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花
[摘? ? ? ? ? ?要]? 全域旅游是指將一個區域作為旅游目的地來建設和運作,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社會共建共享,以旅游業帶動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全域旅游是我國旅游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郴州作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經過近十幾年來的發展,旅游業呈快速發展趨勢,先后孵育出大批優秀的旅游景點,旅游收入實現了跨越式增長,但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郴州旅游出現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通過總結和闡述郴州旅游業的發展現狀,提出一些思考與探索。
[關? ? 鍵? ?詞]? 全域旅游;發展;探析
[中圖分類號]? F590.1?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3-0306-02
一、郴州旅游發展現狀
郴州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壯美的自然景觀,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積淀、璀聚的民間藝術,素有“天下第十八福地”“中國銀都”“國家森林城市”等美譽,是全國50大“氧吧”城市,現有6個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3個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1個國家5A級旅游景區。近年來,郴州依托其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大力推進集自然觀光、休閑度假、科學考察、文化體驗為一體的文化旅游產業發展,以旅游帶動經濟轉型和發展。2018全年,郴州市接待國內旅游者7161.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6.9%;接待入境旅游者44.9萬人次,增長21.4%。實現國內旅游收入645.0億元,旅游外匯收入2.1億美元。
二、郴州全域旅游產業發展的優勢
(一)郴州全域旅游產業發展的優勢
一是優越的交通區位。郴州位于湖南省東南部,地處珠三角經濟圈與華中經濟圈交叉腹地,東界江西贛州,南鄰廣東韶關,西接湖南永州,北連湖南衡陽、株洲,素稱湖南的“南大門”,交通十分便利,京廣鐵路、京廣高速鐵路、京珠高速公路、廈蓉高速公路縱橫境內;未來,機場的建設、多個通用航空機場及輕軌的規劃將為進出郴州提供極大的方便。二是豐富的旅游資源。郴州不僅有東江湖、萬華巖、飛天山等為代表的自然景觀,還有著以湘南民俗文化、福地文化、神農文化、湘昆文化、礦產文化、紅色文化等資源等為代表的社會文化資源,發展全域旅游具有得天獨厚資源文化的優勢。三是政府高度重視。當前郴州市委把“文化旅游帶動”作為一項重要戰略,實施“產業主導、全面發展”戰略,推進旅游融合發展,著力打造旅游文化“千億產業”,全力建設湖南省全域旅游基地新樣板、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和國際生態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并于2018年成立了郴州旅游文化促進會,通過文促會不斷提升全市旅游文化產業的影響力和綜合競爭力,推動旅游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堅定了發展旅游的信心。
(二)郴州全域旅游產業發展的劣勢
一是旅游資源開發層次低。郴州的大多數景區仍屬于“門票經濟”,配套設施和服務水平相對滯后,吃、住、行、游、購、娛等并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購物及娛樂是其一大弱點。二是缺乏旅游品牌。外地人提到湖南,首先會想到張家界、岳麓書院、南岳衡山等,郴州作為后起之秀,旅游者對郴州形象的感知較為薄弱,旅游地形象不夠鮮明,旅游景區除東江湖、蘇仙嶺、莽山外,大多數都存在規模小、功能少、品牌弱等問題,缺乏對中長線游客的吸引力,外地游客來郴州旅游多以一到兩天的短途旅游為主。三是旅游從業人員服務意識薄弱。郴州旅游景區、酒店、旅行社等相關企業的旅游專業人才配備不足,服務意識較弱,難以適應現代旅游者個性化消費需求和全域旅游的發展要求。
三、郴州全域旅游發展的幾點思考
在全域旅游背景下,郴州旅游業須將現狀條件中的劣勢轉化為優勢。本文提出通過借助發展全域旅游的契機以解決郴州旅游業的現存問題,力爭把郴州建設成全省乃至全國優秀的旅游城市。
(一)發揮旅游資源優勢,打造龍頭帶動性吸引力
郴州旅游業雖然在近幾年發展迅速,旅游收入實現了跨越式增長,但發展全域旅游、建設全國知名旅游目的地,必須要有標志性的龍頭帶動性景區。目前郴州最具影響力旅游目的地當屬東江湖景區,東江湖是湖南省唯一一個同時擁有國家5A級旅游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濕地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六位一體”的旅游區。因此,充分利用東江湖景區的龍頭效應,以東江湖景區為主體框架,構建休閑度假為要素的旅游產品體系,運用其先進的管理運營模式和營銷渠道,有利于聯合打造名副其實的具有龍頭帶動功能的旅游極核。與此同時,全力推進蘇仙嶺、萬華巖、飛天山、莽山等風景名勝區建設,以點帶面,實現旅游人數從“流量”到“留量”的轉變,使郴州旅游業的龍頭真正揚起來。
(二)充分挖掘旅游文化元素,融入旅游體驗競爭力
以“旅游+”和“+旅游”為途徑,大力推進旅游與文化產業的融合。“郴”字獨屬郴州,由篆書“林”與“邑”二字組合,意思為“林中之城”。宋代的“三絕碑”、秦末義帝之陵墓的“義帝陵”、醫藥著名典故“橘井泉香”處處譜寫著郴州古老的歷史;蘇仙傳說、湘昆劇團、安仁趕分社等民間文化與文藝源遠流長;湘南起義、沙田整風、“半條被子故事發生地”等革命事跡流芳百世,這些都是郴州獨有的文化遺產。因此,我們需要運用先進的理念,結合本土文化,通過“編故事”“講故事”“賣故事”等把歷史文化、民俗文化、紅色文化等融入景區和旅游產品中;通過提高觀賞性和參與性從而進一步提高文化旅游的產品的知名度,將文化體驗與休閑旅游融為一體,才能更好地積累郴州文化旅游資本,提高旅游競爭力。
(三)打造特色紛呈的文創產品,擴大旅游精品影響力
郴州的旅游產品眾多,紀念品也比比皆是,但真正有文化內涵的文創產品卻很少。這需要深入挖掘歷史文化內涵,將文化資源創意設計與旅游紀念品開發相結合,用創意思維和工匠精神生產出既有文化內涵又美觀實用的文創產品。可以通過著重征集、推出一批富有郴州文化特色、滿足游客需求的旅游紀念品,提升優秀旅游城市的整體形象和水平。同時要充分利用地域優勢,結合自身的旅游資源推出一些有影響力的精品線路,策劃并舉辦節日活動、事件創意活動、主題文化活動、創意互動演出等來大力推廣全市旅游精品。
(四)加快旅游人才培養,提高全域旅游發展軟實力
全域旅游的推動,需要強有力的人才支撐。目前大部分旅游職業教育與旅行社、旅游景區、飯店等旅游企業之間的校企合作層次不高,僅停留在基本崗位技能培養方面,缺乏創新意識和服務技能的培養。在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產業跨界融合趨勢日益增強,旅游個性化定制日趨流行。首先,通過文化旅游促進會搭建校企合作交流平臺,發揮成員優勢,形成多方參與、專業引領、資源優化與共享,成員間溝通交流、密切合作的旅游人才培養格局。其次,開展旅游行業大賽,可以促進旅游行業的相互交流與學習,整體提升旅游隊伍的創新能力和綜合實力,為打造郴州全域旅游品牌發現人才、儲備新生力量。
參考文獻:
[1]趙梅芳,李泓達,向成干,等.常德市全域旅游發展現狀及其對策[J].河北企業,2019(7).
[2]白延斌.延川全域旅游發展的實踐與思考[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8(5).
編輯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