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青青


[摘要] 目的 研究專人電話隨訪和責任護士電話隨訪對出院患者復診率的影響。方法 選取出院患者300例,根據隨機選擇的原則,電話隨訪患者出院的情況,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由固定護士對150例患者進行電話隨訪出院一個月以后一次,觀察組150例患者采取責任護士分管患者,出院后7 d一次隨訪,3個月以后以此隨訪。比較300例患者的出院電話隨訪的效果。結果 觀察組的150例患者在出院后復診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同時家屬對于觀察組的責任護士滿意度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責任護士電話隨訪對出院患者復診率效果顯著,收獲滿意度高,適用于臨床推廣。
[關鍵詞] 隨訪;電話隨訪;責任護士;出院患者;復診率
[中圖分類號] R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11(c)-019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elephone interviews and telephone interviews of responsible nurses on the rate of follow-up of discharged patients. Methods 300 patients removed from the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random selection, the patient was discharged from the hospital by telephone.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fixed nurses conducted a telephone follow-up of 150 patients and were discharged one month later.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150 patients. The patients took the responsible nurse in charge of the patient, followed up 7 days after discharge, and followed up three months later. The effect of hospitalized telephone follow-up was compared in 300 patients. Results The follow-up rate of 150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the same time, the family members had higher satisfaction with the responsible nur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different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cant(P<0.05). Conclusion Telephone follow-up of responsible nurses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rate of return visits to discharged patients,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harvest is high, which is suitable for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Follow-up; Telephone interview; Responsible nurse; Dischargef patient; Rediagnosis rate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近些年來出院患者會獲得責任護士的康復指導從而提高患者使得其生活質量提高,同時患者對于醫院,醫院工作人員的工作滿意程度也較高[1] 。醫院為了能夠長久的發展,不僅需要提高自身的就診環境以及就診技術、銷售醫療服務以外,也需要可持續的資源,同時要為患者解決院內相關的“后續服務”,這個時候隨訪就顯得格外重要,隨訪方式包括電話隨訪、接受咨詢、上門隨診、書信聯系等[2-3],責任護士的隨訪內容包括:了解患者出院后的治療效果、病情變化和恢復情況,指導患者如何用藥、如何康復、何時回院復診、病情變化后的處置意見等專業技術性指導[4]。而在隨訪的方式中,電話隨訪因為其方便、經濟、有效的隨訪方式被廣泛的應用,也是一種很好的推廣和營銷模式,在為患者解決“后續服務”的同時,也能夠更好的提高醫院的知名度以及對患者的負責程度[5]。而電話隨訪的主要內容是通過有效的電話溝通,隨時發現患者預后的情況責任護士給予干預,通過對患者講解醫學常識,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在這其中責任護士隨診時間應根據患者病情和治療需要而定,治療用藥不良反應較大、病情復雜和危重的患者出院后應隨時隨訪,在電話溝通中要注意語言溝通技巧:因為語言是人們交流思想、傳遞信息的重要工具。良好的語言交流有4個要求:清楚、真誠、尊重和有分寸。電話接通后要主動友好地做自我介紹,詢問患者病情及出院后生活情況,如飲食、服藥、活動、休息情況等。說明隨訪目的,口氣要溫和并注意語音、語調、語速及語言的流暢性,說話要簡潔,善于引導患者交談,盡量少用或不用醫學術語[7]。談話結束時,務必有祝福語,如祝您健康長壽等。對患者及家屬的配合表示感謝,等對方掛機后再放下電話,以示對對方的尊重。該次研究主要是采用專人電話隨訪和責任護士電話隨訪對出院患者復診率進行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參與該次研究與調查的研究對象是該院神經內科隨機抽取的300例住院患者,都是入住我院治療的。其中男性為130例,女性為170例。其中選擇2017年6—12月期間收治的患者作為對照組;選擇2018年4—10月期間收治的患者作為觀察組。對照組患者的年齡在48~58歲年齡之間,平均為(50.0±5.0)歲;觀察組患者的年齡在47~59歲年齡之間,平均為(49.0±5.0)歲。對照組患者采取專人電話隨訪,觀察組患者則是采取責任護士電話隨訪。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疾病種類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①經該院臨床醫生確診為神經內科疾病患者。②在閱讀知情書的情況下自愿參加研究并簽寫同意書的患者。③在該院進行過診斷與治療的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對該組的患者采用專人電話隨訪,主要由一名常規的專門工作人員對其出院之后的身體狀況以及醫院相關工作人員的滿意度情況進行統計,并根據患者的身體指標恢復情況進行一般性的健康指導。
