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瑛玲
(浙江省義烏市后宅小學,浙江 金華 322008)
閱讀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對于語文成績的提高具有決定性作用。群文閱讀在提高學生閱讀效率方面意義重大,可以有效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隨著教育的快速發展,群文閱讀已經成為小學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教學手段,現階段語文群文閱讀還存在很多問題,嚴重影響了群文閱讀教學發揮應有的作用。教師應該認識到群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促進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
群文閱讀是近幾年新興的閱讀教學手段,很多語文教師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閱讀教學中依舊采取單篇閱讀的方式教學。傳統的閱讀教學是教師針對一篇文章進行講解,領會文章的主旨,解讀單篇文章。群文閱讀是師生圍繞一個議題對一組文章閱讀分析,講究對一組文章進行橫向對比。但是由于教師傳統教學觀念根深蒂固,導致群文閱讀沒有在閱讀教學中得到更好地實施,群文閱讀教學開展效果不理想[1]。
群文閱讀教學分為多個層次:第一,以教材為主,教學中講究單元整合閱讀;第二,突破教材限制,對課外閱讀材料有所涉獵;第三,以整本書為單位開展閱讀;第四,以“主題”為單位開展閱讀;第五,打破課堂界限,將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相融合。很多教師對于群文閱讀認知不深刻,群文閱讀形式單一,開展形式只停留在以教材為主,沒有深刻挖掘群文閱讀教學方法,群文教學淺嘗輒止,嚴重影響群文閱讀的教學質量。教師看不到群文閱讀的效果,認為開展群文閱讀沒有必要,不會主動探索群文教學方法,造成群文閱讀教學方法單一。
群文教學對于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具有重要意義,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群文閱讀和傳統閱讀方式相比,存在較大難度。小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本身就處于啟蒙階段,對閱讀學習存在畏難心理。很多教師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時,將群文閱讀當做必須完成的教學任務,在教學中無形給學生學習壓力,忽視學生對于群文閱讀的接受能力。小學生在面對閱讀量巨大、教學氛圍嚴肅緊張的群文閱讀教學時,很容易失去學習興趣,對群文閱讀產生抵觸情緒,在群文閱讀學習過程中的參與度不高。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若學生對于學習喪失興趣,教學效果就會大打折扣[2]。
教師應該對傳統教學觀念改革,擺脫語文教學中單篇閱讀形式的禁錮。教師應該認識到群文閱讀教學對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意義,提高對群文閱讀教學的重視程度,在日常的教學中積極踐行群文閱讀,掌握群文閱讀的教學方法。例如,在進行景物描寫教學時,教師可以尋找一些描寫季節風景的文章,涉及到春夏秋冬幾個不同的季節,讓學生對描寫季節的一系列文章進行閱讀賞析,打破單篇閱讀的教學形式。閱讀材料不應該僅僅局限于教材,閱讀范圍應該廣泛涉獵,切實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高。
教師應該加強對群文閱讀教學的認知,掌握群文閱讀教學不同層次的教學方法,才能充分發揮群文閱讀教學的重要作用。群文閱讀素材不能只局限于教材,教師要勇于跳出教材,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群文閱讀教學分為五個不同的層次,教師應該在教學中采取一定的教學方法,對于每一個教學層次都有所嘗試,深入挖掘群文閱讀教學方式。在學習教材的基礎上,教師可以整合課外閱讀資料,在課外閱讀資料中探尋適合學生閱讀的文章,帶領學生多讀書,讀好書。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組織活動的形式,將閱讀范圍推廣到全年級、全校的范圍。例如,可以組織年級范圍內的讀書分享活動,鼓勵學生在讀書會上分享讀的好書,好文章[3]。教師應探索群文閱讀教學在不同層級的教學方法,以新穎的形式推動群文閱讀教學的開展。
教師在群文教學中應該針對小學生的思維特點,采取新穎的教學方式進行群文閱讀教學,激發學生參與群文閱讀的興趣。一方面,教師要站在小學生的角度,選擇小學生感興趣的主體開展群文閱讀教學,小學生一般對動物、人物等主題興趣較大,教師應該以這類主題為教學入口開展群文教學,在學生感興趣的前提下,教學過程由易及難,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接受群文閱讀教學;另一方面,教師應該注意對群文閱讀教學課堂氛圍的掌控,避免課堂氣氛過于嚴肅,快樂輕松的課堂氛圍有利于群文閱讀教學的開展。例如,教師可采取游戲教學、小組合作探討等形式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激發學生參與群文閱讀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保證群文閱讀教學的教學質量[4]。
群文閱讀教學對于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語文教師應該對傳統的閱讀教學方式改革,對群文閱讀教學保持一定的耐心和信心,相信堅持就有收獲。現階段群文閱讀教學存在較多困難和問題,這些教學中的困難和問題需要語文教師和學生一起克服解決,以充分發揮群文閱讀教學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