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紅
(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第四小學,江西 九江 332200)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英語作為世界上最廣泛的第二語言,已經成為國與國之間的重要交流工具,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英語教學也格外被重視,并將英語納入基礎教學科目之一。英語閱讀作為學習英語的有效途徑之一,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通過將英語故事穿插于英語學習的始終,提高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幫助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教師應注重英語教學中故事閱讀教學,為學生營造自由的學習氛圍,廣闊的學習空間。小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故事的反復閱讀,不斷思考,對故事的中心思想進行提煉,可以加強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讓學生充分體驗學習的快樂,增強學好英語的自信心。
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將故事拓展應用于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對擴展的故事進行分類,做好前期規劃和準備工作,帶領學生有條不紊的進行英語閱讀,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加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拓展學生知識面[1]。
良好的學習情境是學好英語的前提,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的傳統思想,教學課堂多為單一的教師灌輸,學生往往缺乏積極的學習語境,將故事拓展融入到英語課堂,可以帶領學生體驗英語學習的快樂,讓學生在更加輕松的氛圍中學習,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從而提高英語綜合素質。
小學階段是學生好奇心最強的時期,小學生對一切事物充滿好奇,而聽故事也是他們最感興趣的活動,教師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中,可以對故事進行闡述,表演,編排等,通過多種多樣的閱讀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課堂教學不但停留在單向式教學,而是雙向式交流,教師與學生多溝通,提高英語閱讀的效率和質量。
故事拓展說起來容易,真正的融入到小學英語日常教學中,也是有難度的,教師首先要選取與課本內容相符合的故事,并且故事不能太枯燥,而最大的難點在于,要找到故事與課本內容的最佳結合點,將故事引入其中,才能激發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幫助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覺積極的學習英語[2]。
1.教師可以從教材中提煉話題,進行故事拓展
從新課程標準小學英語課本中的內容編排來看,很多課本的內容都和小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例如,課本中會涉及家庭、天氣、節日、校園等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運用每一章節的中心話題,為小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故事拓展。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 My family 一課時,可以為小學生選擇與“my father and my mother ”相關的故事進行拓展閱讀。
2.教師可以根據重點教學詞匯進行故事拓展
課本中的內容一定也有重要性強弱之分,教師可以選擇某一章節重點詞匯較多的地方,進行故事拓展,讓學生盡量的理解詞匯的含義,輕松記憶詞匯,提高學生對英語詞匯的掌握能力。例如,教師在開展 How tall are you?這一知識點的教學后,可以圍繞著 bigger,size,smaller等英語詞匯來進行閱讀故事拓展。
3.教師可以圍繞語法教學進行故事拓展
語法也是學好英語的關鍵,小學生剛開始接觸英語,通常都是從語法開始學起,教師在講授語法中,進行故事拓展,可以增加學生對英語語法學習的興趣,改變學生對英語語法知識的固有看法,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小學生對英語語法學習的難度。例如,教師在為學生開展情態動詞could 的教學時,就可以圍繞這一英語詞匯的實際應用進行故事拓展。
故事是學生接觸社會,與人交往的載體,通過英語故事營造語言環境,可以改變小學生課堂注意力不集中,容易開小差的問題,讓學生跟隨老師,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故事可以將復雜的英語內容簡單化,讓抽象的知識更加具體化,激發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與熱愛,讓學生自覺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展開個性化學習[3]。
如果將一個單詞,一個詞匯,或者一個短語,單獨的拿出來講解,會顯得枯燥,抽象,學生會很難理解,甚至可能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往往只是短暫的記憶,無法達到內化于心的效果,但將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融入其中,加之游戲,比賽,角色扮演等學生感興趣的活動,通過活動,增強學生的體驗與感知,學生便會對新知識產生深刻的印象,引發學生思考,新知識便會自然而然的內化于心。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性極強的課程,無論是聽、說、讀、寫,在短期內取得成效,都需要長久的訓練和實踐,在“做中學”、“學中做”,一步一個腳印,一點點的積累,慢慢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變會對英語逐漸的產生興趣,化被動為主動,自覺的學習。因此,英語故事教學不能單向的向學生講解,應與學生形成一個共同體,學生利用自身優勢,通過老師進行的故事教學,自己舉一反三,改編故事,讓故事成為自己的知識,不斷實踐,增加自己的能力[4]。
綜上所述,故事拓展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是一種非常值得提倡的教學方法。教師在進行故事拓展中,一定要掌握好“度”,激發學生對英語閱讀的主動性,將故事與課堂內容有機結合,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學習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