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依熱·米基提
作為舞蹈作品的創作者和編創團隊的領導者,編導是進行藝術創作和形成藝術風格之間的紐帶,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而性格是支撐這條紐帶的核心因素,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編導通過舞者豐富的身體語言鑄就作品,作品可以傳遞情感、表現思想,所以他的性格常常體現在創作風格當中,作品又將舞蹈編導的性格進行外化體現。這樣看來,編導性格與創作風格之間存在許多微妙的關聯。因此,舞蹈編導的性格特點對創作風格有哪些影響?一個優秀舞蹈作品的生成需要舞蹈編導具備什么性格要素呢?
性格伴隨著人類實踐的整個過程中,是在人與客觀世界的互動中形成的。客觀事物會影響主體的思想認知和行為方式等,并在腦海中留下深刻記憶,大腦針對這些事物產生的影響進行分析和總結,然后形成一種態度系統存留在腦海中,這種態度意識會在不經意中體現在日常生活習慣中,性格是人們行為方式的內在生化,用于指導人們的日常行為。
性格直接影響創作風格,它對編導創作風格的建立與成熟具有重要意義。如編導在進行創作時,在題材的問題上,通常可以自由選擇,但是用什么體裁創作,用怎樣的舞蹈語匯去表達,是編導需要進一步考慮的問題,這是因為在通常情況下,舞蹈編導的創作風格與他的性格相對應。筆者認為,性格包含著各個方面,是影響創作風格最直接的因素。
編導是一個舞蹈作品成功與否的關鍵,就它的字面意義來講,它由“編”和“導”兩部分構成。“編”就是編導通過在日常觀察體驗過程中獲得的對客觀事物更深切、更強烈、更真實的感受,濃烈的思想感情、生活理想,高尚的情懷,以及人們的喜、怒、哀、樂,把它們納入典型意義的藝術形象和思維,并融入到新的創作里,用舞蹈藝術的形式滲入到舞蹈作品中。“導”就是綜合了其他藝術表現形式,如:音樂、燈光、道具、化妝、服裝等,把各種藝術因素有機地結合起來。
編導的性格會滲透到其創作的作品當中,這種風格不僅體現在藝術與審美關系以及審美追求上,而且會形成一種獨特的舞蹈語言,成為一種區別于其他編導的表現手法。編導在進行舞蹈創作時,在作品中融入自身個性化的視角,通過作品的表達來傳遞編導個人獨特的真情實感,體現內在性格的差異,具有鮮明個性的創作風格。性格直接影響創作風格,它對編導創作風格的建立與成熟具有重要意義。
不同的地域環境對編導創作風格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影響,比如黑人舞蹈藝術,無論是舞蹈還是歌唱,它們都從獨特的審美視角詮釋出對美的向往與追求。因此,受到地域文化和生活習慣的影響,不同地域編導創作出來的舞蹈作品也有明顯差異。
在一個人性格發展的過程中自我修養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自我修養不僅是教育內容的內在補充,也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自我約束達到的良好效果。良好的修養是一個人發揮性格優勢的前提,它是人們用于掌控自身心態和個人性格的必要條件。要想有效地控制自我個性的發展,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個性優勢,首先要加強自我的修養。在日常生活中,編導應加強自我修養,多讀書、多與優秀的人交往,不能把自己束縛在編導這個專業領域,應交往不同的人,學習涉獵更多的知識,了解其他專業,擴散思維,使自己掌握更多的知識與“武藝”。
生活中我們遇見的很多人性格中都具有懦弱的因素,這使得他們成為唯唯諾諾的一類人。他們因為性格懦弱,離成功永遠只有一步之遙,都無法實現自己的夢想,舉棋不定、隨波逐流;因為聽信他人而迷失自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所以我們要提高性格的硬度。作為一個優秀的編導,既要擁有積極的性格,也要具有沖破困難的勇氣。人在征服困難的過程中,性格一定會變得更加堅強、樂觀。只有擁有更加堅強的意志和勇氣才會擁有美滿快樂的人生。所以想做一個優秀的編導,首先應該提升自己的性格硬度,堅定自己的創作理念,遇到困難時不退縮、增強信念、排除萬難,這樣才有機會創作出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作品。
