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瓊
[摘要] 目的 控制和減少靜脈用藥調配中心(PIVAS)的差錯事故,保證臨床的安全用藥。方法 通過分析該院PIVAS的差錯類型及發生差錯的原因,制定出差錯防范與管理措施。結果 通過統計實施差錯防范與管理措施前半年(2018年1—6月)及實施差錯防范與管理措施后半年(2018年7—12月)靜脈用藥調配中心的發生的差錯例數發現,各種類型的差錯發生率大大減少,取得明顯的成效。結論 采取積極有效的差錯防范與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和減少PIVAS的差錯發生率,保證PIVAS所配置輸液的質量與安全,使得臨床用藥的安全性及PIVAS 的服務水平均有效提高。
[關鍵詞] 靜脈用藥調配中心;差錯;防范與管理
[中圖分類號] R9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11(c)-0097-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ntrol and reduce the error of the intravenous drug delivery center (PIVAS) to ensure the safe use of drugs. Methods By analyzing the types of errors in our hospital PIVAS and the causes of errors, we developed error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Results The implementation of error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year (January-June 2018)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error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year (July-December 2018), the number of errors in the occurrence of intravenous drug distribution centers found to be greatly reduced, and significant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Conclusion Adopting effective error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and reduce the error rate of PIVAS, ensure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the infusions configured by PIVAS,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afety of clinical medications and the service level of PIVAS.
[Key words] Intravenous drug distribution center; Error;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靜脈用藥調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簡稱PIVAS)是指醫療機構有依據藥物特性設計的操作環境,按照靜脈用藥調配的要求,在藥學部門的統一管理下,由受過培訓的藥學和(或)護理技術人員,嚴格按照操作程序,進行包括腸外營養液、細胞毒藥物和抗生素等靜脈用藥的調配,為臨床提供優質的的成品輸液和藥學服務的功能部門[1]。PIVAS是以合理用藥為核心的新型藥學服務平臺,重點關注臨床用藥的合理性和成品輸液的調配質量,它實現了臨床用藥的在線監測和治療前干預,充分體現了醫院“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但靜脈藥物種類繁多,調配環節復雜,工作量大,易出現差錯,增加靜脈用藥的風險,引起醫療糾紛[2]。該院PIVAS在運行過程中,各個環節各個流程均出現過不同類型的差錯,為使PIVAS的各種差錯降到最低,對出現的差錯進行了歸類、分析、總結,同時制訂了差錯防范與管理措施,使得該院PIVAS的差錯發生率明顯降低,保證了PIVAS所配置輸液的質量與安全,保證了臨床用藥安全。
1? 該院PIVAS的差錯類型
1.1? 審方差錯
出現審方差錯的主要原因為審方藥師每天要對所有科室的所有醫囑進行審核,工作量大,忙碌之中對一些醫生開具的錯誤醫囑沒有審核出來,也有審方藥師業務不熟練的原因。如醫生開具醫囑:①0.9%NS250 mL +奧沙利鉑200 mg,奧沙利鉑與氯化鈉和堿性溶液之間存在配伍禁忌,不能和含氯化合物、堿性藥物混合或通過同一條靜脈同時給藥,否則會產生白色絮狀沉淀。②0.9%NS100 mL+多烯磷脂酰膽堿465 mg,多烯磷脂酰膽堿嚴禁用電解質溶液(生理氯化鈉溶液、林格氏液等)稀釋,只可用不含電解質的葡萄糖溶液稀釋。審方藥師由于工作忙碌沒有審核出此類存在配伍禁忌的醫囑,直到擺藥環節及沖配環節才發現醫囑錯誤并進行了更正。
1.2? 貼簽差錯
此類差錯主要是因為貼簽人員對標簽進行閱讀時沒有仔細看全面、工作重復性大、習慣性思維、單調的工作特點及不端正的工作態度引起的,從而導致將相同品種不同規格或者不同品種相同規格的液體貼錯,例如0.9%NS100 mL+多索茶堿300 mg,將0.9%NS100 mL貼成0.9%NS250 mL;5%GS100 ml+ 氨溴索注射液30 mg,將5%GS100 mL貼成將0.9%NS100 mL,復核沖配環節均沒有發現輸液標簽貼錯,直至成品輸液復核環節才發現,從新配置。
