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琪
(江油市人民醫院 621700)
白內障是因為晶狀體混濁引起的視覺障礙性疾病。而晶狀體是人眼球最重要的光學部件,正常情況下是透明的,臨床上白內障是常見的主要致盲眼科疾病之一[2]。 隨著醫學發展,眼科顯微手術技術及人工晶體的醫療方法,已經幫助很多的白內障患者得到復明。當前,眼科治療白內障的手術方案以白內障超聲乳化吸除術和囊外摘除術為主要[1]。患者經過術后視力恢復效果明顯,但較易發生眼癢、畏光等并發癥,手術方案不同并發率也不一樣[1]。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術是眼科臨床之中先進的治療方法,手術后療效好、恢復快、反應小。本文根據75 例白內障患者應用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手術治療對眼表的影響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本院治療白內障的患者150 例作為分析對象,然后按照患者的意愿和依據患者的病情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案,選擇采取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手術治療的為研究組(75 例);選擇傳統治療不進行手術的為參照組(75 例)。其中研究組:男性患者 40 例,女性患者 35 例;年齡 45~88 歲,平均年齡(66.5±1.5)歲;病史最短5 個月,最長13年。參照組:男性患者39 例,女性患者36 例;年齡 46~90 歲,平均(68±1.5)歲;病史 1~12年。75 例患者在病史、年齡和性別上對比差異不明顯,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 >0.05)。
1.2 方法 參照組口服藥物和滴眼藥水治療:口服復明片每次5片,每日三次;維生素C 每次20mg、維生素B1片每次200mg、維生素E 軟膠囊每次100 mg 每日3 次。使用吡諾克辛滴眼液給患滴眼內,每次 1~2 滴,每日 3 次。持續 3 個療程,一個月為 1 療程[3]。
研究組采取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術:在手術前的半個小時給予患者用復方托吡卡胺眼藥水散瞳,應用鹽酸奧布卡因進行表面麻醉。利多卡因加布比卡因球周浸潤麻醉,通過顯微鏡下應用開瞼器開瞼,待麻醉奏效后,選擇10~12 點位置為點鞏膜隧道式手術切口,然以注入黏彈劑,進行環形撕囊,再選擇1 點方位進行角膜緣內穿刺,從兩切就插入乳化探頭、劈核刀,然后乳化晶體,經過粉碎后吸出來。把前房和囊袋中的雜質吸除干凈,再給患者植入人工晶體,最后把黏彈劑吸出。給患者涂抹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膏后進行包扎[2-3]。
1.3 評價指標
1.3.1 眼壓:治療完全成功指標:不用藥的眼壓值在 6~21mmHg,治療條件成功指標:使用降眼壓眼藥水的眼壓值在6~21mmHg 的范圍,手術失敗指標:眼壓值低于6mmHg 或高于21mmHg。
1.3.2 淚膜破裂時間:正常指標10~45s 之間,每眼平均測量3次,取測量平均值,淚膜破裂時間低于10s 則視為不穩定[4]。
1.3.3 角膜染色:將角膜分為角膜局部、鼻側臉裂部、顳側瞼裂部球結膜,每個部位分別染色程度0~3 級,3 級染色為片狀,2 級染色為小片狀,小于5 個點染色為1 級,評分值在0~9 分之間[4]。
1.3.4 淚液分泌檢驗:正常值:5 分鐘分泌量 10~15mm,5 分鐘少于5mm 視為干眼,5 分鐘少于10mm 視為低分泌。吸除手術治療后,隨訪研究組1 個月的時間,觀察患者治療前后視力矯正和眼壓改善等狀況做記錄分析對比[1]。
1.4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18.0 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 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治療前后視力矯正和眼壓改善狀況對比:進行術前的3 天,患者眼壓值平均(44.35±3.68)mmHg;視力:小于 0.05 共 40 例,在0.05~0.15 區間 17 例,在 0.15~0.35 區間 18 例,術前矯正視力平均值(0.1±0.05)。經過手術治療后,患者的平均眼壓為 (16.15±0.6)mmHg;視力:小于 0.05 共 5 例,在 0.05~0.15 區間 20 例,在0.15~0.35 區間 50 例,術后矯正視力平均值 0.2±0.13。 對比數據,研究組的患者在經過手術治療后的視力矯正和眼壓值對比手術前效果顯著,數據結果存在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的淚膜破裂時間與淚液分泌檢驗對比:研究組淚膜破裂時間平均(1.55±0.51)分,淚液分泌評均(2.14±0.68)。參照組淚膜破裂時間平均(0.52±0.38)分,淚液分泌評均(0.4±0.28),研究組對比參照組的數據結果存在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的各項干眼癥情況對比:研究組的各項平均數值;眼癢(1.14±0.35)、畏光(1.48±0.68)、燒灼感(1.85±0.45)、異物感(2.05±0.66)、干澀感(2.3±0.54)、視疲勞(1.36±0.55);參照組的各項平均數值;眼癢(0.47±0.35)、畏光(0.37±0.15)、燒灼感(0.4±0.22)、異物感(0.46±0.25)、干澀感(0.34±0.13)、視疲勞(0.38±0.33)。研究組的干眼癥數值較參照組高,數據存在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手術治療能幫助患者在短時間內矯正視力,并保持眼壓穩定,但手術后的并發癥的發生率也較高,而干眼癥就是臨床發病率最高的并發癥[4]。所以在經過手術后會有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干眼癥,因此眼科醫護人員叮囑患者按時定期回院復查外還要增加隨訪的頻率,從而減少干眼癥的發生利率,讓患者的術后生活不受影響。本文分析結果可看出:應用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好,治療后,視力矯正和眼壓值對比手術前效果顯著,數據結果存在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術可以幫助患者提高視力、降低眼壓,但伴隨著干眼癥狀等眼部不適情況的發生,主治醫師必須在術前術后全面了解患者眼部存在的癥狀以及變化,及時對患者進行治療,幫助其改善眼部的癥狀,最終達到減少術后干眼癥發生的機率及降低對眼表淚膜的影響,提高患者的術后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