報告要求。方法 該院藥惠圈成員按照QCC活動的10個步驟開展各項活動,并對活動的有形和無形結果進行評價。結果 通過開展品管圈活動后,2018年7—12月藥品不良反應上報數量每月均達10例以上。結論 通過QCC活動提高醫院藥物不良反應上報例數是有效的。
[關鍵詞] 品管圈;藥品不良反應;上報數量
[中圖分類號] R9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11(c)-001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mber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reported through 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 activities, and to meet the reporting requirements of 120 cases per year. Methods Members of the hospital's medicinal circle conducted various activiti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10 steps of the QCC activities, and evaluated the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results of the activities. Results After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were carried out, the number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reported in July-December 2018 reached more than 10 cases per month. Conclusion It is effective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reported adverse drug reactions in hospitals through QCC activities.
[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dverse drug reactions; Reported quantity
品管圈(QCC)最早是日本人石川馨提出,目前作為一種管理手段廣泛用于醫院藥學管理[1]。藥品不良反應(ADR)是指合格藥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現的與用藥目的無關的有害反應,任何藥物都可能引起不良反應[2]。縣藥監局對該院的要求是每年至少上報120例,而2016年全院共上報ADR 103例,未能達到上級的要求。該次活動以QCC為質量管理工具,實施PDCA循環模式[3],以“提高藥品不良反應的上報例數”為主題,取得了顯著效果,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品管圈組建
2015年12月組建品管圈,由臨床藥學室8名成員組成,主任任圈長,科主任任輔導員,平均年齡30歲。團隊成立后通過頭腦風暴法提出7個候選圈名,經全體與會圈員投票后(每人3票),最終藥惠圈得票最高,確定為圈名。藥惠圈—仁惠、實惠、施惠于人、互惠互利,藥師希望給予患者更多幫助,從用藥指導方面讓患者更放心。藥惠圈致力于用自身專業知識和職業素養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用藥指導。
1.2? 主題選定和活動計劃擬定
以往活動的主題是提高窗口服務的質量,最后制定出標準化,此標準化內容運用至今,有效提高了門診藥房的服務質量。該期活動圈員們積極主動,利用頭腦風暴法提出眾多問題。采用主題評價方式,8人參與評選過程,從緊迫性、上級政策、圈能力、可行性等方面進行評分,最高5分,一般3分,最低1分,第1名為這次活動的主題。最后,這期的主題是:“提高藥品不良反應的上報例數”。醫院、護士、患者和藥劑師都有必要增加ADR報告的數量。接下來擬定2017年12月—2018年6月的活動計劃。利用甘特圖,制定周密活動計劃表,并將計劃表發給各位圈員[4],計劃如期實施。
1.3? 現狀把握與目標設定
醫院繪制了與這個主題相關的流程圖。由專人通過醫院ADR系統,收集2017年1—11月ADR上報情況。數據顯示:該院上報6.27例/月,該院共32個科室,有11個零報告科室。根據資料查閱、數據收集涉及查檢表。分析原因主要有6個:①不想報;②不知道怎么報;③怕引起醫患糾紛;④認為輕微不需上報;⑤上報程序太復雜;⑥不能分辨是否是藥品ADR引起的。根據柏拉圖80/20原則得出:該期改善重點是不想報和不知道怎么報。根據公式,目標值= 現狀值+改善值=現狀值+(標準值-現狀值)×改善重點×圈能力,并根據學歷、工作年限、改善能力以及QCC經驗值,對圈能力進行評價。得出:圈能力為76%,計算出目標值=6.27+(6.27×0.76×73.6%)=9.78例/月≈10例/月。
1.4? 解析
為達到目標值,圈員們集體討論并繪制了魚骨圖,見圖1。查找出眾多可能導致不知道上報ADR的原因。運用頭腦風暴分析,每位圈員通過投票選出認為最重要的6個原因,票數排前4位的為要因。最終確定為:①不知上報ADR原則、方式及流程;②無上報意識;③批號追蹤麻煩;④醫院無強制要求。按照這是真正的原因嗎?該如何驗證?遵循“三現”原則,通過現場查看藥房ADR登記本上是否有登記;看ADR發生情況是否記錄在患者病程記錄中;到急診輸液廳觀察是否存在ADR,有則咨詢護士。根據真因驗證匯總表,繪制成柏拉圖,根據80/20原則,最終確定:①不知上報ADR原則、方式及流程;②無上報意識;③批號追蹤麻煩;④醫院沒有強制性要求,是真因。
