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文 諸志萍 柳巧云



[摘要] 目的 運用獎懲制度,保證急診搶救患者及時轉入相應科室住院,縮短患者在搶救室的滯留時間,提高急診科室的工作效率。方法 由院部領導、醫務處和急診科共同制定急診搶救室患者收治的獎懲制度,分析統計出各病區收治基數,同時,每個科室每天至少留2張床位收治搶救室患者,對超過基數的人數,每個患者獎勵科室200元;對推諉患者或達不到收治基數及每天少于2張床位的科室進行懲罰,每少收一個患者,科室罰200元。每日醫務處根據急診室搶救患者的情況,進行實時協調,統籌全院各科室的床位數,進行合理安排,對于積極收治患者的科室除了現金獎勵外,醫務處根據各科室具體情況,進行平衡計分的加分,予以獎勵。分析該制度對搶救室患者收治比例與滯留時間中位數。結果 建立獎懲制度后,與前兩年相比,急診搶救室接診患者數雖明顯增多(P<0.05),但同時各病區收治患者數也增多(P<0.05),因此收治比例沒有明顯減少,但是滯留時間中位數卻縮短。結論 通過建立獎懲制度,增加各病區收治患者數,縮短急診搶救室患者滯留時間,緩解急診擁擠現狀,保障患者安全,減輕患者經濟負擔,提高患者滿意度。同時,提高急診資源的合理利用,提高急診醫務人員的工作效率。
[關鍵詞] 獎懲制度;急診;搶救患者;效果評價
[中圖分類號] R44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11(c)-0117-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use the reward and punishment system to ensure that emergency patients are transferred to the corresponding departments for hospitalization in a timely manner, shorten the retention time of patients in the rescue room,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emergency departments. Methods The department leaders, the medical department and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jointly formulated the reward and punishment system for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emergency rescue room, and analyzed and counted the bases of each ward. At the same time, each department kept at least 2 beds per day for the patients in the rescue room. The number of patients, each patient rewards the department for 200 yuan; for the patients who push the patients or those who do not reach the base of the treatment and less than 2 beds per day, the penalty was 200 yuan for each patient. According to the daily medical department's rescue of patients, the Medical Department will coordinate the situation in real time, coordinate the number of beds in the various departments of the hospital, and make reasonable arrangements. In addition to the cash rewards for the departments that actively treat patients, the Medical Service will balance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of each department, score points for rewards. The system was analyzed for 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in the rescue room and the median time of stay. Results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ward and punishment system,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two years, the number of patients in the emergency rescue room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 but the number of patients admitted to each ward increased (P<0.05), significantly reduced, but the median residence time was shortened. Conclusion By establishing a reward and punishment system, the number of patients admitted to each ward is increased, the detention time of emergency room is shorten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mergency crowding is alleviated, patient safety is guaranteed, the economic burden of patients is reduced,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is improved. At the same time, improve the rational use of emergency resources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emergency medical staff.
[Key words] Reward and punishment system; Emergency; Patients rescue; Effect evaluation