1.3? 排藥差錯
因藥品種類多,用藥復雜,所以會因為藥品外觀、顏色、名稱相似或同廠家不同規格、不同廠家相同藥品等原因造成排藥錯誤。排藥差錯主要有藥品的少擺、多擺、錯擺、漏擺等[3],此類差錯在差錯環節中是出現最多的差錯,例如:①同廠家不同規格的藥品注射用拉氧頭孢鈉(0.5g、0.25 g)擺錯;②不同廠家相同藥品(泮托拉唑國產、進口)擺錯;③藥名相似藥品(銀杏達莫、依達拉奉)擺錯,④外觀相似藥品(七葉皂苷5 mg、10 mg)擺錯等。
1.4? 調配差錯
調配差錯有4種類型:①審方差錯和貼簽擺藥差錯在復核和調配環節沒有核對出來導致調配差錯;②同一操作臺上同時進行多組輸液配置時,不同藥品的安瓿和西林瓶都放在工作臺上,而誤將藥品加到另一袋輸液中;③調配非整支藥品時劑量添加錯誤;④退藥醫囑沒有掃描出來被沖配。出現4種調配差錯的原因均為調配人員沒有認真核對、不細心,一味追求調配速度所致。
1.5? 成品輸液復核差錯
作為藥物調配的最后一個環節,前幾個環節的錯誤極有可能由此環節檢出,因此,核對環節是對前幾個環節的最后保障[4]。但由于每天配置數量較多,核對人員偏少,所以對審方、貼簽擺藥、調配環節出現的差錯沒有核對出來導致出門差錯的發生,所以核對過程要求工作人員高度集中注意力。
2? 差錯防范與管理措施
2.1? 制定和完善PIVAS規章制度
①制定《靜脈用藥調配中心差錯事故管理制度》,明確了制定該制度的目的:是對靜脈用藥調配中心內所有操作人員進行規范化管理,公平、公正對待差錯事件,對差錯事件進行學習總結分析,以杜絕差錯事故的發生。適用范圍:靜脈用藥調配中心內所有日常操作。
②完善《靜脈用藥調配中心綜合考核制度》,將差錯納入綜合考核主要內容,并將考核結果直接與當月績效掛鉤。
③完善質量控制體系為保證靜脈用藥調配中心各個環節的質量與安全,根據《靜脈用藥集中調配質量管理規范》及《云南省靜脈用藥調配中心驗收標準》(2012年版)的要求,靜脈用藥調配中心質控小組每月從審方、調配、感控、設備、藥品、耗材及衛生7個方面進行監控及記錄,每月底進行質控總結分析并進行點評。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細化質控內容,并將差錯納入質控范圍,構建更為完善的質量安全控制體系,對用藥錯誤作出前瞻性預測,提出干預措施,并針對工作中薄弱環節及發生的錯誤提出整改措施。
2.2? 加強培訓與學習
①不定期派出PIVAS人員參加省內外與“靜脈用藥調配”相關的各種學習班,學習省內外的先進理念、經驗與技術。
②科室每月組織PIVAS員工進行業務培訓與學習,內容涵蓋相關法律法規、相關政策,各崗位職責與標準操作規程、合理用藥知識、調配技巧分享、感染控制相關制度、質控點評、差錯分析等,不斷提高員工的理論水平及業務能力。
2.3? 加強藥品管理擺藥區藥品的擺放
加強藥品管理擺藥區藥品的擺放做到合理布局,對藥品外觀、顏色、名稱相似或同廠家不同規格、不同廠家相同藥品做到分開擺放并有醒目標識。有新藥或更換藥品及時在信息公告欄公布。藥架引入色標管理對高危藥品、化療藥品選用顏色、標志清晰的色標條粘貼在藥架邊緣,一目了然,避免錯拿。
2.4? 進一步改進工作流程
①改變原“二人一組”排藥模式為“三人一組”模式,加強排藥復核,責任到組、到人,最大限度減少排藥差錯發生。
②改變原單人坐一個臺子配置為雙人坐臺,主班、輔班搭檔,輔班主要核對藥物品名、規格、數量與標簽是否一致,為主班完成藥物配置的一切準備工作;主班主要負責藥物的溶解、抽吸、注入等配置工作。主輔搭檔加強了連續性、協作性,加強了配置環節的復核,可最大限度減少調配差錯的發生。
③改進信息系統 PIVAS的運行主要依賴于醫囑信息的傳遞準確、統計資料的便捷查詢、庫房藥品的數量管理、系統維護的權限分級等來實現。在實際工作中,提出了大量便于改進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差錯事故發生的信息系統改進方案給醫院信息科及軟件開發商進行改進,使得PIVAS的信息化水平不斷改進與提高,充分利用信息系統等手段來使每個環節出現差錯的可能性降低。
3? 實施差錯防范與管理措施成效
通過統計實施差錯防范與管理措施前半年(2018年1—6月)及實施差錯防范與管理措施后半年(2018年7—12月)靜脈用藥調配中心發生的差錯例數發現,各種類型的差錯發生率大大減少,取得明顯的成效,見表1。
4? 小結
綜上所述,靜脈用藥調配中心首要任務是增強靜脈輸液配置治療,保證臨床用藥的安全性,其中最為主要的內容是盡可能降低差錯的發生[5]。該院通過分析PIVAS的差錯類型及發生差錯的原因,制訂了相應的差錯防范與管理措施,通過實施差錯防范與管理措施,完善了PIVAS的質量管理體系,提高了藥師的工作能力和責任心,保證了PIVAS所配置輸液的質量與安全,減少了差錯事故和醫療糾紛的發生,使得臨床用藥的安全性及PIVAS的服務水平均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 吳永佩,焦雅輝.臨床靜脈用藥調配與使用指南[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5.
[2]? 郎宇,周虹,張征.醫院靜脈用藥調配中心141例差錯分析[J].中國藥業,2017,26(19):92-95.
[3]? 趙貝.靜脈用藥調配中心常見差錯及防范措施分析[J].實用醫技雜志,2018,11(25):1293.
[4]? 郝志英,陳海軍.靜脈用藥調配中心常見差錯及防范措施[J].臨床醫藥實踐,2016,9(25):683.
[5]? 潘景光,劉敏,趙紅萍,等.靜脈用藥調配中心差錯事故分析和防范措施探究[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17,6(35):599-603.
(收稿日期:2019-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