1.5? 對策擬定與實施
在找出真正原因后,圈內成員進行頭腦風暴,列出8項對策。圈內成員根據可行性、經濟性和圈能力選擇每個評價項目的策略。評價方法為:最佳5分,中等3分,最差1分,圈成員8人,總分120分。根據80/20定律,96分以上為可行對策,但藥惠圈希望能有更高達標率,采取108 分以上為可實行對策,并在圈內選出4項對策,并同步實施。
1.5.1 對策一? 針對不清楚上報方式及流程。各部門ADR監控人員通過建立微信,將相關知識分發到群里。同時拍攝上報流程小視頻發到院各微信群。隨機抽查20名醫護人員,ADR上報方式及流程知曉率由40%提高至98%,效果良好。
1.5.2 對策二? 針對無上報意識。對全院臨床科室及藥房人員進行分批培訓與考核,確保做到人人參加培訓,培訓結束時,對參加培訓人員進行考核。考核內容主要是ADR相關知識及上報ADR的重要性及意義。考核平均分由平均成績70分提高至全院平均成績95分,培訓效果良好,確定為有效對策。
1.5.3 對策三? 針對藥品批號跟蹤麻煩。與工程師協商,將藥品批號與處方藥聯系起來。醫生在上報藥品ADR時,只要選中醫囑中的藥品,其批號及批準文號自動關聯,無須醫生再填寫,簡化上報流程。報告程序的改進使醫生填寫ADR報告更加方便,節省報告時間。上報時間由30 min縮短至5 min,效果良好,確定為有效對策。
1.5.4 對策四? 針對醫院沒有強制要求。完善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制度,嚴格執行獎懲制度;每月全院質量考核,藥劑部門打分內容加入ADR上報情況,未報告科室質量得分扣1分/月,質量考核分數與部門績效直接掛鉤。平均每個月上報科室由3個顯著上升至7個,實施效果良好,確定為有效對策。
2? 結果
2.1? 有形成果
對策實施后,編制檢查表、柏拉圖。ADR上報數量由平均6.27/月增加至11.71/月。根據公式,目標達標率? =(改善后-改善前)/(目標值-改善前)×100.00%,進步率=(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100.00%。目標達成,目標達標率為145.84%,進步率為86.76%,效果顯著。同時也帶來了額外成果,如醫院零報告部門減少、臨床藥師與臨床溝通加強,該QCC活動榮獲市品管圈大賽優秀獎。
2.2? 無形成果
根據這一QCC活動,可以從雷達圖(圖2)看出,圈內成員在責任、榮譽、團隊合作、專業知識、溝通與協調、對活動信心以及使用QCC技術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
2.3? 效果維持情況
截至2018年年底,該院2018年7—12月藥品不良反應上報數量每月均達10例以上,效果維持較好。
2.4? 標準化
標準化的細則有:①將ADR培訓納入該院新職工入院崗培訓內容并進行考核,合格后方可正式入職;②將ADR上報情況納入該院質量考核細則中,未上報科室扣1分/月;③增加獎懲,上報ADR工作人員,每月及時獎勵,一般不良反應獎勵30元/例,新不良反應獎勵50元/例,嚴重不良反應獎勵100元/例;④經由信息科確認,更換上報程序,簡化上報流程。完善了ADR報告制度,并在全院各臨床科室進行推廣實施。
3? 討論
目前,醫院許多藥品不良反應沒有及時上報,有遺漏[5]。品管圈作為一個質量管理工具,在醫院中是有效和可推廣應用的[6]。開展QCC活動是將PDCA循環貫穿于臨床藥物不良反應監測工作的整個過程[7-8]。加強醫院臨床科室的重視,加強對醫務人員的培訓,簡化報告流程,嚴格執行獎懲制度,有效提高醫務人員報告不良反應的積極性,重視藥物不良反應。藥品不良反應監測部門的工作人員對藥品不良反應進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以便在《藥訊》中更好地反饋給臨床,為保證臨床用藥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提供了參考依據,它也反映了臨床藥師在促進合理用藥方面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 梁華,李麗,高雨,等.PDCA循環在提高藥品不良反應上報數量中的運用[J].中南藥學,2016,14(4):432-436.
[2]? Liu JY,Li YZ.Effective Communication In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 With PDCA Cycle[J].Commercial Research,2006,49(23):41-42.
[3]? 韋靈玉,邱曉春,周彥來,等.PDCA循環管理在醫院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中的應用[J].中國藥事,2017,31(6):703-710.
[4]? 潘興,王慧鈴,施文勇,等.品管圈活動在提高醫院藥品不良反應上報率中的應用[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8,21(6):722-724.
[5]? 王秋紅,袁海玲,鄭媛媛,等.2015年我院藥品不良反應漏報情況調查及原因分析[J].中國藥事,2016,30(8):841-845.
[6]? 劉蘭蘭,高磊,高山.品管圈活動在縮短住院藥房盤點時間中的應用[J].藥學服務與研究,2017,17(4):305-307.
[7]? 李飛,廖玉芳,岳建農,等.品管圈活動在提高藥品不良反應報告數量中的應用[J].安徽醫藥,2017,21(8):1522-1524.
[8]? 王金萍,趙萌,聶曉靜,等.PDCA循環在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的應用[J].藥學服務與研究,2017,17(5):378-381.
(收稿日期:2019-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