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_陳邵珣 攝影_賀晟
2019年1月1日00:18,從哈爾濱經停連云港飛抵廈門的MF8052 航班平穩降落在廈門高崎國際機場,標志著廈門航空圓滿完成2018年航班生產任務。
2018年,是十九大后的開局之年,也是改革開放40周年。新的歷史坐標,中國發展走向舉世矚目。在改革開放春風吹拂下應運而生的廈門航空,始終做民航和國有企業改革開放的堅定探索者、積極踐行者、勇于創新者。在剛過去的2018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宏觀環境和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廈航以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精神,圍繞著建設“五個世界一流”的宏偉目標,應對挑戰,把握機遇,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安全管理上,始終將安全作為第一要務,強化“三基”建設,牢守安全底線,確保安全形勢整體平穩;順利通過年度適航年檢和IOSA 復審,榮獲波音787 全球可靠性獎;規模效益上,波音公司向中國民航交付的第2000 架飛機落戶廈航,廈航機隊規模增至210 架,邁入大型航空公司之列;全年完成營業收入超300 億元,同比增長15.3%,運輸總周轉量58 億噸公里,同比增長17.2%、旅客運輸量3600 萬人次,同比增長13.7%,貨郵運輸量28 萬噸,同比增長8.3%。實現連續32年保持盈利這一中國民航業最長記錄;旅客服務上,連續26 季度被旅客票選為內地服務“最佳航空公司”;全力打造廈門“60 分鐘中轉”品牌,成功推動“通程航班”試運行;推出全新五級會籍體系,在行業內首推黑鉆卡,為會員客戶提供更加個性化、精細化的優質服務;社會責任上,繼續攜手姚基金,發揮各自資源和平臺優勢,推動中國青少年慈善公益事業的發展;接收全球首架聯合國特殊涂裝飛機“聯合夢想號”,并向全球傳播性別平等、低碳運行、綠色服務、共享效益等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展現大國航企的責任與擔當。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 周年,也是確保全面實現“十三五”規劃目標的關鍵一年。站在新的起點上,廈航將持續加大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入,助力福建打造“海絲”航空樞紐;同時,積極參與北京大興機場“世紀工程”建設,設立北方總部,構建北京-福建“雙樞紐”,致力于把“廈門航空”這塊福建的“金字招牌”,發展成為代表中國航空業的“國家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