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濤
(江西省萍鄉市第二中學,江西 萍鄉 337000)
新課程改革背景對語文教學,尤其是對閱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閱讀中識字、寫字、學會運用;掌握閱讀技巧,為今后的開始打下良好的基礎;體會文章情感,塑造高尚人格、提升道德素養。為完成教學大綱的閱讀目標,有必要探究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提升語文閱讀能力。
突破傳統的教學思維桎梏是中學教學改革的目的,要構建一個更加和諧、人性化的教學模式。但現在有些老師依然沒有擺脫死記硬背、說教般陳舊的教學方式,這讓初中語文教學課堂的環境僵化,學生的思維無法得到解放,分析、語言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的發展受到了制約。
教育的目標是要促進學生的整體發展,奠定中學生們語文能力的基礎。中學語文的教學包含有很多的內容,比如說,識字、寫作、閱讀等。這些內容相互之間是融會貫通的,不是獨立的個體,那么就需要老師將這些復雜的內容整合在一起,開展多種多樣的綜合性的訓練,才可以幫助學生靈活地運用到這些知識。
國家教育提倡多年的教學思想是以學生為本,但到現在都沒有真正貫徹落實。受應試教育影響,老師往往對學生的成績過度關注,而忽視了能力方面的培養,忽視了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學習特點。老師在課堂上一味地灌輸知識,學生被動地接受,嚴重影響思維能力的發展提高。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教師可用學校閱覽室,班級圖書角擺放書刊、報紙、雜志,在樓道休息區陳列書籍,鼓勵、引導學生利用課內外時間閱讀,為學生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營造濃郁的書香氛圍。每周安排閱讀課,師生在課上閱讀、交流、討論。教師還要重視積累和寫作,定期在班級發布閱讀體會、隨筆,身體力行為學生做好榜樣。
蘇霍姆林斯基說:“積累30年的經驗,使我確信學生的智力取決于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可從學生喜歡的紙質書籍入手,確定課內外閱讀篇目,規定閱讀時間,督促學生每天閱讀,堅持不懈,養成習慣。教師還要指導學生依據文本的不同體裁、不同內容選擇不同的閱讀方法,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開闊閱讀視野,加大閱讀量,擴大知識面。學生運用科學的閱讀方法,掌握不同的閱讀規律,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語文閱讀搭建學習支架,構筑閱讀能力的階梯。
語文基礎知識是閱讀教學活動順利實施的前提。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是貫穿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內容,也是教學的重難點。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重視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
如,在學習《老王》這一篇文章時,筆者要求學生認真閱讀文章,邊讀邊勾畫出不認識的生字詞和人物描寫手法所在的段落。完成這一教學活動后,筆者發現雖然花費的時間較久,但是成效顯著:學生們在勾畫中熟悉了一遍本課的生字詞和人物描寫手法,為接下來的教學活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新課標認為是“體味和推敲重點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也是學生需要掌握的閱讀能力之一,因此筆者就此提出了問題:你能理解“鑲嵌”一詞在文中的意思嗎?從這個詞語中你能看出老王有什么特點?由于有了之前的教學活動,學生們很快地就找到了“鑲嵌”這個詞語所在的段落,并聯系上下文分析進行分析,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在這次課堂實踐中,教師沒有放松初中生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而是在夯實基礎知識的基礎上繼續開展教學,回歸語文教學的本質。
在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當中應用比較廣泛的一種方式就是探究式的閱讀。也就是說,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過程當中,主要是以探究為主要的教學和培養模式,教師通過相應的引導,讓學生自行的對閱讀當中的具體內容進行討論和探究,結合學生自身的思維方式和表達能力來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探究和討論。這種教學的模式能夠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思考能力得到更好地完善,還會加強學生的創新能力。這種探究式的閱讀教學方法,是以學生為主體的一種方法,著重的是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究性的學習。這樣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對于初中語文閱讀的學習,在探究式閱讀教學方法具體應用過程當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鼓勵。在提出問題進行討論過程當中,也應當做出有效的引導,因為不同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學習能力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所以教師應當對不同學生的不同觀點進行認真的評判,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討論問題得到結果時的自信。同時,教師一定要重視整個問題討論的過程,面對討論過程當中學生無法理解的問題或者疑惑,教師應當及時地對學生進行更好地引導和指引,讓學生在真正的交流和討論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學生在參與到討論過程當中,每個人不同的觀點都會使整個討論變得更加激烈,提高學生對語文閱讀的學習興趣,還會使學生的思考問題的能力得到更好地提升。總而言之,探究式閱讀教學是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通過討論和探究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文閱讀學習能力。
總而言之,閱讀是學生的一項基本技能,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花大力氣來進行鞏固和提高,從而學生才能夠更好的去接觸文化知識,進而學生才能夠在閱讀中獲取盡可能多的知識和信息,此時初中語文閱讀將變成一件簡單、輕松、快樂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