急診室擁擠和滯留時間過長會導致醫療護理質量下降,不良事件發生率提高,降低患者滿意度。因此,如何減少急診室患者滯留時間和過度擁擠的現狀是醫院和急診室管理的一個重要任務[1]。國外對此問題有了一些研究,但還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2],國內相關報道也較少。該研究針對該院的搶救室擁擠和滯留情況提出解決方案,建立急診室患者收治患者獎懲制度,通過此制度有效減少搶救室患者滯留時間和擁擠情況。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院為一家三級建設綜合性醫院,該院核定床位數為1 020張,開放床位數為1 200張。急診科是南京市重點專科,共有搶救單元10張,EICU4張床位,留觀室共有20張床位。急診科包括19名醫生和37名護理人員,其中醫生包括正高職稱1名,副高職稱2名,中級職稱5名,其余為初級職稱;護理人員包括高級職稱1名,副高職稱2名,中級職稱9名,其余為初級職稱。該院急診科每年接診人次約為15萬,其中搶救人次約8 000人。其中每年12月份至次年3月份為急診高峰時間段。
1.2? 觀察指標
統計該院2016年12月—2019年3月的搶救室診治患者總數,收治患者數及所占比例及滯留時間中位數。
1.3? 方法
針對搶救室滯留患者日益增多且滯留時間延長,由院部領導,醫務處和急診科共同制定急診搶救室患者收治的獎懲制度。①院部對前3年急診室收治到各病區的患者數進行統計分析,得出每月收治患者的均數,并以此作為各病區的基數;②在此基數的基礎上,本月收治患者數超過基數的部分,每超過一個患者,由院部獎勵科室200元,醫療護理各100元。③定量開放:各科室每天至少預留2個床位用于收治急診搶救室的患者。④同時,對于各科達不到收治要求,或每天預留床位少于2個,每少收治一個患者,則需罰科室200元。⑤每日醫務處根據急診科搶救患者的情況,進行實時協調,統籌全院各科室的床位數,進行合理安排,減少搶救室患者的滯留情況和擁擠現狀,減輕搶救室的負擔。對于積極收治患者的科室除了現金獎勵外,醫務處根據各科室具體情況,進行平衡計分的加分,予以獎勵。⑥各病區收治患者實行雙通道的模式,分為門診通道和急診通道,急診通道由科室每日與病區對接,約定協調床位數,合理收治患者。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近3年搶救人數及收治住院人數
自2018年12月建立獎懲制度后,近3年來,急診搶救人數與收治人數均逐年增加,見圖1,見表1,與前2年相比,總的搶救人數與收治人數都有所增加,但收治比例沒有明顯變化,說明各病區的收治人數與收治能力都增強;且與前2年相比,急診搶救室每月平均搶救人數與收治人數均明顯增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近3年搶救人數及滯留時間
與前2年相比,2018年12月—2019年3月,搶救人數較之前明顯增加,但滯留時間中位數沒有顯著變化,見表3,每月平均搶救人數明顯增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滯留時間中位數卻減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急診科是急診治療的首診場所,實行24 h開放,承擔急診患者的緊急診療服務,為患者即時獲得治療提供保障和支持[2-3]。急診室過度擁擠的現象在我國大型綜合性醫院存在已久,并且隨著當前新醫改措施的實施而進一步加劇還延伸到縣級醫療機構產生了嚴重的不良影響[4-5]。急診科過度擁擠會造成許多不良后果,一方面會造成資源供不應求,從而不能滿足不斷增加的醫療需求,影響急診科的工作效率[6]。另一方面會造成醫院經濟損失,同時使患者滯留時間過長,增加住院費用和社會經濟損失[7]。除此之外,會引起醫護質量下降,大量研究發現,急診擁擠情況下,會使診療延遲和病死率增加,同時會使臨床差錯和并發癥增多,導致患者滿意度降低。
造成急診過度擁擠的主要因素是分流受阻,分流受阻是指需要住院治療的急診患者因住院困難而導致的急診科滯留時間過長。分流受阻的原因包括醫院總床位緊張,醫院與社區醫療資源整合性不夠,臨床科室收治意愿等[8]。醫院總床位緊張和與社區資源整合情況比較難干預,因此,該院主要來通過改善臨床科室收治力度和意愿緩解急診分流受阻的情況。該院通過建立獎懲制度,對于能積極收治接診患者的病區進行獎勵,對于推諉患者或延遲收治的科室進行懲罰。這項制度的建立提高各科室對急診患者收治的重視程度,每日由科主任與護士長及時匯總當日病區內患者的情況,統計科內出院情況與床位情況,統籌病區床位安排,優先收治急診患者,明顯增加對急診搶救室患者的收治。除此之外,每日醫務處根據急診室搶救患者的情況,進行實時協調,統籌全院各科室的床位數,進行合理安排,減少搶救室患者的滯留情況和擁擠現狀,減輕搶救室的負擔。對于積極收治患者的科室除了現金獎勵外,醫務處根據各科室具體情況,進行平衡計分的加分,予以獎勵。
獎懲制度的建立提高了病區醫生和護理人員的積極性,獎勵制度體現出醫務人員的工作價值,獎勵金與科室平衡計分加分,增加科室與醫務人員的收入,提高醫務人員工作的積極性[9]。該院建立的獎懲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減少該現象的發生。同時,加強科室與急診室的溝通交流,使得信息互通,加快相應科室對急診轉科患者。收治,緩解急診搶救室的擁擠現象,提高急診室的工作效率和資源的合理利用[10]。
科室收治患者開啟雙通道模式,門診收治與急診收治分開管理,根據每日病區內的床位數與急診患者滯留情況,合理安排床位,對急診患者開通綠色通道,進行優先收治。綠色通道的開啟明顯縮短急診患者排隊等床的時間,與前兩年相比,建立獎懲制度后,急診患者滯留時間的中位數縮短。該地區醫療報銷制度的修改,使得門急診報銷力度減少,住院報銷力度加大,因此,讓急診患者盡快入住病房,可減少患者的支出,減少醫患糾紛,提高患者的滿意度。
該院通過建立有效的獎懲制度,有效縮短急診搶救室的滯留時間,增加各病區對急診患者的收治數,緩解急診擁擠現狀,減輕患者經濟負擔,提高患者滿意度,同時,提高急診資源的合理利用,提高急診醫務人員的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 Forero R,Mccarthy S,Hillman K.Access block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 overcrowding[J].Critical Care,2011,15(2):216.
[2]? Summary E.Australasian College for Emergency Medicine[J].Emergency Medicine Australasia,2010,6(3):245-246.
[3]? 錢才女,秦藴新.護理管理方面護理風險管理在急診患者安全管理的實施效果、護理質量及滿意度評價[J].護理學,2018,7(4):183-187.
[4]? 金文仙.急診分診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診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保健營養,2019,29(12):181.
[5]? 朱麗,陳虹,車立蓉.急診護理管理中前瞻性護理質量管理模式的應用分析[J].健康大視野,2019(8):282-283.
[6]? 蔣中雪.急診-ICU患者轉運交接中應用無縫隙護理管理的效果研究[J].養生保健指南,2019(23):232.
[7]? 楊雪梅.急診科護理管理中風險管理的效果分析[J].健康大視野,2019(5):276-277.
[8]? 董靜.論急診分診安全管理結合風險管理對急診科護理質量的影響[J].健康前沿,2019,28(2):177.
[9]? 張月華.急診分診安全管理對急診護理服務質量及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2019,29(1):173.
[10]? 段淑娟.護理風險管理在急診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養生保健指南,2018(46):248.
(收稿日期:2019-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