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群
(眉山職業技術學院,四川 眉山 620010)
在進行教學設計探究的過程中,很多教師都會忽視了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與學生的課下交流不夠充分,認為這僅僅是教師個人的任務,全程不與學生進行溝通,這樣子很容易出現教學與實際脫節的現象,對此我在下文中將會深入展開探索。二是過渡依賴于他人現成的教學設計模板,忽視了實際教學的現狀,很容易違背教學規律,學生的成績也很難得到提高。因此,基于我對近期中職數學的教學研究結果,我著重就如何提高教學設計的有效性這一版塊進行了如下淺要地論述。
在中職階段,很多學生都會存在著這樣一個問題——數學基礎普遍較為薄弱,對基本性的概念理解不夠到位,計算能力也有待提高。那么,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安排時,需要始終堅持以夯實學生基礎知識為基準,為提高教學設計的有效性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而在中職數學的課堂上,單單進行數學知識的講解不免有些枯燥,很難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那么,教師不妨通過對課本上的例題、課后習題來進行講解。就題型而言,大致可以歸為以下幾類:計算題、選擇題、綜合探究題、幾何題、代數題等,應有盡有,所涉及的知識面由淺入深,具有一定的階梯型和代表性。
那么,教師可以采取先易后難的教學方式,對每堂課的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地安排和設計。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我認為需要始終堅持以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為中心,這也就意味著所選擇的題目不能“過偏”、“過難”、“過雜”。這樣子,才能利用好課堂的教學時間,來給學生進行知識點的梳理與練習,才能幫助學生逐步樹立起學習數學的興趣。而站在持續性學習的角度而言,培養學習興趣也是能夠幫助學生樹立起克服障礙信心的有力武器,更是學生基礎知識學習過程中枯燥無味的高效工具,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這一點也是不可忽視的關鍵!
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除了制定學期性的長遠計劃之外,與學生關聯最顯著的還是每一堂數學課程的教學內容如何。因此,在進行教學安排時,需要教師充分考慮以下幾個因素,來進行課堂教學的設計。
一是本學期的教學任務與教學目標。這是每個學期開展教學活動的最基本的方面,更是指導數學教學的核心所在,需要每位教師能夠在學期之初,對教學大綱與教材調整有充分的熟知與掌握,能夠最為及時地更新教學信息,向學生傳達最為新穎的教學資源,以滿足新時代教學所需。那么,進行教學設計當然也應該以這個為基本的出發點了。這尤其是體現在課堂上的教學安排上,比如說中職教學更加偏向于實際運用,對于數學理論的探究就不多深究,因此,對于學生的計算能力,判斷能力,邏輯思考能力的培養與鍛煉就會成為課堂教學的重點。
二是與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堂互動。在課堂上,數學知識的學習仍然是每個學生的難點所在,其與生俱來的邏輯性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那么,這時教師就不能只顧自地進行課本內容的教學,而是應該對學生的聽課狀態進行合理的監督,并通過課堂提問、小組探討、作業互評、視頻講解等方式來進行課堂氛圍的活躍。實際上,課堂互動也是課堂教學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能夠起到很好的教學作用。
具體而言,在開展作業互評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進行示范,指出評講的關鍵點所在,以及分析題干的著重點所在,以此來幫助學生摸清評講的流程與要點所在。在學生評講過程中,教師要能夠及時地給予一定的提示與幫助,指點學生去進行一步步地分析,去接近正確答案。除此之外,學生點評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參考剛剛對學生發言的記錄,來對其課堂表現進行點評。這時,教師最好多多給予學生以鼓勵性的話語,幫助其樹立起足夠的信心,以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這也是進行課堂教學設計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一點。
三是利用多媒體來展示教學內容。在進行幾何版塊的知識講解時,尤其是涉及輔助線的添助這方面,教師不妨通過多媒體來將幾何圖形之間的變換關系進行展示。
在新時代的課堂上,科技的進步給教學工具帶來了翻天覆地的改變,極大地提升了教學設備與學習工具的多樣性和有效性。就“微課”教學而言,其以短視頻為基本載體,將課本上的內容通過視頻的方式記錄下來,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學生對課堂上沒有聽懂的內容進行課程回放,便于學生進行課下知識的鞏固。從這一點來看,“微課”教學極大地降低了教學的時間,延伸了課堂教學的空間度,能夠隨時隨地地進行課堂講解,給予了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空間,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
當然,“微課”教學可以作為寒暑假作業的主要形式之一,也可以成為課堂重難點問題的良藥,還是要堅持用之有度的教學原則,不能過分依賴于虛擬的網絡教學而忽視課堂的作用。要知道面對面地授課有助于教師時刻監督學生的學習情況,也能夠及時幫助學生解答疑難問題,具有“微課”教學所不可替代的實效性。
因此,在中職數學的課堂上,“微課”教學與課堂需要進行有效地結合,二者的分量與占比需要結合實際的教學需要來進行調整。尤其是對于重難點的問題,最好能夠采取二者相結合的方式,以此來提高課堂教學方式的多樣性,讓學生通過多種途徑與不同的授課方式來深入地了解和學習相關內容。
總而言之,不管是“微課”還是“多媒體”,都只是一個教學工具,至少在中職階段,是不能取代教師和課堂的。那么,如何高效地發揮其教學功能,還是需要每位教師進行認真地探索,不能避重就輕,這樣才能讓其充分發揮優化課堂教學設計的作用!
綜上所述,教學設計的優劣是直接關系到中職數學教學質量高低的關鍵點之一,需要每位教師能夠在這方面有足夠的耐心、持續探索的恒心、掃除困難的決心,才能對教學設計進行有效地優化與完善。除了教師個人的努力,還需要教師能夠獲得充分的教學信息,也就是能夠與學生進行充分的交流與探究,以此來不斷地調整教學設計的實施進度,將每一步教學安排都與實際相接軌,以提高教學設計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