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患者在糖尿病前期,即尚未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但已出現空腹血糖受損或糖耐量受損時,癡呆的相對風險已然增加。此結果表明,如早期進行血糖控制,可能是預防認知功能減退的有效方法。
98 元的維生素C 好還是2 元的維生素C 好呢?在各藥店中,維生素C 的價格從幾元到上百元不等,價格差別很大。營養專家稱,不管是價格98 元還是2 元的維生素C,其維生素C 的成份沒有本質區別。河南省中醫院營養科主管營養師李倩稱,2 元和98 元維生素C 區別主要在加工工藝、口感和含量上存在差異。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12 日警告消費者不要購買、飲用自稱有藥用功效的“神奇礦物溶液”(MMS),這種含有二氧化氯的溶液產生的副作用可能致命。二氧化氯是一種消毒劑,常用于空氣殺菌、飲用水消毒、水產品和果蔬保鮮等,但部分商家在社交網絡上將其吹噓為可以治療自閉癥、癌癥、艾滋病、肝炎和流感等疾病的“萬能神藥”。
北海道大學的研究小組,查明了慢性疼痛引起抑郁狀態的腦內機理。慢性疼痛會讓人心情沮喪,但此前一直不清楚其詳細的機理。此次,研究小組著眼于名為終紋床核的大腦區域進行了研究,發現隨著疼痛的持續,終紋床核內的神經信息傳遞會發生變化,這種變化會持續抑制大腦內的犒賞系統。大腦內的犒賞系統是控制“愉悅情緒”和“干勁”的神經系統,研究認為,在抑郁癥中,這部分神經系統的功能減弱,出現“愉悅情緒喪失”以及“失去干勁”等狀態。
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醫學中心日前研發出一種快速檢測法,利用“電子鼻”分析肺癌患者呼出的化學物質,從而確定該患者是否適用免疫療法,準確率達85%。免疫療法的引入明顯改善了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但現在它的有效率僅在20%左右,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不能在治療前確定這種療法是否適用于患者。新方法“電子鼻”不僅可以通過提前識別適用免疫療法的目標患者而提高治療效率,還可以減少與治療相關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