觀察組:該組的患者采用責任護士電話隨訪方法,即對所選擇的患者進行電話隨機訪問。方法如下:①責任的護士對于出院了一周的患者以及出院后一個月的患者進行電話隨訪,其中包括:患者的恢復情況,與康復狀況,飲食與休息,用藥具體情況,對家屬給予囑咐,包括康復指導,相關保健措施,家屬及患者對于醫護人員的工作情況給予滿意度評價。②由相關小組護士負責人記錄出院患者的相關隨訪資料。③將隨訪過程中,家屬及患者對于醫護人員的意見及建議反饋給護士長,拿出整改后的措施進行討論。④請該院進行該次研究的患者對醫院以及相關科室的醫護人員工滿意度情況進行打分,非常滿意為100分,滿意為90分,較滿意情況為80分,不滿意的分數則是在60分以下,該次電話隨訪的時間為5個月,平時對每月的隨訪資料進行匯總以及梳理總結。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出院后復診率以及對該院的護理滿意度情況進行對比。
1.4? 統計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應用(x±s),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出院后復診率對比
經過臨床專業研究與對比后發現,觀察組患者出院后的復診率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對于醫院滿意度情況對比
經過臨床研究后發現,觀察組患者對于該院的滿意度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經過臨床研究后發現責任護士電話隨訪能夠顯著提高該院出院患者的復診率,但是針對上述我院患者在進行電話隨訪時還應該注意下列問題:①輕度吞咽障礙者進半流質飲食,進食速度要慢以防止嗆咳。意識障礙吞咽困難者給鼻飼或中心靜脈營養支持。高熱及泌尿系統感染者鼓勵多飲水。②安全護理:意識障礙。偏癱癥狀。癲癇發作者加床擋防止墜床。對于視力障礙。癱瘓。認知障礙。年老者等應防止碰傷。燙傷。跌傷和走失,不要遠離病房或單獨外出。③向參與該院研究的患者以及家屬介紹該次疾病的主要誘發原因以及整個疾病的過程,對患者進行相關疾病教育,叮囑患者注意防治其他疾病。指導患者以及家屬注意飲食衛生,養成較為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進食一些具有高蛋白、高脂肪以及刺激性較強的食物,在日常恢復的過程中進行適當的鍛煉,保持排便通暢并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8]。④相關電話隨訪人員應該告知患者以及家屬情緒的穩定對于病情恢復具有較為重要的作用,在恢復過程中保持心情的愉悅。在平常的飲食中適宜進食一些蔬菜以及水果進行維生素的補充,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指導患者家屬對其多一些理解以及支持,并給予精神方面的鼓勵,定期陪同患者到醫院進行復查。⑤合理安排休息的時間,避免在恢復過程中出現過度勞累以及高度緊張情況,禁止食用一些油膩并且具有較高脂肪的食物,遵循醫囑按時并按量服用藥物定期到我院進行身體檢查。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心情愉悅,勞逸結合,指導患者家屬能夠對患者病情做出正確的判斷以及應急措施。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150例患者在出院后復診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同時家屬對于觀察組的責任護士滿意度較高(P<0.05)。
綜上所述,經過研究發現,在實際的臨床工作中要根據患者的疾病情況以及身體指標等進行適當的調整,保證為患者提供最佳的后續服務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較大程度的提高責任護士對于所負責患者的后續治療以及具體的病情變化,降低患者術后臨床不適癥狀,責任護士電話隨訪對出院患者復診率效果顯著,收獲滿意度高,適用于臨床推廣,使患者以及家屬得到較高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李榮軍.電話隨訪在危重癥嬰幼兒延伸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8,25(18):169.
[2]? 劉映.對急診骨折手法復位患者進行電話隨訪的效果觀察[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17,34(3):79-80.
[3]? 程丹,趙雯,李媛媛,等.可摘局部義齒修復后電話隨訪對復診率的影響[J].西南軍醫,2017,19(1):31-32.
[4]? 陳筱鳳.優化出院患者電話隨訪服務的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28):36-38.
[5]? 袁瑩,谷艷俠,王麗江,等.出院隨訪關懷系統對冠脈介入治療術后患者復診率的影響[J].河北醫學,2016,22(3):492-493.
[6]? 朱玉清,聞俊,孫馨.醫護患一體化健康教育聯合電話隨訪對肺結核患者治療依從性及自我效能的影響[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9,26(03):166-168.
[7]? 鄧燕貞,彭美芳,鐘肖蘭,等.電話結合微信隨訪在院外癌性疼痛患者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8,16(7):879-881.
[8]? 喬娟娟,何建影.電話回訪式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隨訪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9,26(6):128-129.
(收稿日期:201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