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建勛 中國新興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高級工程師
我國在過去經濟發展階段中曾經忽視了生態環境,單純追求商業利益。建筑行業消耗大量資源,對地形地貌改變較大,產生工業廢料較多,長期以來為人所詬病。我國現今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所謂美好生活必然包括對于良好環境的渴求。因此,本文主張從設計階段到施工、質量檢測都要將綠色環保理念貫徹到底,堅決應用節能環保技術,為人民安居樂業、國家發展建設提供保障。
節能環保理念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所謂節能,乃是節約能源,減少對水資源、土地資源和電力資源等的使用;所謂環保,是指減少對大氣、土地以及水資源等環境的不良影響。此項技術的目標除了以上因素外,還包括對廢棄物的合理處理。
節能環保觀念主要表現的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不浪費資源,減少環境破壞,這不僅是一種理念,還是一種哲學。節能環保理念在現當代生活各個領域中也有所滲透,如在家居設計中日本的冷淡簡約風,傳遞的不僅是一種生活哲學,也是一種簡約不尚繁復的環保觀念;在建筑行業中,節能環保則表現在建筑工程中施行節約環保技術。
導致全球變暖的因素中,工業廢氣占了重大比例。而建筑行業消耗大量的工業制品,如鋼筋、水泥等在開采、制作過程中都會釋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工業制品還會排出大量殘渣和廢水,如處理不當會,對水循環產生極大污染。雖然我國開始重視工業廢料循環再利用技術應用,如以石屑、煤渣等制作CFG 樁以應用于軟土路基穩固,但是類似技術發展較為緩慢。因此,為響應國家號召,履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調節全球氣候,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運用節能環保技術是符合時代潮流的選擇、是擔負起時代責任的表現。采用節能環保技術,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一步;采用節能環保技術對于提升企業經濟效益、減少資源浪費以及促進建筑設計與施工技術進一步科學化發展有著重要推動作用。
節能環保理念應當貫徹在整個建筑建造環節,但是當今可能由于各種因素設計和施工人員觀念尚未完全轉變,造成即便施工人員想要節能環保,可是平面布置設計中卻不能滿足這一要求。在施工場地管理中,對空間的利用是重點,空間作為一種資源,最容易被人忽略。通過空間集約使用,減少運輸成本和人力成本,可為企業增加更多的經濟效益。施工現場由不同施工設施組成,施工設施之間由于資源流動產生了運輸成本,設施之間的相互聯系也會造成工業噪音,從而影響工程綜合評定績效評價。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人員缺少節能環保意識,往往難以察覺到設備之間的相互聯系,無法有效利用空間,從而導致經濟效益浪費以及施工效率低下,甚至還有可能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破壞。
我國現如今無論是全國范圍內,還是地方范圍內,都沒有將節能環保施工規范到具體施工規程上的文件。以《北京市綠色施工管理章程》為例,其內容主要是強調職業健康和“四節一環保”,而對如何采取節能環保措施、何種行為算作節能環保措施以及如何評價節能環保措施卻缺乏具體條例。上述問題,導致了一些不良建筑企業不履行社會責任、不采用節能環保技術。
另外,政府對節能環保建筑的評價指標也并沒有得到量化。多重概念的模糊造成了建筑行業施工工程中節能環保技術難以貫徹。法律監督作為依靠國家強制力執行的、最有力的監督手段,對節能環保施工方面的管理成效較小,一方面是因為我國環保立法尚不完善,在監督時難以找到相適應的法律依據;另一方面,由于我國環境立法、執法缺乏力度。以深圳市某區來說,城中村改造工程的建筑工地靠近居民區,卻經常超時施工,噪聲污染嚴重,卻不采用噪聲控制技術,但是群眾舉報時執法單位難以取證,處理時效較長,久而久之,由于執法不到位反而使群眾監督喪失積極性。
施工單位作為經濟活動主體,同樣置身在市場競爭浪潮當中。由于使用環保技術如外墻夾心保溫技術,往往要花費更多精力去設計和監管整個施工活動。但是,我國政策不僅缺乏名譽上的獎勵,也缺乏實際上的獎勵。
本文參考了大量先行文獻,首先闡述了節能環保理念的定義,深入闡述了建筑行業實行節能環保技術的重要意義;其次,介紹了現代建筑行業普遍應用的幾項環保技術,立足于我國現當代建筑行業施工實踐指出了現階段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科學、合理且有效的建議,以期對建筑行業環保事業進步做出一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