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露丹
(浙江教育出版社,浙江 杭州 310013)
圖書出版業擔負著創造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的雙重功能,在經濟和社會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出版社曾是出版產業鏈的龍頭企業,如今在遭遇種種困難,從中折射出這個行業在大數據時代所面臨的諸多挑戰。在新的傳播生態環境下,內容生產方式、內容呈現方式、內容經營策略和內容生產主體都在發生深刻的變化,促使出版社突破傳統的出版體系和商業模式,以尋求新的發展空間。
在大數據時代,人們形成了新的消息消費習慣和閱讀習慣,閱讀從單向、線性、順時模式轉變為交互式、體驗式和個性化的模式。人們可以更迅速地捕捉到興趣點,可以定制感興趣地閱讀內容,閱讀服務產品更加一體化、碎片化、個性化,并能做到實時更新。
新媒介和數字出版等新型出版方式的出現,打破了傳統出版媒介與網絡、電子之間的行業壁壘,出版市場空間不斷擴大。圖書出版的概念擴大到內容的生產與傳播。
網絡傳播格局的建立顛覆了傳播者與受眾的地位和關系,帶來出版概念本身和傳統出版業務類型的消解。紙質圖書的出版不再是內容生產者的唯一選擇,這使傳統出版企業逐漸失去競爭力。而再新建立的數字出版產業鏈中,技術提供商似乎占據著主導地位,掌握著話語權。
傳統出版是以單體“書”為核心載體的,書的物質實體和版權稱為讀者接受和認知的核心,也是傳統書商商業模式的基礎。現在,這一傳統模式已經被顛覆,因為內容將作為一個整體生態系統而存在,“出版”的附加價值將很難體現。在大數據時代,信息產生速度快,生命周期也相應縮短,閱讀產品要不斷考慮用戶的體驗,不斷進行更新。因此,傳統出版企業要改變“作者——出版社——印刷廠——書店——讀者”這一冗長的低效鏈條,而確立“內容——服務——用戶體驗”的新模式,出版從業人員不僅是編輯內容,還要關注用戶體驗,運用互聯網思維,站在讀者角度審視自己的作品,以讀者接受程度來修訂內容,逐漸成為“產品開發經理和測試經理”。在大數據時代,出版社不再是簡單的“內容提供商”,而是“體驗提供商”和“服務提供商”。
大數據時代,出版業的華麗轉身首先應當是產品形態的全方位重塑。改變單一的紙質書形態,完善適用于個人電腦、手機、平板電腦等終端的數字出版物,實現終端全形態呈現。出版企業整理現有書刊資源,選擇有加工、加密、發布等技術的合作伙伴,構建文檔資源庫,將出版社的資源存儲、整理、轉化并實現多層次、多形態的應用。出版企業務必重視數字版權、網絡傳播權的獲取和合理、合法使用。
一方面,移動電子設備通過云端和大數據服務,成功地實現了去媒介化,即最大限度地去除了內容產業地中間商和中間渠道,形成了內容服務和用戶之間的直達通路。作者到讀者的時滯越來越短,甚至變成瞬間的事情。另一方面,信息的消費者成為掌控價值鏈條的決定者。每個消費者的單個行為,匯集成集體選擇,將決定信息的命運,消費者的個性化搜索將決定內容的可見度,消費者之間的社交網絡將成為內容傳播與推廣的首要渠道。這種集體選擇不是通過出版社、編輯和書店來實現的,而是匯總了千萬消費者的個體行為。
大數據時代下的出版產業,要形成“信息中心——信息平臺——信息消費者”的高效信息傳播渠道。這與過去單向而冗長的信息傳播渠道不同,這個變短的渠道不僅出版社發布信息的渠道,同時還是出版社進行市場調研的渠道,即在這個渠道中,信息是雙向流通的。對于讀者來說,他們可以依據興趣愛好形成群組,進行交流,分享信息,這些內容對出版社來說是最好的市場調研,出版社可以根據這些信息,實現對產品的改進,推送更準確的信息,這就是服務的增值。
對于出版社來說,遠離信息核心是傳統出版信息鏈的一大弊端,出版社必須通過書店和一道道的書商來獲取讀者反饋的信息,這樣收集到的信息即不準確又有嚴重的時滯。而在互聯網時代,出版社也存在只將電子書交與其他平臺商,自身卻遠離核心的問題。出版社需要有明確且清晰的市場定位,在此基礎上自建細分平臺,或在大的電商平臺上搭建銷售門戶,多元化地服務用戶,提高用戶掌控能力,改變消極被動的局面。
把“單向出版”調整為與讀者“雙向交流”的模式,通過網絡社交平臺實現交互式的營銷。
網絡實名制的要求可謂是市場營銷的一大福音。實名制所提供的大量真實個人信息,能夠通過大數據技術進行整合,分析出消費傾向,讓信息的推送更加精準。實名制還可以帶來用戶交際圈子的發展,志趣愛好相近的用戶可形成群組圈子,有助于出版企業發現需求,提供產品,完善產品,滿足用戶需求。
如前所述,信息鏈的縮短、銷售鏈的縮短,迫使營銷向高速、高效突破,而讀者閱讀的個性化要求,迫使營銷向精準性突破。營銷過程中不僅要加強讀者管理,建立讀者信息系統,還要對讀者購買習慣和特殊要求進行登記并加以分析。
事實上,大數據時代的營銷必定是全方位、全流程的互動模式。全方位體現在所有信息平臺的同時營銷,如手機QQ、微信、微博、抖音、網店等。全流程體現在營銷覆蓋從選題策劃開始的出版全流程,與出版的各個環節實現實時互通。
出版企業還要學會主動出擊,打造思想中心,發揮意見領袖的作用,化直接營銷為間接營銷,化單向傳播為多中心傳播,創造新的消費熱點,引導新的消費時尚,使營銷效果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