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雨瑤
在現代化社會發展進程中,藝術設計必須要具備時代性特征,才可適應新時期藝術設計的發展需要。而在藝術設計的現代化發展過程中,藝術設計人員被提出了傳承和發揚中華民族設計語言文化的要求。因此,藝術設計人員需在實際的藝術設計過程中有機融入民族藝術設計語言,實現新時代藝術設計的改革發展。
在當前的藝術設計領域,藝術設計語言的現代化特征是比較明顯的,主要是藝術設計人員迎合現代化社會發展要求而在實際藝術設計過程中突顯出來的一個時代性特征。而伴隨著現代藝術設計的發展,藝術設計人員被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其有機理解民族藝術設計語言的內涵及特征,并將鮮明的民族藝術設計語言文化融入到現代藝術之中。在這一背景下,我們可剖析現代藝術設計與民族藝術設計語言之間的關系。
一方面,當今時代古與今、東方與西方的文化交流越來越頻繁,社會各領域的人們愈發無法忽視其中產生的文化沖擊問題。對于從事藝術設計的人員而言,他們同樣被提出了迎接這一文化沖擊問題的要求,要注重在遵循藝術設計的現代化發展要求的基礎上,投入到民族藝術設計語言文化的弘揚、傳承與發展的過程中,從而設計出更優秀的藝術作品。因此,從文化交流這個角度來看,民族藝術設計語言可作為現代藝術設計的有機組成部分,更好地滿足如今人們的精神文明需求。
另一方面,藝術設計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而從民族藝術這一形態穩步地朝著現代藝術這一形態進行過渡與發展,在藝術設計的過程中同時突顯現代化和民族化特征,無疑可以讓藝術作品的受眾更直接地了解藝術作品的藝術思想及其內涵。這主要因為民族藝術設計語言可以為現代化藝術設計融入更濃郁的生活化元素,讓受眾能夠通俗易懂地解讀藝術作品。
在現代藝術設計的發展過程中,設計人員在有機理解具有本地特色的民族藝術設計語言內涵的基礎上,可以在藝術設計上體現特定的民族語言文化,讓源遠流長的本土文化得以傳承與發展。因此,現代藝術設計要得到有效發展,可在實際藝術設計時融入本土化的民族語言文化。以黑龍江的魚皮服飾設計為例,黑龍江地區處于沿江地帶,赫哲族這一少數民族的捕魚文化、狩獵文化源遠流長,他們在生產生活用品時,慣用魚皮來進行加工制作。因此,服飾設計人員在藝術設計過程中融入了當地的少數民族文化,突顯了魚皮制作這一鮮明的民族藝術設計語言特色,能夠增強消費者的文化認同感,并促進現代藝術設計的發展。
中華民族歷經五千年,形成了非常豐富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為藝術設計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文化源泉,尤其是在我國藝術設計領域愈發重視民族藝術設計語言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的態勢下,從事藝術設計的人員有必要思考如何在現代藝術設計中有機地融入豐富的中國元素。中國元素本就蘊含著豐富的民族語言文化,在現代藝術設計中融入中國元素,可支持設計人員在實際的藝術設計過程中,根據藝術設計理念和設計主題來有機選擇合適的中國元素,發揮出藝術設計的獨特視覺藝術效果。
例如我國在設計北京2008 年奧運會會徽的時候,就充分地將“運動”這一現代化特征與中國傳統的印章元素、書法元素等進行了有機融合。這是現代藝術設計融入民族藝術設計語言文化的一種創意體現,人們可以從這樣的藝術設計中看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輝煌,也可使得現代藝術設計獲得飛躍式的發展。
民族藝術設計語言文化是豐富多彩的,包括了各民族的生活習慣、歷史文化、民族風情等。因此,從不同的角度來解讀民族藝術設計語言內涵,并在這個基礎上推進現代藝術設計的民族化發展,可以實現現代藝術設計的改革發展。以產品包裝設計為例,藝術設計人員可以在現代藝術設計過程中融入一定的民族風情,不再局限于融入民族化的服飾文化、刺繡文化等元素,可讓消費者眼前一亮。比如在牦牛肉包裝盒設計中,設計人員就可以融入“牦牛”“草原”“雪山”等民族風情相關的元素,有利于準確地傳達藝術設計的民族民間文化內涵,讓該現代藝術設計有機地突顯出民族風格。
總之,現代藝術設計與民族藝術設計語言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藝術設計人員應該積極探索兩者之間的有機融合策略,提高現代藝術設計的質量,最終實現現代藝術設計的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