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擎
如今,許多高校教師日益關注與音樂鑒賞相關的一系列活動,越來越注重音樂鑒賞在大學音樂教育中的地位。那么,在大學的音樂教育教學過程中,音樂鑒賞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呢?又具體通過那些方法來培養音樂鑒賞能力呢?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們的教育體系模式也不斷得到提高與完善。教師在從事大學音樂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要加大力度培養學生們學習音樂的興趣,通過多媒體、語言等創設適宜的情境,讓他們在情境中欣賞音樂,學習各種樂理知識,掌握音樂演唱的技巧。通過這種方式,加強對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們掌握相關音樂知識,還能通過音樂教育實施美育,全面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審美素養,促進其全面、科學發展。
在教學過程中,大學音樂教師要根據自己班內實際情況,例如,班內學生們的興趣愛好、性格特征、喜歡的音樂類型等,制定不同的音樂教學情境,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
在實踐中,培養學生們鑒賞能力時,教師應依據具體的情況,不斷調整教學策略,并做好新知識、新能力的生成工作。教師可根據學生們的興趣愛好,制定與之相適應的音樂教學情景,使之能夠有效吸引學生們的眼球,激發他們的音樂學習興趣。當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體味到其中的樂趣,感受到愉快、輕松,再或者產生強烈的成就感和滿足感。那么,他們會更加主動積極地去學習。音樂鑒賞課的設立,會讓每一位學生在感知音樂的過程當中,深切體會到音樂的美好以及音樂為我們的感官帶來美的享受。因此,同學們就會懷揣興趣去積極地學習音樂,教學的效果自然就會大大提高。
教師想要讓學生們真正的體會并感受到音樂的美,就必須真真切切地帶領他們走進音樂中去,跟隨著音樂的節奏曲調與其一起走進豐富的聯想世界,只有這樣,才可以將過去的感性上欣賞音樂變化為理性上的理解音樂。在此過程中,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就鑒賞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提問,通過學生向教師提問,學生向學生提問等多種提問的方式,在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同時,來提高其音樂鑒賞能力。
在每個音樂作品中,包含著很多方面的信息,大致上可以根據高低層次劃分為三種:一般低層所蘊含的信息,展現的是音樂的感性素材;中層所蘊含的信息,展現的是音樂語言的形式結構等;高層蘊含的信息,展現的是音樂語言將要表達的思想情感以及藝術境界和音樂形象等。在音樂鑒賞的過程當中,教師在讓學生對這些素材進行閱讀和欣賞的同時,也應積極引導他們用自問、互問、搶答等方式,提高學生們的音樂鑒賞能力。
鑒賞音樂的教學模式可以改變大學音樂教育留在表層時的現象,使教師更加深入地看待音樂,加深他們對音樂課程的理解力。在音樂教育體系中,大學音樂課程中鑒賞教學已經成為塑造學生良好品質、培養學生豐富情感的一種良好的教學方式。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情感因素,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在音樂鑒賞課教學的過程當中,不同的人在鑒賞的過程中,會存在差異。學生們在生活習慣、文化背景上會有所差異,所以,音樂的鑒賞上也會存在一些差異。也就是這些差異,導致了學生們在音樂的鑒賞過程當中,鑒賞能力出現了參差不齊的現象。擁有較高鑒賞能力的學生,不單單只熱衷于古典音樂的喜愛,對流行音樂也應較為欣賞。教師從其差異處出發,因材施教,因勢利導,有利于學生們更全面地理解分析音樂作品,更好地鑒賞音樂作品。通過音樂鑒賞課的學習,讓同學們更加懂得欣賞、聆聽和總結音樂作品,并在此過程中逐漸培養出良好的音樂鑒賞力,提高自己的音樂鑒賞能力。
結語
在大學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注重對學生們鑒賞能力的培養,適應現代的教育發展模式,是教育工作體系發展與完善的產物,不僅有助于提高教師的音樂教學水平,還為學生成長為新時代下的全面人才奠定了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