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艷苓 曹霞
[摘要] 目的 探析消化內科病區管理中層級護理模式應用效果。方法 該次20名研究對象均為本院消化內科病區護理人員,所有護理人員于該階段開展層次護理模式,比較護理前后護理差錯發生率、護理質量、護理滿意度。結果 護理后差錯發生率為0.00%,與護理前的20.00%相比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護理文件評分、病區管理評分、整理護理評分及基礎護理評分方面,護理后均較護理前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消化內科病區管理過程中,通過實施層級護理模式,不僅可以降低護理差錯發生率,同時有助于護理質量以及護理滿意度提高,值得推廣。
[關鍵詞] 消化內科;病區管理;層級護理模式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11(c)-005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e middle-level nursing model in the management of digestive medical wards. Methods 20 subjects were all nursing staff in the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in this hospital. All nursing staff carried out a level of care mode at this stage, comparing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errors, nursing qualit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error after care was 0.00%, 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20.0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In nursing document score, ward management score, finishing nursing score and basic nursing score. After nursing, it was high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digestive ward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iered care mode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errors, but also contribute to the quality of care and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which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Ward management; Hierarchical care mode
在我國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背景下,人們生活質量及水平提高明顯,自我保健意識逐步增強,對健康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及要求。據有關資料顯示[1],我國仍缺乏充足的護理人力資源,不管是護理人員數量,還是護理質量,均與人民需求存在一定差異。由于常規護理服務模式過于單一,導致日常護理服務需求無法滿足患者,造成護理人員生理及心理較大壓力,最終降低了護理服務質量[2]?;诖?,該次研究針對層級護理模式在消化內科病區管理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次研究對象均為該院消化內科病區20名護理人員,所選人員均為女性,年齡20~43歲,均齡值數(29.68±1.24)歲;工作時間1~20年,平均(10.21±2.65)年;文化水平:本科及以上、大專、中專及以下分別有8名、8名和4名。職稱:主管護師、副主管護師、護師及護士分別有5名、1名、10名和4名。
1.2? 方法
層級護理模式:①層級設置:消化內科層級主要包括3個,即護士長、責任護士和助理護士,組長為具備10年或者超過10年護理經驗的主管護師擔任;責任護士為具備5~10年護理經驗的護士;助理護士則由低于5年護理經驗的護士擔任。將每個層級護理人員護理職責制定好,并將每項工作落實到個人。②合理設置排班:消化內科共成立3各護理責任小組,每個小組以自身文化程度、管理能力、合作能力、專業水平及溝通能力為依據進行有效分配和評估,通常進行連續8 h工作;每個小組的組長均需要主動與護士長接觸、交流,將排班工作安排好,并全面落實層級分組工作,以便成員間共同配合、合作,確保護理工作的連續性。③制定相對完善的工作制度。以消化內科工作特征為依據,制定科學、合理、相對健全的工作制度,并以手冊的方式呈現出來,需要每位護理人員全面落實并嚴格執行,由責任組長監督、管理成員學習,定期或者不定期監督、檢查護理工作,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予以指導、批準。④明確每位工作人員崗位職責。對于每個小組來講,責任組長是最后防線,所以,責任組長不僅需要熟練掌握專業技術、具備較強的領導能力,同時,在處理問題時,也需要保持冷靜態度,針對各種突發事件,可于短時間內快速處理,并進行搶救,此外,監督、帶領該組工作人員正確開展護理工作。⑤制定分層培訓制度:分層培訓內容有健康知識宣傳、相關制度及理論知識等,以每個小組知識水平為依據開展培訓、考核,并在特定時間進行評估,對于表現良好及優秀人員實施獎勵和鼓勵。
1.3? 觀察指標
分析護理前后護理差錯發生率、護理質量、護理滿意度。護理質量評定內容包括護理文件、病區管理、整理護理及基礎護理,分值越高,表示護理質量越好;滿意度判定[3]:分值總計100分;①取值介于80~100分,即非常滿意;②取值介于60~79分,即滿意;③取值在60分以下,即不滿意。(滿意例數+非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00%=滿意度。
1.4? 統計方法
該次實驗數據的處理、分析均采取SPSS 20.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護理前后差錯發生率
護理前,護理差錯發生率為20.00%(4/20%);護理后,護理差錯發生率為0.00%(0/20),護理后護理差錯發生率較護理前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對比護理前后護理質量評分
在護理文件評分、病區管理評分、整理護理評分及基礎護理評分方面,護理后均高于護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2.3? 比較護理前后滿意度
護理前滿意度為65.00%,護理后是95.00%,護理后較護理前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現階段,護理人員人力資源問題是臨床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由于護理人員欠缺,再加之護理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致使傳統護理模式與患者及其家屬需求、要求不符[4]。而且,近些年來,護理工作越來越多且復雜,導致護理人員需要承擔較大的生理及心理壓力,同時也是導致護理服務質量下降的主要因素[5]。所以,如何進一步提升護理人員服務質量已經成為研究的重點,同時也是需要等待解決的主要問題。
根據該次實驗結果分析,護理后護理差錯發生率為0.00%,與護理前20.00%相比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通過開展層級護理模式,有助于護理差錯發生率降低,確保良好的護理質量;在護理文件評分、病區管理評分、整體護理評分及基礎護理評分方面,護理后均高于護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知,層級護理模式開展過程中,通過培訓等方式,有助于臨床護理質量提高,避免護理差錯事件的發生;護理前滿意度為65.00%,護理后是95.00%,護理后較護理前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上述分析,通過開展層級護理模式,通過具體劃分每位護理人員工作,有助于護理人員按照工作內容開展,使其心理壓力減輕顯著,開展護理工作過程中,保持良好心態,為患者提供更為優質的護理服務模式。
層級護理模式的應用,每個層級護理人員有效評估、控制、管理自身工作,并在上層護理人員的指導和監督下,不斷完善護理質量監督、控制體系,進一步提高消化內部病區護理管理水平,避免護理制度未落實[6]。對于低年資護理人員來講,實際工作過程中,遇到問題后立即向上級護理人員匯報,由其進行指導,以便提高低年資護理人員及上級護理人員配合度,更好地分配護理工作,減少護理人員工作壓力[7]。此外,全面落實責任制,進一步增強護理人員工作責任心,在發生風險事件后,明確具體問題,有助于責任推諉現象避免[8]。
綜上所述,層級護理模式在消化內科病區管理中應用效果明顯,在提高護理質量的同時,可使護理差錯發生率降低,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劉春梅,邱玉春,陳婷.層級護理在消化內科病區管理中的效果評價[J].當代醫學,2017,23(8):166-167.
[2]? 王婷.綜合護理干預在消化內科門診護理管理中的作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8,5(7):288.
[3]? 李媛媛,張秀娟,魏侍萍,等.醫聯體內學科直管下病區緊密型護理管理模式成效分析[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8,24(11):1741-1744.
[4]? 閔昌慧.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在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5):38-39.
[5]? 金意.層級管理在呼吸消化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8,26(7):66-67.
[6]? 趙洪武,高喆,張爽,等.6S管理模式在病區管理中的應用[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14):124-126.
[7]? 王小艷.淺談6S管理在臨床護理管理中的運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1):13-15.
[8]? 顧永梅.標準化溝通在病區護理交接班中的應用分析[J].內蒙古中醫藥,2017,36(11):66-67.
(收稿日期:2019-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