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依蘭·米基提
在“中國制造”獲得全世界矚目成績的同時,我們不得不放慢速度認真思考,在現代社會中,僅僅成為一個“生產大國”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要學會創新,以“中國創造”奪取世界的焦點。設計是一門藝術,同時也是一種文化,而我國的傳統文化與技藝曾擁有領先于世界的水平,因此我們的服裝設計之路,必然要從傳承而始,由創新而發,打造獨具中國特色的設計理念,重鑄匠心品質的設計精神。
在民間傳統的服裝設計中,面料色彩是服裝給人最直觀的感受,是設計中最鮮明的載體,是服裝風格的定型因素,更是視覺效果的絕佳體現,而手工印染是造就服裝面料色彩的重要技藝,因此服裝面料的色彩是服裝設計中關鍵的一部分。
在傳統技藝中,手工印染擁有非常多的方法,夾纈就是其中極具代表性的一種方式,其利用提前設計好的雕版夾持面料,通過雕版中的溝槽灌入染料,亦或者將其直接浸泡入染缸,從而批量獲取具有人工特征的花紋與圖案。該方法的重點在于雕版的雕刻與美術效果,必須是人工雕刻的雕版才具有設計的細節美感,能夠表達出設計者的情感和態度。
扎染則是與夾纈類似的一種手工染色技藝,其主要通過將織物進行結扎捆綁后浸入染缸,使部分織物接觸不到染料而形成獨特的花紋,其技法變化多端,趣味無窮,所形成的花紋或者花式永遠不會重復,每一次都會形成一個獨特的紋路,這是機械印染無法達到的。
蠟染與夾纈、扎染并稱為我國古代三大印花技藝,其主要依靠蠟刀蘸取熔蠟在織物上繪畫,然后完成藍靛浸染,再將蠟去除,就會形成藍底白花或者白底藍花的豐富圖案,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既顯得樸實大方,又清新悅目,體現生活的氣息。
以上三種手工印染技藝是我國先輩智慧的集中體現。在現代服裝設計中,如果能夠采用這樣的印染技藝,并在花紋、色彩中加入現代的氣息,就能夠保證服裝的色彩兼具人性的溫暖和現代審美的享受。
刺繡是利用針線,在織物表面繡制各種裝飾與圖案的技藝。我國主要有蘇繡、湘繡、蜀繡和粵繡四大門類,其中技法擁有錯針繡、亂針繡、網繡、滿地繡等數十種,是古代服飾中極具代表性的一種布料處理技藝。刺繡通過一針一線的縫制,所呈現出的面料極具質感。
在國外,刺繡具有瓷器同樣的地位,受到了眾多外國友人的喜愛,這是中國文化的感染力,更是中國服裝設計的發展方向之一。在技藝傳承的同時,也可以做出創新,利用刺繡的方式,繪制具有現代氣息的圖案和紋路,或者將古今審美進行糅合,體現文化的發展與變化,都是傳統技藝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運用。
粉線包與口水線是傳統工藝中的兩種繪制直線的方法。在古代的手工制作中,人們缺乏現代科技設備,只能通過智慧創造簡便的工具,而粉線包與口水線就利用了墨盒的原理,通過絲線沾染粉末或者口水,在拉直緊繃的狀態下彈出直線,這樣既保證了服飾的整齊平展,還更容易熨燙和定型。雖然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粉線包與口水線已經很少應用,但是我們需要承接的是古人對于技藝的工匠精神,以認真的態度對待,以智慧和技術推動發展。
在傳統服裝工藝中,紡織是最基礎的工藝。從最早的麻紡織到絲綢紡織,以及后來的棉紡織,我國古代的紡織技術聞名世界,而絲綢更是引起世界轟動的重要產物,正是因為紡織技術的支撐,才有了漢服、唐裝、旗袍等具有獨特東方美感的精美服飾種類,所以在現代服裝設計中,同樣可以借助傳統的人工紡織技術,為服飾添加情感和文化色彩。
現代紡織技術已經達到了非常高超的技藝水平,但紡織的布料需要符合設計者的思路,因此手工紡織的針對性就得以展現,可以按照設計師的具體要求,紡織出符合當前設計理念的獨特織品,從而更加完善服裝設計的一體化和完整度。
在西方世界的影響下,我國的服裝設計發展一直受到了干擾和局限,但是通過對我國傳統服裝技藝的研究和思考,不難發現我國未來的服裝設計之路,必須要以文化傳承和技藝傳承為出發點,結合現代審美觀念進行適當創新,從而開辟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服裝設計理念,為我國的服裝設計發展提供持久的動力。