舞蹈語言是舞蹈創作者表現情感的一種手段,這種肢體語言必須要具備獨特的表現風格,使人耳目一新,給觀看者以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它主要包括舞蹈動作的力度、動作幅度、舞蹈節奏、速度等等。一個舞蹈作品是融合了思想性和藝術性等多種元素表現出來的,舞蹈動作是靠手、腳、眼神、身軀與頭部之間有機地配合而形成,并在表演中展現出舞蹈者美的身體、美的形象、美的靈魂。可以說,舞蹈作品是以舞蹈語言為主的一種實體審美。
舞臺調度是戲劇中的一種舞臺表現形式,是編導通過設計與安排對演員在舞臺上的活動進行位置的變更。舞臺藝術對精彩高超的舞臺調度有嚴格的講究,舞蹈藝術尤為講究。舞蹈藝術的舞臺調度是舞蹈藝術表現手段之一,是為了展示舞蹈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種特殊手段,需要編導把作品內容、形式、情感、矛盾沖突、情節需要等作為處理舞臺調度的依據,包含了舞者在舞臺上的行動路線、隊形流動、上下場的穿插等等,這也是對舞蹈編導空間利用率的考察,是編導為了渲染主題、烘托意境、塑造形象不可或缺的手段,是舞蹈在舞臺中時間和空間的動態結構。
舞臺調度即是為展現編導作品、推動作品情節、抒發作品感情服務,又是一種極具美感的舞臺藝術表演形式,舞蹈中最為講究的是構圖美,這是其他藝術表現形式很難達到的一種效果。舞蹈構圖要求編導對點、線、面的掌握較為嚴格,設計中要做到點、線、面的交相呼應,編排中既要追求統一、和諧及畫面的美感,也要符合藝術形式美的規律與編排法則。
舞蹈是動作藝術,是表演的藝術,它不是舞臺上的靜態雕塑,而是通過演員的肢體語言來表達內心感受的表演形式。編導自身在精通表演藝術的同時,還要學會用合適的方法激發演員的表演能力,使演員不斷突破自己,這樣才能通過演員的表演向觀眾傳達編導的意圖。如編導胡巖非常擅于將演員身上不完美的部分加以提煉升華,進而成為該演員身上獨特的閃光點,在創作作品《鐘馗》時,很多人都覺得該演員做動作很大,有些動作收不住,把握不好“度”,而編導恰好發現他這個閃光點,將缺點變為優點,將動作設計地更加符合演員特點,將鐘馗正氣浩然、剛直不阿的特點表現的活靈活現,這背后蘊藏的便是編導對于表演藝術的把握能力。不僅如此,編導還要學會各種舞蹈語言、學會研究各種角色,各種不同的表演形式,從而去闡述角色的內在情感,使之形成藝術魅力,以攫取觀眾的注意力,產生內心的共鳴。
在科學技術發展日益迅猛的今天,藝術的繼承和創新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重要任務,如果只是盲目的模仿已有的藝術形式而不去創新,千篇一律的表演,終究會被淘汰掉。沒有創新,我們難以進步;沒有創新,編導難以進步,舞蹈藝術的發展就會停滯不前。如果只是為了創新而進行創新或為了高產作品創新,卻沒有繼承前人藝術精髓,創新也會變得空洞而蒼白。創作出來的作品沒有傳統舞蹈藝術的沉淀是沒有靈魂的,在舞臺上曇花一現終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慢慢消失。想要激發新的創作靈感,就利用想象力去抽象的理解事物,事物就不再是事物本身,它被創作者賦予了豐富的思想和獨特的形象,成為一種意象。我們應該建立起思想的橋梁,運用自己的創造思維,在已有的舞蹈藝術基礎上創作出更好的作品。
舞蹈創作是舞蹈的一種審美實踐活動,這個活動貫穿在創作的整個過程中,從初期舞蹈創作的準備工作過渡到舞蹈動作的雛形,最后到舞蹈作品的舞臺呈現效果,在編導的這個過程中,每個階段都充滿了編導者性格與創作風格之間的碰撞與磨合,從作品中舞蹈語言的選擇到舞臺表演的調度再到舞臺音樂的理解等方面都突出了編導者的性格特征。
需要說明的是,研究性格與創作風格之間的關系,意義并不在于如何區分不同作者之間的創作風格,也不是為了闡明研究的意義和因果關系,主要是為了用它來指導創作編導的實踐。
在編導性格與創作風格的關系中,有兩點至關重要:第一,風格是藝術家之間的區分標識,那么舞蹈編導者就應該不斷的去挖掘自身潛力,塑造出獨特的創作風格,形成自己的獨有標識;不斷的去學習創作,創造出自己的藝術價值。二、努力超越自我,一個人的性格不是一成不變的,不同時期創作出來的作品風格是不同的,要在創作實踐中不斷豐富、發展與超越自己,才能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