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麗媛
(沈陽國際公關禮儀學校,遼寧 沈陽 110179)
中職計算機課程是中職教育課程體系當中一門重要的基礎性課程,開展計算機教學的目的主要在于培養中職學生能夠掌握計算機的應用能力和計算機實踐技能。在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創設啟發性的教學環節,引導學生能夠通過自主思考和獨立探究來學習計算機理論知識,鞏固自身的計算機實踐技能。與此同時,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畢竟一個良好、寬松的課堂環境才是提高計算機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保障。因此,如何創建優化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環境才是當前廣大中職計算機教師需要深入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中職計算機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課程,學生需要在計算機上操作和完成教學任務。但是在實際的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難以實現,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嚴重降低了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的效果。一方面,中職學生缺少計算機的興趣。在計算機課堂中,大部分中職學生不愿聽從教師的指導,教師也很難管控學生,學習環境亂成一團。另一方面,在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維持課堂紀律,縮短了課堂中有效教學的時間,自然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效果。除此之外,大部分教師還采用傳統“示范、模仿以及訓練”的教學模式,學生按部就班的學習和操作計算機,學生的創新意識得不到發揮,長期在被動的學習環境中也不利于自身計算機技術的提高。
在傳統的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注重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卻忽視了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新課程教學改革的背景下,教師要突出“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將學生視為課堂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和輔助者。在構建無序課堂的過程中,課堂環境的“亂”則是學生思維活躍程度的集中體現,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循序漸進地進行學習,逐步完成學習任務。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正視學生的“亂”,鼓勵學生主動的參與到課堂實踐過程中,提升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的效果。
例如,教師在講解“查找文件”的相關內容時,教師要一層一層地設置學習任務,引導學生能夠掌握關鍵詞的輸入和通配符的使用,了解每個通配符代表的含義。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在指定的文件夾中進行查找,然后可以擴大查找的范圍,讓學生在C盤中進行查找,最后可以讓學生在“我的電腦”中進行查找。在查找范圍擴大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輸入關鍵詞進行查找已經不滿足條件,這時課堂氛圍就會漸漸“亂”起來,學生們就會自發地進行交流和討論,會通過查閱資料或者詢問教師自主探究問題的解決途徑,隨后教師在進行及時的點撥,學生就能夠茅塞頓開,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在傳統的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都會耐心的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長期發展,學生就不會自主思考問題。在這種課堂教學環境下,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僅沒有得到體現,反而會限制自身思考的空間,制約了學生思維的形成與發展。因此,教師要側重構建開放式的課堂環境,給予學生自由聯想、大膽創新的空間和平臺,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敢于發表言論,轉變自身被動學習的狀態,從而成為知識的探索者和發現者。
例如,教師在講解“word公式計算”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講解有關word公式的計算格式,然后引導學生逐步完成公式輸入的任務。當學生熟悉了公式計算的操作流程后,教師在引導學生探尋更為簡便的操作方法,也就是公式復制以及更新域。這個過程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當學生嘗試和討論之后會發現F4鍵可以快速的計算公式結果,這種方法很顯然要比前兩種方法更加簡便,從而有效的提升學生計算機操作的技能。
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創設自主探究的學習環境,可以進一步鼓勵學生學習知識、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教師要側重激發學生的潛能,充分發揮學生思維的活力,實現學生的創造才能,將智慧融入于計算機課堂教學當中。
例如,教師在講解“PowerPoint”這節內容時,當學生們掌握這部分的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之后,教師可以布置“以“和諧大家庭”為主題的紀念集”的任務,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利用PowerPoint軟件制作作品并提交。這種自主型的課堂環境可以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喚醒學生的學習潛能,從而促進學生自主操作能力的提升。
總而言之,在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側重優化課堂教學環境,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實現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