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松 (江蘇東海縣初級中學)
現階段,校園欺凌事件數量不斷增加,不僅影響到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同時也給學生的學習發展帶來了十分不利的影響。在學校教育中就要從實然視角出發,分析校園欺凌事件出現的原因,在此基礎上采取有效的措施,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
校園欺凌作為學校教育管理中的重點,有著群體性與連鎖性的特點,我國政府針對未成年人犯罪的立法主要包含了《刑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雖然明確規定了14 周歲以下犯罪不承擔刑事責任,并以教育、感化等方式來對幫助未成年人改正錯誤,但是所產生的威懾力卻并不足以影響未成年欺凌者。加之社會對校園欺凌的態度并沒有從道德層面上升到法律層面上,這樣也就出現了出現問題人人無責的局面。其次,由于我國現階段并沒有專門管理校園欺凌的機構,校園欺凌問題依然無法得到有效的抑制。
由于現在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學生生活中非常容易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特點。其次,父母離異、外出務工等因素也非常容易對學生產生影響,從學生未來發展的角度來講,家庭的教育與關愛對孩子良好性格與品質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當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時,很容易表現出情緒波動,引發校園欺凌的問題。
實然視角其實就是對現實生活中事物的狀態,同時也是對現象進行的客觀描述。因此,實然視角就是從事物的現實狀態出發,在描述、判斷與分析的基礎上來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向。在教育中就要從學生的實然視角入手,掌握學生的具體狀態,在分析校園欺凌行為主體實際情況的基礎上來確定解決問題的方案。校園欺凌行為的出現受到了多種因素的影響,想要避免校園欺凌問題的出現,就要從實然視角出發,完善管理機制,選擇有效的管理措施。所以在發展中就要從內部情況入手,建立完善的“反校園欺凌”機制,避免欺凌事件的出現。在學校中也要建立領導機構,由校長牽頭,并組織其他教職工參與到管理中去。其次,完善規章制度。在管理中要加大對校園周邊的巡查力度,尤其是欺凌易發區。在學校管理中,就要正確認識實然的重要性,以客觀的態度來面對所發生的校園欺凌事件,同時還要制定出具體的工作措施。最后,要開設心理咨詢室,通過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與疏導,來幫助學生緩解身心壓力。當發現存在校園欺凌事件后,就要嚴格按照我國現行的法律法規,以客觀公平的態度來處理欺凌問題。
由于這一階段學生正處于身心持續發展的時期,所以在教育中就要從學生的生理與心理特點出發,在因勢利導的基礎上來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如在學校中組建學生自主防范欺凌小組,通過鼓勵學生參與到校園欺凌預防宣傳活動中去,深化學生對校園欺凌的認識。可以開展文體活動或是實踐活動等,使學生能夠在活動中產生正確的情感與思想認識,營造良好的同學關系。另外也要積極開展民主討論活動,鼓勵學生參與到反欺凌班規制定中去。其次,學校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應變能力,如在發生欺凌事件時要及時呼救、在衣著上也要盡量樸素與低調,在放學后要按時回家,避免獨自行走。
實然視角下,就要保證教育的全面性,確保所開展的教育能夠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家庭教育作為學生教育的重要環節之一,對孩子的影響是相對較大的。在預防校園欺凌事件時就要從家長教育的角度出發,深化與家長之間的交流,提升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第一,要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給予孩子更多的關心與關注。第二,做好生命教育指導。學生只有認識到了生命的珍貴,才能更加積極地面對生活中的困難。第三,要主動與教師進行互動,通過有效交談來了解學生存在的問題,從而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提高教育對學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