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艦心 吉林藝術學院戲劇影視學院
隨著各種多媒體平臺的不斷發展,播音主持專業也在發展浪潮中日漸蓬勃,播音主持專業的人才培養往往更需要時刻關注21世紀媒體技術的不斷變化發展,然而有些播音主持專業的人才培養仍然沿襲傳統的教育模式,使其無法更好地適應不斷變化的多媒體發展環境。本文從新世紀發展多媒體平臺入手,分析播音主持專業的專業定位,以期能夠為新時期多媒體平臺的不斷發展培養更多專業人才,進而推動我國多媒體平臺的不斷發展。
播音主持專業創設以來,我國已有很多高校設置了相關專業,而且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播音主持專業也越來越受到多媒體行業人員的重視。現階段,我國的播音主持專業在發展過程中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在發展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在高校開設播音主持專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進我國播音主持專業的持續進步與發展,并且最初設置播音主持專業的高校一般有很強的實力去發展這一專業,然而,近年來隨著各方面利益的不斷驅使,一些高校在開設播音主持專業時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這極大地影響了高校對于學生個性化的培養,不能很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使各高校培養出來的學生在專業表現上呈現很大的局限性及同質化現象。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高校在人才培養方面的不重視,極大地降低了播音主持專業的教學質量,也導致播音主持專業出身的學生在真正面臨社會播音主持工作時不能很好地勝任,甚至造成他們的就業困難。
很多高校在選擇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時,往往只是注重學生的入學專業考試分數,對學生的專業素養及整體水平并沒有過多的關注。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很多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綜合素質不高,并且很多高校的播音主持專業的師資力量不足,并未真正做到專業技術過硬,這導致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時比較吃力,進一步加大了教師的教學難度,不利于播音主持專業教學的發展。
另外,很多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并不能很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要求,很多高校的播音主持專業的專業課缺乏特色,只是為了完成學校下達的指標,卻忽視了學生自我的發展和對人才的發掘及培養,最主要的是缺乏與社會需求接軌的洞察力,專業人才需求培養機制不完善,不能使學生在參與工作后有很好的表現,而且他們缺乏主觀能動性,結果往往會造成學生對于所學專業失去興趣,對學生今后的發展也會有很大的影響。
多媒體平臺的播音主持專業不斷更新完善,在我國的職業發展中逐漸占據重要位置,學習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需要時刻把握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及時抓住信息,并且要學會借助更多更廣的多媒體技術,對信息的傳播實現廣度和深度的雙向延伸。例如,有些教師授課時多偏向理論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學生自我實踐的技能提升,很容易導致培養方向的偏差。作為多媒體平臺的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習者,應當對多媒體平臺中的信息傳播技能加以掌握,并且能自如地在各種信息傳播媒介上進行信息的交互及傳播,使信息傳播渠道多元化,以期得到更多大眾的參與,并且在信息傳播和大眾的反饋中及時反思,把握信息傳播的關鍵點,不斷加以改進及完善。
隨著播音主持專業在各大高校的開設,我國的播音主持專業所需要的人才也逐漸增多,然而很多高校卻出現同定位現象,這不僅對學生的培養不利,也會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我國播音主持專業的發展緩慢,無法體現高校培養的特色,失去市場競爭力。因此,各大高校應當依據學生各自的特點及發展方向制定因材施教的方案,打破傳統的單一教育模式,為社會培養多元化的技術型人才,緩解學生在面臨就業及競爭時的各種壓力,并且針對學生的發展傾向拓寬播音主持專業的教學模式,借助多種媒體平臺加以傳播,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
在多媒體信息平臺的不斷發展下,播音主持專業的教學也要做到專業定位,并且要結合社會實際,加強學生的專業技能實踐能力,因材施教,從而使學生能很好地勝任播音主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